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国涌:从博士生论文质量的下降说起

傅国涌

标签:

【大纪元1月6日讯】《光明日报》报导过,89岁高龄的任继愈先生现任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在一次《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的编纂出版座谈会上说,国图的“博士生文库”收入了全国各地的大量博士生论文,读后却发现不少论文语法不通,标点不对,内容也有问题,可以看出近10年来博士生论文的质量在下降。他还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在一次外交宴会上,中方官员对外宾说:“慢慢吃,吃好。”结果翻译将这句话译成了“请你吃慢一点。”弄得外宾一头雾水。

古汉语的状况更是严重,冯其庸、金开诚等老一辈学者也对学术界国学素养的普遍滑坡深为担忧,他们认为,现在甚至连大学教授都看不懂相关专业的古代文献,像《大中华文库》这样的古代典籍翻译出版工程,将来很可能因为人才缺乏而难以为继。

其实这并不奇怪,今天的大学教授不正是从博士生而来的吗?现在是追求学位的时代,有些大学进教师的门槛已抬高到了非博士不可,甚至出现了已拥有博士生导师头衔的教授拜师读博士的新闻。片面追求高学位的风气欲演欲烈,形成了一波史无前例的“学位消费”浪潮,不仅高校、研究机构,甚至连行政机关、企业也卷入其中,在这样的风气之下,高校势必要不断地扩招博士生、硕士生,规模大了,门槛也就低了,这是论文质量下降的原因之一。仿佛高学位就是高学问,这是畸形的消费导向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其实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当年,陈寅恪在西方求学,进过很多大学,一心问学,潜心研究,无意于虚有其表的学位之类,等到回国时,连一个博士头衔都没有,也没有发表过什么着作,但他照样被清华研究院聘为导师。要是放在今天,恐怕连门都没有了。

博士生论文质量的下降彰显出一个时代学风的浮躁,间接地看,这与整个社会的浮躁心理、与畸形的“学位消费热”有关,但更直接的是与高校乃至整个学术评价制度有关,现在的学术评价是一刀切的量化标准,是统计数据先行,模式先行,还有对学术刊物进行类似行政化的等级划分,所谓权威期刊、重要核心期刊、核心期刊、省级期刊、省级以下的期刊,并以刊物的级别高低作为评价论文价值高低的主要标准。我有个朋友在高校教古典文学,他在一家省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一篇论文,因为被编辑安排在“随笔”栏目,学校就不算是他的成果。有些高校规定研究生必须在什么级别的期刊上才能拿文凭、拿学位。在这样一个不太正常的环境里,一个学子要想认真做学问反而是不太正常了。

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一方面要应付那些硬性的规定,在相关等级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这简直比学位论文还要关键。当然,论文的质量、有没有自己的创见都变得次要,重要的是找到门路,或花钱,或找关系,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真正用来读书、求知的精力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他们当然也要准备学位论文,应付答辩,不过,无论是硕士论文也好,博士论文也好,很少有通不过的。由于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硕士、博士的培养方式早已从手工作坊向机器流水线生产方式转变,已很难要求什么论文质量,能凑乎糊弄过去就可以了,反正大家的水平都接近,也没有教授会认真的。

中国政法大学的郭世佑教授曾撰文指出博士论文中存在的主要弊病:一是选题缺乏创新意义,常见炒剩饭的多;二是论证缺乏问题意识;三是资料收集多是照搬他人,论著的引文方式与注释方式毫无规矩,随心所欲;四是分不清事实评判与价值评判的界限;五是文字表达能力每况愈下。这一概括比任继愈的感叹来得更具体,更有针对性。这样的论文,根本就是糊弄人的,是混学位的,当事者却毫不感到羞耻,最终的结果也多是通过了。更可怕的问题在这里,论文质量不高也好、论文质量下降也罢都不可怕,可怕的是这种心态,完全失去了 羞耻感,这和商场上惟利是图,只要捞到好处就是好的态度是一致的。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下,是不可能有什么真学术的。

急功近利的背后总是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单纯地责怪学生不好好做学问,混学位,我们也不能过多的苛求教授们不够严肃,什么样的论文都能通过答辩。关键还是学术评价体系、高校的招生导向出现了问题。在整个功利化的学术氛围中,在赤裸裸的人间利益支配了一切的情况下,空洞地谈论学术规范、自律意识注定了成效甚微,最多只能对个别人有用,多数人是很现实的,趋利避害,权衡利弊,计算得失都是人类的天性,不能指望让大多数人逆流而行,付出牺牲的代价去坚持一种正当的价值。当然这样的坚持是有意义的,是悲壮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者呼吁改变学术风气,这是一个好的趋势,只有这样的声音不断地发出来,而且蔚成风气,才有可能扭转局面,才有可能回到学术的正路上。

博士生论文的质量是不是能够保证,离不开整个学术风气的改变,这需要唤起多数人的羞耻感,更需要评价体系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向过去看看,向外面的世界看看,我们曾经有过什么样好的传统,发达的文明国家在这些方面有哪些可以借鉴的经验。(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傅国涌 : 教育不能将人分等级
傅国涌:刘宾雁先生,魂兮归来
【专栏】傅国涌:“小人得志”
关注郭飞熊:杭州网友召开“太石村事件”讨论会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