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鞋业和纺织品制造商急吁对中国竞争采取行动

标签:

【大纪元3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紫薇编译报导)据意大利媒体报道,2004年初的前两个月,中国向欧洲出口了六百七十万双鞋,而今年同期已有约一亿一千一百万双中国鞋涌入欧洲市场。

在世界最大鞋业博览会——意大利米兰国际鞋展制召开期间,意大利福利部长罗博而多.马罗尼亲身感受到了意大利鞋业制造商的危机感:由于来自中国的不合法竞争,意大利制造商们已陷入了严重的困境。

意大利鞋业制造商协会主席索尔帝尼强烈呼吁采取有效行动,截止假冒产品,加强海关检查,加强检查流动摊贩的商品,索尔帝尼说:“因为他们中的每个人都会使9-10个意大利人失去工作,更严重的是失去国际贸易的公平竞争条件。”

索尔帝尼强调,意国企业出口产品到中国要支付30%的关税,而中国产品进来却只交6%的关税。鉴于今天前两个月欧洲进口中国鞋的总量相当于去年同期的16倍的情况,索尔帝尼呼吁欧洲采取策略制止倾销,他认为:这是一场真正的危机,而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入侵的问题。马罗尼部长也同意必须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挽救意国企业的生存和目前的就业率。

索尔帝尼强调说,认为中国市场是商机的理论是个极大的错误。在2004年的前11个月里,欧洲向中国出口了十八万三千双鞋,销售量下降了34%,比2003年同期出口的二十八万两千双还少。

索尔帝尼认为来自中国的不合法竞争不仅使鞋业制造商陷入困境,而且危及整个意大利的生产机制。意大利制鞋业一直在加强投资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水平的,以符合时代的要求。而且意大利皮鞋独领风骚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其设计和风格。要想使“意大利制造”的品牌继续在国际上站住脚,就更要加大推动力度,对于纺织和制鞋业等时尚行业来说,尤其如此。索尔帝尼认为,如果意大利的大企业转移生产地点,问题就会更加复杂。意大利工业联合会也传出不同的声音,有人说应防范;有人认为是机会。福利部长称“这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八十万个工作机会问题”。关于那些转移生产地点的企业来说,马罗尼部长称:“如果转移生产设备是为了服务中国市场,那是一种情况,如果是为了生产产品倾销回意大利的话,那就是不道德的了。”

意大利高档毛纺制品中心,以Ermenegildo Zegna,Cerruti等品牌而著称的比埃拉地区也面临来自中国的不合法竞争的压力。特别是,最近中国企业开始收购意大利纺织企业,以此得到品牌、技术和无形资产。一家新上市的香港金融公司日前收购比埃拉的一家纺纱厂。

比埃拉工业联合会主席龙迪认为,目前还很难确定中国通过“搭桥法”进行商业渗透的危险性。但是急需采取措施制止来自中国的产品倾销,使其遵守西方通行的商业规则。目前北方联盟党提出的重关税也是方法之一,但他认为,“不是一个长久之计”,但可以解决目前的紧急状况。只可惜人们只说不做,“使我们赤手空拳,无法面对来自中国的不合法竞争。与其把市场白白让给狡猾的人,不如我们也变聪明些,采取关税或者堵那波里的港口来堵住假冒产品进入我们的国家。也许这些办法是不可行的,但至少我们努力了。”

针对这些情况,意大利官方认为应动用一切社会力量,呼吁布鲁塞尔采取措施,提高关税与WTO和欧盟的原则不冲突。

相关新闻
意大利甲组足球联赛祖云达斯挫里贾纳升榜首
AC两球轻取九人应战罗马
意议员提案要欧盟维持对中军售禁令
墨索里尼孙女获准参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