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影响广州 香港城生意冷清租户叫苦

标签:

【大纪元6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幸嫚香港七日电)在CEPA(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带动下,曾火爆一时的广州首个香港零关税商品城(俗称香港城),人流愈来愈稀少,生意冷清,租户难以为继,甚至不惜选择放弃押金撤出。有学者认为,现在大陆居民到香港旅游已十分宽松,使得“香港城”不再具吸引力。

去年一月一日起,按照大陆与香港、澳门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香港、澳门的公民可申请到广东当个体工商户。因此吸引了许多港澳中小企业到广东谋发展,一下子珠三角出现多个“香港城”、“澳门街”。尤其,去年一月中旬在广州浚泰百货推出的大陆首个香港城,首期商铺很快租光,不到十平方米的商铺月租高达人民币四千元,有一家商户称每月营额达人民币十万元。

不过,好景不常,广州南方都市日报今天报导,上个礼拜天香港城二楼、偌大的购物中心只有十多个顾客闲逛,三分之一的店铺闸门已拉下,不少店铺门口还贴着“招租”广告,景象萧条。

香港城租户何小姐向媒体反应,作为首批借着CEPA到广州投资的香港人,她曾抱着很大期望。但目前该商场物业管理不良、生意冷清,而浚泰公司还要提高租金,这让她觉得为港人提供实惠的承诺没有实现。

浚泰公司回复表示,他们是基于夏天购物旺季即将来临,管理成本大增,才决定提高租金。   

报导指出,夏季一来,香港城的生意就一落千丈,大量香港经营者宁愿放弃押金也要撤出,而留下的商铺有的几经转手,有的干脆无人问津。这个一开始每间面积不到十平方米的商铺,月租价曾高达人民币四千元,现在尽管租金已跌至每平方米不到三百元,也没人愿接手。

目前香港城二楼开门营业的铺位不到一半,三楼则三分之一都不到。

  有些游客表示,虽然这里有的东西很便宜,但她宁愿到附近的广百、新大新等大型百货商场逛街,而不会考虑在这里购物,因为这里根本分不清那些是香港货,商品又多又杂,让人没信心。

  暨南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的张主任接受媒体访问时认为,由于港货改革开放后就透过多种渠道进到广州,香港几家知名的银楼、珠宝连锁店等早在香港城开设前已进入广州,很多港资企业也在珠三角各地开设了工厂,大多港货已本地化,很难分辨什么才是真正港货。

此外,张主任指出,香港城不少香港个体户的经营方式和那些所谓的香港商品,根本无法对顾客产生吸引力,也没有像知名商场那样拥有品牌主力店聚集人气。还有,大量大陆游客赴港澳自由行后,对港货已有全面认识,对商家的炒作手法不再认同。

相关新闻
独立笔会关于记者程翔被拘捕的声明
黑门诊!万人乙肝血检结果相似
国际笔会抗议程翔被拘押的紧急通告
程翔落陷阱 中共让人彻底失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