女性车主

女性开车完全战略

文●卖花陈/吴建兴 摄影●Jeff 协力演出●Sophia

标签:

【大纪元3月16日讯】
行车前准备计划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发之前可得检查一下自己的爱车状况,以保上路之后的行车安全,这可不是说教,土地的贫瘠,车辆的大幅成长和停车空间的短缺,几乎大部分车主都将爱车停靠在拥挤狭小的巷道之中,若是停在车流量较大的马路边还好,窄巷中往往是治安的死角,因此笔者强烈建议读者们若是没有私人车位的话,最好尽量将爱车停放在宽敞道路边、靠近光源或24小时营业的便利商店会较为妥当,一方面防止宵小的袭扰,另一方面可同时兼顾个人安全,不让那些某某之狼的有可趁之机,当然白天要出门前一些简单的检查动作是无可避免的,一般女性车主不需做到像男性车主那么仔细,最基本的引擎盖得会开,引擎盖内一些基本简单的结构也得要会看,行车时仪表板的资讯显示必须要能分辨,可别连水温和油量表都无法辨识啊!

若阁下不幸被我言中,开了许久的车真的完全不知道的话!帮个忙,麻烦您翻一下使用手册,根据往例,车主在自己爱车上所产生的问题,几乎都可以藉由原厂的使用手册中得到答案,照顾车绝对不能偷懒,小小的一个动作可以让爱车常保如新,但忽略太多的细节即会成为日后重大问题的根源,行车前不妨先巡视车辆周围,看看车辆有无遭到破坏的痕迹,顺便看看轮胎、前后车灯总成,再来上车记得系上安全带即可上路!一般市区短程车主可藉由仪表板内的指示了解车况,但是跑长途的话,除了一般上路前的标准检查程序之外,就得打开引擎盖确认一下“三油三水”与机件的动作是否正常,另外雨刷的清洁耗损亦需要注意,否则下雨时将会对行车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行车时注意事项

在您发动引擎之前请先确认一下几个小动作,第一件事当然是确实关好车门的动作,请不要怀疑,笔者曾经看过迷糊的女性车主在开车时还将半截的裙摆关在车门外随风飘荡,真的蛮糗的!所以确认这种简单的动作也是相当地重要,再来便是调整好正确的驾驶姿势和系好安全带、检查行车资讯是否有异状,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请各位女性车主务必在家先打扮好,千万不要上路后还在做一些搽口红、打粉底和梳头发之类的高难度特技动作,看得邻车的车主直打寒颤,全程保持两手紧握方向盘,别衍生一些不该出现的无谓动作,例如在时速达一百公里左右的高速公路开皮包取物,或者在高速时打行动电话,事实上无论是高速或者是等速于市区、停车场内行驶讲电话都相当地危险,若是非常的急事,最好还是停在路边讲完再上路较为妥当,这并不是宣导政令,其实要平安的上路,本就应该避免掉一些分散注意力的事情,好让驾驶人全神贯注在路况上,若是驾驶人将太多的琐事留待车上处理的话,奉劝驾驶人少动这种念头为妙!将爱车当成自己的办公室除非有司机,不然的话真的是和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安全开玩笑!在市区行路时,常有机车奔窜于快车道间,此时某些女性驾驶开始慌乱,为了预防进一步的危险产生,不任意变换车道是安全的不二法门,路口转弯提早闪方向灯告知后方车辆,让后方直行车辆有所预警,便不致发生后车被卡位而必须临时变换车道的窘态,如果后方的车主没品的话,这时换来的可能是一阵白眼和不怎么友善的“问候”之声。

停车整备计划

面对都会区一位难求的境况,身为女性车主无形之中成了弱势团体,动辄他人对您恶言相向甚至挥动拳头,这种恶霸行为实令人发指,但多半守法的善良百姓却也是敢怒不敢言,停车位简直是用抢的,而不是用找的,面对这种情况,若是对方不怀好意欲进一步挑衅的话,此时最好锁住车门,让对方看到您手上有防身物品,如拐杖锁、雨伞和喷雾剂之类的东西,如果没有携带的话,请拿起行动电话劝他不要有越轨的行为,再不幸没有电话就别客气的猛按喇叭让全世界的人都注意到对方的野蛮行为,停车时必须得利用适当的卡位才得以保住车位啦!但请别用叉车头的暴力行为,若是找到车位,不妨先打方向灯靠边与空车位呈平行停靠,以车身大略评估一下车位的大小,此时再闪警示灯暂停,待巡视周边环境后(其实就是先看看有无对手虎视眈眈),再缓缓前进谨慎地进行路边停车的动作最为妥当,当然抓住一些停车的诀窍也很重要,靠近空车位时以目视先行观测车位的大小容纳量,停车的角度和后视镜的利用,甚至以后车的车宽为依据抓取方向角度,掌握住这些窍门都能加速完成停车的繁琐动作,总之,谨慎与胆大心细都是让女性车主悠游都会区的不二法门。

结语

开车其实并不难,掌握诀窍避免掉一些多余的动作自然技术精进,纵使上高速公路或是省道、山路皆可轻松应付,不须为自己制造太大的心理负担,而行车前一些简单的检查动作亦能让车主在上路前提早发现问题,以避免行车途中发生意外,还是奉劝驾驶朋友们翻一翻车辆使用手册,很多疑问在这儿都有答案可循,了解自己的车相当重要,因为您上了路不但要对自己的安全负责,也要兼顾到其他人的安全与生命,上路时保持稳定的车速,不要急加油急刹车让车身动态呈不稳定状态,和前车保持距离,受他人挑衅时,干脆靠路边停止,方可避免因紧张而失控发生危险,若女性驾驶朋友抓住重点,必定能安然通过都会行车的考验,且不再受到其他驾驶人的轻视和挑衅。

