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川:中国应加快养老、医疗保障和教育体系的改革

标签:

【大纪元1月28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采访报导)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表示,中国应加快养老、医疗保障和教育体系的改革,以提高民众的消费意愿,把过高的居民储蓄率降下来。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星期四在瑞士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举办的题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专题讨论会上说,目前中国的居民储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高达40%以上。

中国官方的新华网的报导说,周小川表示,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很多因素有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使老百姓不敢花钱是重要原因。政府应该通过加快养老、医疗保障和教育体系的改革,减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从而使储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降到正常水平。

谈到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总部设在法国的《中国劳工通讯》负责人蔡崇国表示:

“非常多的职工他们工作了几十年,他们和他们所在的企业都没有养老保险基金,因为那个时候不存在社会保险局,那么这些人马上就要退休了,现在企业改制了、企业关闭了,所以这些人几百万、上千万人他们养老金是一个问题,这个缺口就非常大。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说,很多企业他们的养老金并没有及时的、足额的交,打黑工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也是导致养老金缺口的另外一个原因。”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教授许滇庆表示,西方发达国家的居民储蓄率通常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下。许滇庆教授分析了中国居民储蓄率过高的原因。

许滇庆:“目前来说,中国的股市非常之烂,而且在民众之中已经丧失了信用。所以民众的储蓄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那么在这个时候就把大量的钱存进了银行。

第二点,养老体系并没有完整的建立起来,所以大家还得要注意一,是养老;第二,是教育;第三,医疗。这些就使得老百姓把大量的钱放在他的储蓄账号里面而没有消费。这对于中国来说,现在形成了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困惑,这对于发展生产是不利的。”

许滇庆教授表示,根据亚洲四小龙的发展经验,中国的高储蓄率有望在2012年-2015年左右下降到正常水平。

许滇庆:“中国现在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的消费习惯和西方是愈来愈近了。所以高储蓄率是一个短期现象。根据亚洲各国的经济数据研究,这个也不过能维持二十到二十五年。

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达到高储蓄率的点大概在1987年左右;所以加上25年,也不过就是在2012到2015年左右,这个储蓄率就要下降了。”

报导说,周小川在星期三举行的另外一场讨论会上说,中国经济想要实现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目前主要依赖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贸易的增长模式;并将政策重点转向鼓励内需和发展服务业,改变目前国内居民储蓄率过高的状况。

对此,许滇庆教授表示:“基本建设它有一个周期的,发展到顶峰有了这些基本建设设施之后,它必然会下降;外贸出口也是有限的,北美消费的雨伞就是这么多,你卖到这个程度已经一块钱一把了,这不可能再降了,总数也只有这么多,所以这也就是说它不是无限制的可以扩充市场。

由于这两条的约束,中国如果还要继续保持8%以上的高速增长速度的话,就必需要扩大它的内需,这样工厂才能开工,市场才能把产品卖出去。”

新浪网的消息说,周小川预测2006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增长8%-9%,中国2005年的GDP增长为9.9%。

(据自由亚洲电台录音整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养老保险基金支付 步入“深水区”
旅游攻略出版商“孤独星球”退出中国
苏州袭击事件后 旅居上海的日本人提高警觉
【新闻大家谈】美国会众院通过重磅法案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