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都会- (四)

--打造现代华人的生活典范与心灵故乡

放送伯

标签:

【大纪元9月5日讯】让全球华人都想来台湾观光

  我们这个“台湾大都会”,会在都会区提供80%以上的人口之居住空间,并服务其生活机能上的所有需求。在都会区也完成了所有的交易、交换、经营、研发、金融等等现代工商业以及服务全世界的种种功能,在工业区完成高生产力、高附加价值的制造,以交换在台湾已不敷成本的各种必需品。至于还在使用大量土地的“地力”的农林渔牧作物,则须依成本效益彻底检讨。而以“生技产业”的技术创意,全面新化台湾的一次产业。至于不符成本效益的作物,则大胆的采取进口或委由外国生产的模式。当然政府要有辅导农民提升转作的机制。如此我们可以在一次二次三次产业同步高度繁荣之中,节余大量的土地与水资源,供更有生产力的运用。

当种稻的所得与废耕无异,甚至更糟的时候,我们就不必再种稻。当释放出来的自然资源,可以用另一种专业,经营成休闲农业或观光产业,以服务这个“服务于全球”的世界第一大都会,而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的时候,我们又何必犹豫。当香港以一个花岗岩的石头城,新加坡以一个寻常小岛,而分别经营出无穷的魅力,各自吸引了相当于两倍人口的1700万与800万人次的观光客时。台湾又何尝不能以其远为丰富的自然条件,以及便捷的“大都会生活圈”,而每年吸引5000万人次来台观光旅游呢。

我们知道香港与新加坡分别为北亚与南亚的中心,南来北往的商务人口甚多。如果台湾大都会同时也是亚太的中心,世界的枢纽呢!其实只要台湾开放三通与大陆人士的旅游,光这一部分每年就会超过一千万人次。随着台湾的魅力,因有计划、有眼光的建设而大幅提升。这个大陆,或是整个华人圈每年来台的旅次,可能会超过两千万,甚至达到三千万人次亦不足为奇。

回教世界都知道每一个回教徒一生当中至少一定要到麦加朝圣一次,这个共识使得麦加每年多了几百万的访客,如果我们把台湾建设成华人的经济首都,华人的文化娱乐的首都,华人的宗教信仰的首都,以及华人的希望之都,只要全球14亿华人觉得非来台湾一次,否则枉为华夏子孙不可,则14亿/70年(10岁到80岁,能走动的时间),每年就有至少两千万的华人旅客“登台朝圣”矣!我们可以简单的算算这笔账,如果每一个来台的旅客平均花费一千美金,我们的观光外汇收入就是250亿美金(以每年2500万人次计),相当于贡献1000美金的国民所得。如果台湾因专业的服务而能够让观光客多消费,如达1500美金,则相当于贡献了1500美金的国民所得了。对照于到美国的观光客平均花费1950美金,而出国的美国观光客平均花费为1230美金,我们的估算应不离谱,巧的是到美国的观光客与美国出国的观光客各约5000万人之谱!(49M vs 52M)。我们就以美国旅客的半数作为第一阶段挑战的目标!美国的优势在于它是全球的首善之区,全球人士,基于各种不同的动机,没有人不想多到美国几次,台湾的优势则是台湾可以成为亚太的中心,世界的枢纽,以及华人世界“政治除外的首都”。亦即“希望之都”,我们除了可以赢得庞大的华人的支持与认同之外,我们应该会是全球最忙碌的商务都会,吸引着最大多数的商务旅客!因为“不到台湾就做不成大生意”啊!
 