开车上路的不二法则 非女性驾驶也要注意

常常听到、或看到许多人提到驾驶坐姿的重要性,提到这点,笔者本身也是经常强调坐姿方面的重要性与对驾驶的影响,驾驶车辆并非只有“考上驾照即能上路”这么简单,而愈是累积多年经验的老手,则愈是容易去忽略坐姿的重要性。在驾驶过程中,唯一影响驾驶人精神状态最多的便是坐姿,怎样的坐姿才能避免疲劳,才能避免出状况撞击时发生二次伤害,这已经不是进阶级才能够接触到的动作,而是只要驾驶人足以上路,都需要具备这些观念,重要性远比会开车更深入,也是笔者亟欲告诉各位的重点。

不管年纪多寡,只要年满十八岁都可以成为汽车驾驶人,开车门坐进驾驶座看似简单,然而怎样的坐姿才是正确却鲜少人提到,包括车厂在内有时也会忽略这最重要的动作,别说提醒驾驶人一定要系上安全带,假如制造汽车有牵涉到一丁点维护乘员安全的话,那么强调“开车时请系上安全带”就是一件“义务性”而非“关怀性”的事情,既然这方面讯息不多也没关系,本刊试车组针对这项“多数人遗忘”的关节,在本文内另辟篇幅详加介绍,希望可以增加各位驾驶的“本能观念”。

了解头手足各须支撑点 维持精神避免二次伤害

谈到驾驶人坐姿,针对人类的习性而言,手、脚等部分是维系身体支撑的重要关键,有关身体做驾驶座上的角度,其实都是由手、脚来决定,因此手与脚的位置对驾驶安全的影响正如机师对飞安影响一样。先排除欧洲、美国、日本车的设计条件,当进入驾驶座之后,双手除了握在方向盘3、9点钟位置之外,与身体之间还要呈现一种角度而不能打直,我们以手肘弯曲120°来作为大约值,驾驶人可以先将双手伸直,以手腕脉膊处对齐方向盘转幅位置,当回来用手抓住方向盘时的手臂弯曲角度大约在120°左右,这个角度可以让驾驶人的手臂具备“撞击缓冲”与“支撑身体”等双重功能,由于双手姿势正确且固定之后,肩膀才能稳稳地靠在椅背,整个背部因此而得到很好的支撑,相对颈部也能够有正确弯曲度;假如手部姿势不正确,身体就因支撑不稳定而容易左右晃动,时间久了之后荷重一边会疲劳,使得身体重心又自然往另一边移动,这现象除了身体更容易感觉到疲惫之外,久而久之也会容易产生脊椎病变,别小看双手握姿,对身体的影响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

脚部姿势重要性牵涉范围至腰部,坐姿没调整好,万一发生撞击事故则会让臀部失去重心,即使有了防潜座椅仍无法避免身体向前滑动,况且在一个-G值以上的撞击发生同时,单靠双手也不足以支撑身体的向前惯性移动量,因此双脚在驾驶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极具重要性。不管驾驶自排或手排车,自排车有左脚完全放在地板上的机会,手排车也许让左脚无法全程放在地板上,但是脚跟也是个支撑点,再说不踩离合器时左脚也应该要完全离开踏板才是。由第一个动作开始便决定了驾驶姿势,手臂握姿与角度有了固定,双脚也跟着可以找到最好的姿势与角度,基本上大多数车辆都可以维持双脚膝盖,只要两只脚平均地向前伸,不要一只伸一只缩(就是一前一后),这样脚跟是可以提供很大支撑性的,可以让臀部在坐垫与椅背之间倚靠得很确实,如果坐骨与脊椎都可以保持很正的话,那么长久开下来可以延后身体疲劳现象的发生,也就是说可以避免身体提早产生不适,让身体状况保持在最佳状况。

手、脚方面的姿势都没有问题之后,各位知道这样对万一撞击时有什么好处吗?也许各位心中质疑“车是买来撞的吗?”,答案当然不是这样,而是具备这些先决条件后可以确保驾驶人应付状况的反应能力,甚至增加反应能力,手部姿势可以在出状况时缓冲身体向前冲撞的力道,脚部则是稳定臀部避免向前滑动,结合了手与脚的姿势,因为都微微弯曲,所以坐姿可以端正、肩膀可以得到椅背肩部的支撑、背部可以完全靠在椅背、臀部可以完全协调身体的重量分配,在身体驾姿已经均衡化之后,反应力绝对会增加。这也就是我们一直努力推崇的“驾驶观念”,而非仅止于会飙快(或很会飙快)才叫驾驶观念,在此郑重导正驾驶观念的定义!这些看似原本不应该属于初学者的驾驶技巧,在本刊编辑部的坚持之下,我们决定将新手也列入传授行列当中(男女不分),毕竟新人的应变能力几乎不及老手,而老手也容易因为“技术过于熟练”而产生疏忽,况且这些基本驾驶技巧在新试车编辑加入本刊之后也被列为“强制学习”项目,唯有这样的基础,才能确保开车时保持在最佳应变状态,让人车皆保平安。

──转载自《汽车日报网站》(http://www.autonet.com.tw)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网友约自杀 手机留简讯  一女呈昏迷
美国汽油价格节节上升
相约寻短 台北网友集体烧炭自杀
汽车可靠度评等 日韩车系领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