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壅塞严重 北京首都成“首堵”

标签:

【大纪元6月26日报导】北京交通系列报导之二(中央社记者焦兴华北京特稿)今年六月底北京汽车数量即将突破两百四十万辆,北京堵车严重国际驰名,北京首都正在变成“首堵”。堵车所造成的都市机能性瘫痪,让北京能否永保中国首都地位的问题引发讨论。

许多人为今天的北京感到担忧,担忧它还能不能保住首都的地位。因为北京正患上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病,正逐渐腐蚀着、吞噬着北京城,而除了污染和沙尘暴的环境问题之外,北京最严重的问题包括交通。

北京是首都,但中国人今天把它称为“首堵”。从北京的城市规划、功能结构上来看就可以发现这个“首堵”是人为规划设计疏失所造成,而堵车的罪魁祸首非长安大街莫属。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副院长毛保华点出问题所在。他指出,北京的交通格局,就像大饼一样缺乏纹理,骨干网与支线网功能不清晰,根本不符合现代化都市交通的要求。

打开北京地图可以一目了然,北京交通的格局基本是一个大十字。南北贯通的一线称之“龙脉”。东西则是长安大街以及它的延长线。长安大街是北京乃至中国的象征,它曾经是中共建政以来最为自豪的“神州第一街”。

今天它却集中了疲惫和怨言,交通堵塞、空气污染、事故频传、出行不便,于是它又成了中国现代城市病的象征。

长安大街做为北京最重要的一条道路,集各种功能于一身,在世界各国主要都城恐怕很难找到相似的情况。经济、政治、外交、典仪、科教、军事、党团、政法、交通、商业、通信、文化、艺术、娱乐、旅游、餐饮、传媒等大型办公大楼建筑物,几乎都集中在这条大街上。

这些功能同时存在于一地,使长安大街成了一条五光十色又光怪陆离的大道。

长安大街功能过多始作俑者是交通规划与设计者的疏失所致,不幸它的规划与设计又与全北京的整体规划与设计紧密不可分,导致北京交通功能不彰。

交通专家检讨造成长安大街今天这种失控状态的主因是北京的两次总体规划的失误。一次是中共建政初期、上世纪五十年代没有把北京老城的保护与新城的修建分离开来。形成了现在这种旧中有新,新旧交错的混乱局面。

结果是旧城文化难以保存,新区零乱不堪且功能不全。这些疏失造成了巨大而尖锐的矛盾。

第二次是在上世纪八0年代末,当时提出了“打通两厢、缓解中央”构想,即指城市中心区和以长安街为主的中心交通干线。

按照这一构想,首都环线公路像摊饼一样环环铺开。而事实上,打通两厢的结果造成北京中心地区的紧张,环线越多越畅通,涌入城市中心的车辆就越多,结果大家全都堵在长安大街上。

经过这两次重大决策性错误,北京的城市结构与功能的不合理性就更加尖锐起来,迟迟不得解决。

相关新闻
香港的握手政治学看出世态炎凉
王菲和她的“六年级一班”
天气太热 北京中小学减少上课时数防中暑
微言:国际憾动的六月梦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