不该为国防考虑而画地自限

在过去50年来,台湾基于国防的考虑,在国土规划上,在经济规划上给台湾加上很多的限制。这在过去以台湾为低成本制造中心的贸易主轴之下,还能勉强支撑台湾三十年的繁荣。而当低成本优势不再,我们必须重新定位自己,靠创意、靠研发、靠经营、转运、服务、金融、观光等等,更高的附加价值,以创造台湾另一个历史高峰之际,我们国防上的种种限制就形成了致命的瓶颈,三通当然是最大的问题,现在的共识是在“尊严、对等、安全”的前提下,要做到海空人货的全面直航。双方的默契,亦即以非官方的“复委托机制”,在不触及“一中”与“主权”的安排之下,似乎已在接近当中。

对岸既已展现诚意,台湾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促其发生,这对台湾实在有着无比的重要性。乐观者认为大陆是全世界最具成长潜力,也可能是最大的市场,不管以之为世界工厂或去抢占市场,开放三通是台湾加码大陆,也更能让台商以低价优势走向世界,以更频繁的往来经营中国市场的必要条件;悲观者则认为当台湾与大陆更加紧密互动的过程中,台湾的资金会被大陆吸光,台湾的独立性会因严重依赖大陆市场而丧失殆尽,台湾迟早会被大陆吞没。这种观点加上中共对台湾当局毫不掩饰的敌意,遂成为台湾决策阶层的主流意见。使得台湾面对大陆,因为国防与安全的考量而极端保守,与台湾全民甚至全世界的外商的期待有着极大的落差。尤有甚者,认为开放大陆人士来台经商或旅游,会产生管理的问题,也难于防备“匪谍”的问题。开放中资来台,又恐其买走台湾的绩优公司,或操纵股市,造成社会不安,也因而禁止大陆人士来台、禁绝了中资来台从事各种投资活动。其实不管乐观悲观,都只是“皮相之观”。

我们必须一再强调:中国市场不是我们开放三通的唯一目的,三通是要让台湾稳稳的踏在中国这块超级的踏脚石之上,也连带收回十几年来分润于香港的高度繁荣,以及贡献于上海的大量投资。现在则是香港骑在台湾头上,上海又骑在香港头上,两大城市靠着台湾吃香喝辣,威风八面。一旦直航,台湾就可以一飞冲天,借助大陆强劲的上升力道,一举把台湾拱上去,成为亚太的中心,进而成为世界的枢纽。台湾不只要“服务于中国”,我们其实早已“服务于美国”,更要服务于日本,服务于欧盟,台湾藉由三通之便,更可以“服务于全世界”!因为台湾是华人世界中唯一自由民主法治的资本主义社会,有着丰沛的人力资源,更具有极为发达的各种产业;极为贴近中国,却不为中共所统治,更已深入中国,掌握了这个世界工厂的大部分产能,也开始要掌握这个庞大的市场,比起香港上海,我们的“台湾大都会”就是跨国企业(以包括台商与中资企业)最理想的亚太“营运总部”与“金融中心”的所在地。全世界全人类,再也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据着如此关键的地位,拥有如此“贵不可言”的条件。我们说这个“历史机遇”是中国有史以来所仅见,是人类有史以来所仅见也不为过。我们的执政当局如果能够洞见这一个钜大的机会,就必须竭尽所能,倾政府之全力,促其早日发生。

要“保密防谍”,可在国安局、调查局加设中国事务处,即使多个3000人,一年也不过多30亿,这已可以保证所有“匪谍”都已在监控之中。担心海防不足,也可以多购五十艘巡逻艇,每艘配置15人,则含折旧每年也不会超过20亿,这些“小小”的投资,可以放心的让大陆1000万人次来台旅游,经商,而这是5000亿的商机呐!更何况台湾因此而快速成为亚太中心,世界枢纽,我们推估的国民所得,是要超过3万美金的。则这区区50亿的年度预算几乎是九牛一毛了!

其实以台湾最近几年的国安事件看来,几乎都是自家人出卖了国家机密,查其原因,固然是个人受到金钱诱惑。根本理由还在于对国家的认同有所偏差,不知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国民党长期的思想毒害,使军情系统与闻国家机密者只知党与领袖,不知国家为何物,也不知自由民主之可贵。一旦长期被国民党诬指为叛乱团体的反对党执政,遂丧失了国家认同,心防瓦解,国防焉能确保。反对党执政,却也无法及时把握台湾这个弥足珍贵的“历史机遇”,提不出振奋人心的大愿景、大策略,始终无法厘清这些军情系统的疑惑。其实住在台湾的所有人民都是为自己而战,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战,为了维护这个“自由民主法治的资本主义社会体制”而战,更进一步为了掌握这个台湾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历史机遇,“实现台湾梦”的愿景而战!

