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硬件商瞄向印度 减少依赖中国

标签:

【大纪元11月22日讯】(亚洲时报 Indrajit Basu加尔各答撰文) 把印度打造成台湾硬件工业的一个海外生产中心,这种构思听来像是一个笑话。毕竟,尽管印度在软件服务方面是个信息技术超级大国,但在硬件生产方面,印度与中国内地以及台湾相比,却仍然是小巫见大巫。不过,在过去一年里,台湾电子制造业代表团确也频频出访印度,以此看来,印度很有可能成为台湾电子制造业的生产外包目的地。

在过去12个月里,台湾至少有六个电子业代表团出访和视察印度。而在两个月前,印度见证了台湾电子制造业对投资印度的强烈兴趣,当时来自30家台湾电子制造企业的领导人,以及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的代表,花了7天时间视察印度所有的IT热点, 探索制造业的机会。

“我们前往印度了解当地的法规和基础设施,”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的代表吴桃园(音)说。“台湾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半导体制造业中心,印度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可以向印度外购生产大量的必需品。”

台湾业界人士声称,他们已向中国内地和台湾的电子制造业投入了大量投资,现在是时候减少对中国大陆的依赖。多年以来,台湾的硬件制造商都把鸡蛋放在中国大陆这个篮子里,在大陆的投资总额高达2,000亿美元。在中国出口的硬件产品当中,超过6%是属于台湾的硬件生产商拥有或控制,在大陆生产的硬件或零件,超过70%是台商投资的企业所生产的。不过,由于大陆和台湾之间的政治局势十分紧张,台湾商人以及台湾硬件工业对中国大陆硬件工业的贡献,并没有得到好评。

“他们已意识到,现在是时候考虑把印度作为一个缓和风险的目的地了,”印度信息技术制造者协会 (MAIT )执行理事梅塔(Vinnie Mehta)声称。

实际上,台湾的电子制造业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例如在今年二月,台湾最大的原创电子生产商富士康就宣布,投资1.1亿美元在印度的晨奈市(Chennai)兴建一家生产设施。不久之后,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就在晨奈成立了一个离岸发展中心。

这些消息引起了台湾其他企业的高度关注。据台北世界贸易中心透露,台湾大约有60家来自各行各业的企业在印度的大城市设立了总部,例如在孟买、德里、晨奈和班加罗尔等,当中多达30家是电子生产企业,这些企业并非全部已投入生产,他们正在谨慎地权衡不同的选择。

台湾商人投资印度有几个原因。但是,必须了解的一点是,为什么直到现在,中国大陆仍然是台湾电子制造业最受欢迎的投资目的地呢?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的王志翔表示,台湾资讯技术企业在大陆设立生产厂房,背后最大的动力是改善成本结构,因为中国大陆的劳动力和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另外,国家能够提供较大型的生产设施,令生产力大幅提高。

因此,“台湾企业在该地区设立了大型的生产基地,”王志翔说,“实际上,部分生产基地是从东南亚国家,例如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地搬移过来的。同时,台湾企业把他们在大陆的生产运作与全球的供应链和后勤网络连接起来,把成品和零部件等,从中国港口运输到世界各地。”

王志翔说,台湾硬件工业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大陆,这是台湾硬件业不喜欢驻足其他国家的另一原因。 “大多数台湾企业靠生产原始设备而兴旺,而中国的客户要求这些硬件在中国制造。”

但是到现在,根据印度硬件工业透露,尽管印度市场比不上中国市场大,但印度正在不断赶上来。

“印度的硬件工业正在不断发展,而且国内市场正在迅速发展壮大。”印度信息技术制造者协会执行理事梅塔说, “印度对信息技术、电讯硬件、电子和机械的进口需求正不断增长,因此,印度为台湾企业体提供了一个庞大的新市场。

根据印度半导体产业协会,印度目前消耗的半导体总值达33亿美元,到2015年,该数字预计将上升至430亿美元, 而电子成品的消耗量届时将达到1,550亿美元(目前是250亿美元)。

“印度市场的发展是颇具吸引力的,”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的吴主席说。台湾个人电脑品牌Acer进行了一项比较研究,发现印度整个可瞄准的市场已赶超澳洲和南韩,除了日本和中国,印度是亚太区发展最快的一个市场。

另外,根据印度信息技术制造者协会说,印度还具有地理优越性。

“印度接近欧洲、东南亚、非洲、 中亚和波斯湾国家,向这些国家出口产品,简直是得天独厚,”梅塔还说,近年恐怖袭击时有发生,导致台湾出口商的运输成本和保险费用激增,由于印度在地理上比较靠近这些国家,因此,从这儿出口产品,能够大大降低运输费用。

既使这些优点并不足够,但还有一个事实是,台湾与印度之间的贸易基础非常狭小,因此仍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在台湾的对外贸易当中,中国大陆所占份额超过 30%,而印度只有0.67%。台湾占印度对外贸易的0.87%,而在2005-06年,中印贸易总额达到176亿美元。台湾对大陆投资高达2,000亿美元,相比之下,台湾对印度的投资只有1.16亿美元((自2004年起)。

“这当中存在的巨大差距,显示了台湾在印度的投资潜力非常大,”台湾资讯工业策进会行政副总裁G J Huang说, “印度是台湾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合作伙伴。”

不过,台湾商人投资印度也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当1997年金融风暴横扫东南亚国家时,在政府指引下投资该地区的台湾商人,都遭受了惨重损失。所以,即使不少台湾商人有兴趣投资印度,但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许多人还是望而却步。而且,印度政府并没有提供足够的鼓励措施,来吸引台湾的硬件制造商前来投资。

根据台湾半导体产业协会的代表吴先生说,台湾商人最感兴趣的领域是设计和软件开发。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生产活动,印度必须向台湾那样,建立一个全面的生态系统。”

不过,台湾经济部次长施颜祥说, 在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领域, “印度和台湾是天然的合作伙伴”。台湾的硬件制造商已经意识到,作为一个扩充市场和降低风险的战略,与印度合作,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我期盼更多的台湾企业进驻印度,” 施颜祥说。(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戴尔扩大笔电电池收回行动
微软数位音乐播放器“Zune”公布价格方案 和“iPod”拼服务不拼价格
戴尔召回新力制造电池 增至420万颗
华府强力介入  升级新版通信协定IPv6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