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毒品衍生清迈黑帮 老奶奶拯救毒海青少年

人气 14
标签: , ,

【大纪元10月28日讯】(亚洲时报 Bertil Lintner清迈撰文/杨洋编译) 在泰国的清迈,那些动辄斗殴生事和靠贩卖毒品度日的青少年帮派,都认识一位62岁高龄、名叫Laddawan Chaininpun的老奶奶。他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艾勒奶奶”(Yai Elle)或“艾丘奶奶(Yai Aew)”。十多年来,她一直帮助这些问题青年戒掉毒瘾、重新做人,深获他们的信任。

老人家之所以会和青少年帮派扯上关系,最初是因为自己的侄儿加入了当地最恶名昭著的“武士帮”。她说,清迈大概有50个大大小小的青少年帮派,大的多达数百人,小的只有几十人,总人数可能在3500人以上。其中有26个帮派,约1500人参加了由她发起的戒毒感化计划。最近该计划还获得了瑞士非官方组织 “国际戒酒会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Good Templars)的支持。

“我知道我无法完全改变他们的行为,”她说。“但是让他们团结起来,他们彼此就能够成为朋友,而朋友之间怎么会打架呢?这样做便能够减少暴力事件,让其他当地人感到更安全。”

帮派之间为抢夺地盘而发生的暴力冲突,是长期困扰清迈的社会问题,同时还伴有卖淫成风、艾滋病和毒品泛滥等问题。青少年帮派既是毒品贩子,又是吸食的买家。为了买毒品和酒,有些少男少女甚至从十多岁就开始提供性服务,每次只收取少至300泰铢(8.5美元)的卖肉钱。

这些帮派虽然有各自的势力范围,但是当彼此利益相抵触时就会爆发流血冲突。以手持长刀而得名的“武士帮”成立于1996年,目前约有300个成员,年龄介于13岁到20岁之间。“武士帮”的本名叫做“Na Dara”,意思是“Dara门前”,因为帮派创始人以前都是在清迈中央巴士站附近的Dara Vidhyalai学校门前碰头的。

另一大帮派Ya Kha则以一家摩托车修理厂的名字命名。还有Set Den帮,意思是“离校生”,因为他们都是被学校开除的。在新成立的团伙当中,以“拉丹帮”最为嚣,几年前还打死了敌对帮派的几名成员。他们之所以取名“拉丹”,就是为了给人一种暴力和敢死形象。

据老奶奶介绍说,清迈还有4个少女帮派,其中最大的“吸血鬼帮”(Vampires)约有180个成员。“她们滥交成性,我阻止不了,但至少我可以教她们做好安全措施。”奶奶经常向这些问题少女派发安全套。

青少年拉帮结派的原因十分复杂。例如,来自清迈北部的男孩阿布,今年已经18岁,晚上常常在市中心流连闲逛。他说:“(入帮)很好玩,我在这里交到了很多朋友。”来自清迈San Kamphaeng区的泰法混血儿阿丹,16岁,说他只是因为晚上无聊才加入了帮派。

加入帮派也许能够给他们一种归属感。虽然帮派之间时常发生冲突,但同一个帮派中的成员,却可以形成一种兄弟或姐妹般的情谊。

清迈青少年犯罪率偏高的现象,并非偶然。首先,清迈是很多缅甸、老挝和中国移民进入泰国的边境城市。其次,当地还有庞大的山林部落人口,他们基本上都仍然没有国籍。此外,清迈在位置上靠近全球最古老、也是规模最大的制毒区——“金三角”地带。

努恩哈德(Anu Nuernhad)中校是清迈北部Mae Rim警局的警官,同时也是一名历史学家。他说当地最早在1950年代就出现了帮派冲突。他撰写了17部关于清迈历史的书籍,其中一部还提到了1958年3月Sri Ping帮和Sarapee帮之间的帮战。

在那个时候,鸦片是最常见的毒品。到了1963-1964年,金三角地区开始制造海洛因,通过Sri Ping等帮派,贩卖到清迈。事实上,这些帮派只是毒品产业链中最低的一环,高高在上的还是在金三角地区种植毒品的军阀们。

如今在清迈的问题青少年当中,最为流行的已经不是海洛因,而是兴奋剂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s,又称甲基安非他命),每颗售价在200到250泰铢之间。青少年帮派只赚取当中很少部分的钱。

由于他们是在大街上贩卖毒品,所以这些帮派也是毒品销售链中最弱的一环。2003年前首相他信发动“反毒品战争”,一些清迈帮派的领袖就神秘失踪了,从此销声匿迹。

和缅甸的“佤邦联军”(United State Wa Army)等毒枭不同,这些帮派得不到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事处的保护,而且也没有一些“重要人士”当靠山。有些帮派领袖只能靠向警方告密,才能保住性命。

只有“艾丘奶奶”才是他们真正的希望,而且这位老人家确实创造了不少奇迹。如今,青少年帮派的成员都会时常来看望她。另外,她还组织了足球联赛和周末领袖课程,希望让这些失足青年戒掉毒瘾、约束暴力行为。“起初警方还怀疑我不是义工,而是帮派的‘教母’呢,”老者对笔者说。

奶奶的努力渐渐得到了回报,而警方也对这位老人家信任有加。她的工作甚至还得到了泰国“麻醉品管制局”的资助。

她骄傲地说,现在“拉丹帮”的一些成员,已经成为当地最出色的足球健将了,“而且有的还加入了政府军”。她最大的成就也许体现在“武士帮”身上。她表示,如今这个帮中还在吸毒的成员已经很少了。

近年来,清迈街头的暴力事件明显有所减少,其中一部分功劳应该归功于“埃丘奶奶”长期以来为感化失足青年所做的不懈努力。不过青少年帮派的所为仍然具有危险性,这就需要更多像奶奶这样的自愿者,给他们以关怀和教诲。

作者Bertil Lintner是前《远东经济评论》记者。(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北京海淀仪化宾馆成为对付访民的黑帮打手
纽约法院裁决 两名华人黑帮份子触犯谋杀罪
台立院司委会通过提案 促K他命改列二级毒品
台调查局:目前上线监听共五千五百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