有心防始有国防,这寥寥几个字却可以无坚不摧、无敌不克。在政府之中最令人担忧者莫过于“行政怠惰”的问题。执政者如果不奋力为民众谋求福利,而无知短视,以政治立场决定经济政策,甚至怯懦的以各种安全理由来搪塞,必被人民以选票予以唾弃。以色列身处恐怖攻击之核心,人肉炸弹事件几乎无日无之,也未闻以色列就隔离了境内的阿拉伯人。加强安全措施则有之,但造成经济冲击,造成动荡不安的做为,即令恐怖威胁如影随形,甚至其总理都有被暗杀的纪录,以色列人还是以极大的勇气承担了下来。在自己国境之内,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上,对于进入境内的人士尚且怀疑之、惧怕之,因而宁愿拒人于千里之外,也拒台湾之脱胎换骨于千里之外矣。几十年来政府机关之堕落、之乡愿、之丧失执行力,乃至于忘却自己手中执法的巨大公权力,画地自限,一至于斯,悲夫!

 国防意识太重,也深深的扭曲了台湾的国土规划。五十年来国民党政府只知与中国对峙,只知与反对党派对峙。施政的重心除了发展经济之外,在国土规划上,国防第一,军事为先。反而最重要的都市计划、城乡的整体设计完全付之厥如。使得全国首善之区的大台北都会区,从台北市到台北县一片零乱。前此之芦洲大囍市大火,正是完全缺乏都市计划,以致连消防车都无法进入所造成的恶果。

虽然制空权重要,但小小的台湾,从金门、马祖、澎湖至台湾本岛,却拥有超过十个空军基地。新竹、台北、桃园80公里之间就有三个空军基地,比两条高速公路的休息站还多,这不只造成航道混乱,也不易管理。

其实台湾只需要在北、中、南、东择定四个主要基地即可。桃园基地的跑道可以腾出来并入中正机场成为直航专用跑道。因为直航之后,光是台商每天都各有将近一万人次的进与出。如果开放大陆的商务与观光,则立刻增加至少一万人次的进与出。每天将会有超过两百班直航飞机的进出,这是很大的负荷!

而因台湾成为研发中心、营运中心、转运中心、金融中心、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乃至于媒体娱乐之中心,除大陆而外的商旅,可能又要倍增。届时进出国门者每天可能各达十万人次,我们一样要有北、中、南、东四个国际机场才能顺利消化这些庞大的入出境作业。

不会再有八年抗战了

我们另一个被扭曲的地方是我们的海港与海岸线。由于军事的考量,现在台湾人仍然不能畅行于所有台湾周边的海域。对于台湾人民来讲,我们还是处于海洋锁国的状态。政府再不可以“准战时心态”来限制人民的海上经济与休闲活动,说实在的,这也是另一种型式的“行政怠惰”。

对于海岸线基本的原则应该是全面开放。为了兴大利可以增加预算,以加强必要的管理,而且最好是不被平民觉察的管制。我们是全球少数极缺“海洋生活文化”的“海洋国家”(四面环海),很少人能驾驶游艇,也很少游艇专用码头的国家。以一个海洋国家,一个游艇生产的大国却不玩游艇,这不是极大的讽刺吗!就像二十年前我们大量生产各式各样无线对讲机出口的时候,我们自已却因“警总”的严令而不准使用,真是荒谬呀!

