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看高考(三)

针眼看高考–都想啃“高考”坨肉

曾颖

标签:

【大纪元7月14日讯】传说“高考”正成为继唐僧肉之后又一种美味食品,虽说不及后者可延年益寿长生不老,但其舒滑顺嘴且容易消化的优点,也着实令各路神仙垂涎三尺,想入非非。

  先有假2B铅笔制造商们偷偷摸摸杀上阵来,抱着“高考”的指甲盖老茧皮之类边角余料一通暴啃。咬不痛,却咬得痒。而且,这些蚊子老鼠级的啃家,制造的伤口虽然小,但引起的后果却不容小覰。很多孩子的人生轨迹,因那枝长度17.6釐米的铅笔而改变了。

  接下来,卖高考题的骗子也上阵来,这些想发财想得快飞起来咬人的家伙,居然很有“想象力”地在高考命题工作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在网上卖起了据说“命中率”可达80%的2005年高考试卷,标价每科1500元。仿佛高考命题是在他们家后院进行的一般让他得之如探囊取物。这种拙劣得近乎荒唐的骗局,居然还骗了不少人。据5月23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透露,全国22个省市开展专项打击,只轻轻一抓,就破案26起,抓获43人。其中一个号称“环球枪手集团”的犯罪团伙,一年多时间就骗了800多人,获利150万元。

  这一口算咬得深的了吧?不!这只算“高考”浑身牙痕中比较浅的一口,还有比这更深的。

  据吉林省的相关媒体报道,在高考前夕,具有两百多年历史文化的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竟然在大成殿前贴起了“高(中)考前夕,清晨第一柱香9999元,同时可以预约。”乖乖,9999元这个吉利数位背后所张着的,是一张怎样的血盆大口啊?它所要吞噬的,就是那些自感无力从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而不得不采用点“起自然力量”的不幸者们。与此相呼应的,是高考前各地算命者和风水先生们莫名其妙好起来的生意。用迷信的方式来解决教育问题,教育的脸上,无疑挨了一个金光铮亮的大耳巴子。

  不要以为9999元便是极限。在5月20日的《潇湘晨报》上,又一个消息传来,在长沙,居然冒出了一个专门卖各大学内部招生指标的公司,“国防科大”的“内部招生”名额喊价16万元。而其他各类院校的价格随知名度和影响力高低不同,价格也不等。这个业务,主要是针对高考落榜生的。此时离高考开考还有半个月以上的时间,由此可见,这些人对高考考生的关心,是多么“无微不至”啊!

  说起无微不至,我不能不给大家说说今年高考前出现的又一个顶着高考名义的“高科技产品”——高考兴奋剂。据称在服了这种药之后,高考考生在考试期间可以保持精神高度集中,处于兴奋状态。售价50元。广告没有提会不会上瘾或有什么副作用。但可以肯定的说,如果不及时制止,今后每次高考,像体育赛那样,每个考生除了交卷之外,还要多交一瓶尿,那场面可就不太美妙了。

  与这些伸向高考的嘴巴相比。传统的保健品、补脑液、高考补习班、护考钟点房、吸氧、高考营养套餐之类打着高考经济招牌的种种业态,只算得上虱子和蚂蚁了,但他们因为过多过滥过密,而使人有不胜其烦的感觉。

  毕竟,眼屎那麽大一坨也是肉嘛!

──转自《天涯杂谈》(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曾颖:泼皮牛二的英雄情结
我身边的一个抗战老军人
决不是吹牛  我曾在成都的河里游过泳
曾颖:老贾和欧洲的厕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