我们在耕地的管制上也还或多或少存有战备存粮的考量,因而一再的补贴稻米的收购,也一直限制农地被转作其他用途。前些年甚至还规定非自耕农不能收购农地,以致于台湾的几个炒地财团的负责人或第二代都取得了“自耕农”的身份!连刚卸任的国民党主席连战,都是“自耕农”的身份!我们基于水土保持,基于都市发展,基于经济政策,乃至于城乡等种种整体性的规划,而对土地的利用作各种各样的规定是必要的,但是这绝对是基于承平时期各种均衡发展的考量,而不是以“备战”或“准战时”心态来扭曲我们的国土规划。

今天的战争的型态已经改变了,已经不会再有旷日持久如八年抗战的战争了,再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忍受超过三个月的战争。美国会协防台湾,看来已是定数,只是大家不明说而已。但美国的条件是,台湾自己先要能够撑过两个礼拜。好让它的攻击战斗群,包括最重要的航空母舰、巡弋飞弹、反弹道飞弹有足够的时间,开到台湾来保住台湾的制海制空权,并在必要的时候协助台湾反击。台湾的能源与粮食输入并不会被阻断,当然这是指最糟糕的情况。

一旦台海爆发战事,中国从上海到香港完全曝露在台美联军的攻击之下。不只沿海精华区反被封锁,台湾要真报复,则其二十年经济发展的成果将毁于一旦。失业人口可能从现在的一亿暴增为三亿,经济必然崩溃,共产党的统治必然瓦解。中国极可能陷入长期的动乱,或形成军阀割据。台湾当然也可能会经济崩溃,但台湾已是民主国家,台湾不会亡国,很可能就因为中共动武而永远独立于中国之外了。对中国而言,维持和平很可能与台湾取得某种形式的统一,甚至在民主化之后,得到实质的统一也不无可能。维持和平可以从台湾的所有经验与互动之中得到进步繁荣的所有要素,而避开了所有可能的错误,甚至连走向民主政治都可以借重台湾的经验呢!

中国的领导者如果够理性,绝对要和台湾一样,避免两岸的紧张,避免任何的战争。我们绝不是反战或天真的以为不会发生战争,我们只是坚持战争型态已经完全高科技化,高机动化。除非想占领敌方的土地,否则庞大的陆军已经落伍。比较迫切的,反而是要训练出几个机动性极高,火力极强的“陆战队”,能够快速的形成局部优势,歼灭来犯的敌军。

另外,一定要发展出或取得中程的巡弋飞弹,至少达500公里的射程,辅以机舰,可达上海、香港。国军近来开始部署的“雄二飞弹”,正是中程巡弋飞弹!至于制海、制空权则是常识,不再赘言,我们所要强调的是,这些高科技武器均十分昂贵,动辄百亿美金,没有繁荣的经济,高度认同国家的人民是无法做到的。如果美国梦是美国人认同美国,效忠美国的基础,那么我们何不共同来编织一个台湾梦呢!以全球华人圈、全亚洲,甚至全世界的利益与关注,聚焦于台湾,而分润于2500万台湾人,我们每个人的台湾梦可能要比美国梦大几倍呢!美国的机会固然庞大,毕竟要与2亿7千万人分享啊!而台湾梦的基础正是要建立起一个均衡发展的家园,一个生命全方位抒展,经济全方位繁荣的环境,再也不是,也无法接受40年来的军国体制。
 
繁荣是硬道理

 戒严体制及其残风余绪所扭曲的国土规划、粮食管制、以及行政怠惰下所加诸社会人民的种种限制,是该到了全面检讨的时候了。“繁荣就是硬道理”,让生命与生活均衡发展,建设台湾大都会,使之成为亚太的中心,世界的枢纽,应该是我们建设“新故乡”的最高原则。国防的观念要新化,素质要优化,数量则必须减化,一切以实现台湾梦为其共同的使命!

 经过如上的论述,我们可以归纳出下列的几个结论:
1. 台湾面积太小,耕地更少,无法运用大规模的“地力”发展一次产业以养活2500万人口,更无法用“地力”使台湾繁荣富裕,台湾必须全力走向二次产业,尤其是三次产业,同时全力发展生技产业,把一次产业二次化,甚至三次化,使台湾的繁荣与成长完全摆脱“有限地力”的限制,得以无限提高其生产力与附加价值!
2. 都会以其三度空间的发展,二次、三次产业的巨大生产力与附加价值,交换巨量的生活必须品,可以生养10倍,甚至20倍于一次产业所能生养的人口,在全国人口没有大幅增长之下,都会区的扩大意味着人口往都会区集中,这会释出更多乡村的土地,或荒废、或转作高经济作种植与养殖,或转型为大都会中人休闲抒压的观光服务业。
3. 台湾与大部分国家相比,地狭人稠,为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非城市”国家,且山地多,平地少,拥挤不堪,欲规划成均衡发展的国家,几无下手处;但是如若把台湾的西部视为一个“台湾大都会”,则以约2200万人居住在约12000平方公里,其人口密度尚低于2000人/km2,远低于香港与新加坡(各7000人/km2),与上海相比这个“台湾大都会”是上海的两倍大(上海面积6300km2),人口密度亦低于上海的2650人/km2,加上孕育台湾水源与无限生机的中央山脉,以及广大的后山地区,台湾可以是全球第一大都会,也是第一大都会国家,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人口密度可能最低),也拥有极为丰富的休闲游憩、观光资源,足以支持台湾成为亚太中心与世界枢纽的全部服务机能与生活机能。
4. 台湾必须发展成为完善的自由民主法治的资本主义国家,必须建设台湾成为研发中心、金融中心、营运转运中心、高附加价值制造中心、媒体娱乐中心。台湾可以,因而必须,成为全球华人的经济文化之都,是亚太的中心、是世界的枢纽!台湾必须蜕化为后三者,才能以全世界之利害攸关,确保其独立自主与国家安全,一切立法施政必须以繁荣台湾,以最快速度达成此一目标为最高指导原则,科技、经济与文化──尤其是自由民主法治的资本主义之下的生活、思想、与文化,会是台湾全方位的生存、繁荣、与国家安全的凭借,发挥台湾在中美日欧的关键服务机制与其影响力,扩大合作体系,消融对峙体系!
5. 要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都会,最重要的科技、经济、文化中心,台湾绝不可残存任何戒严意识与军国体制,必须撤底扬弃“备多力分”以及“落伍无用”的传统国防策略,而代之以科技化、机动化、以及具有反击能力的现代化国防机能,它可能更贵,但绝不应该,也不可以扭曲或干涉到台湾在国土规划上,在经济政策上任何可以繁荣台湾以及均衡发展的作为,即令与中国的密切往来,只要是台湾更上层楼所必须,都不能任意限制。也因为它可能更贵,我们更须要繁荣的经济来支撑这数百亿美金的武器购置预算,国安军情系统,务必了解为谁而战,为何而战,也必须体认台湾这个新愿景,并维护其实现。必须发挥所有的创意,竭尽所能既完成其保家卫国的使命,更促成了台湾的脱胎换骨,绝不可以藉任何国安之名,遂其“行政怠惰”之实!

 我们希望已经廓清了在国土规划,在建设台湾,在都市发展与耕地价值,以及国防考量的种种迷思。在大方向的定位上,也已确定为全球华人圈的经济文化之都,为亚太的中心,为世界的枢纽;在建设的定位上,把台湾的西部视为一个全球最具规模(在面积上,人口上)的“台湾大都会”,并以中央山脉及后山地区为其完美之配套,并以全力发展合作体系,消融对峙体系为国安的最高准则。

这些重要的题目其他篇章多有涉及(另一拙作:站在历史正确的一方),以下只专注这个台湾大都会之建设,希望台湾大都会能够成为全球的服务平台,适宜高效率的工作,最均衡的生活,也是汲取丰富而旺盛的生命之源。既是台湾人安身立命之所,外国人欣羡与惊艳之地,也将是全球华人念兹在兹的“精神归宿”以及“心灵故乡”。

待续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危疑震撼之际 (二)
危疑震撼之际 (三)
“去中国化”不是去中华文化 (一)
“去中国化”不是去中华文化 (二)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