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治:中国为什么缺少大师?

梁治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1月2日讯】随着诺贝尔大奖的落槌,我们又一次擦肩而过,不,是差几十米而过。当我们的诺贝尔情结落空后,一些类似精神胜利法的东西却纷纷出台,什么文化差异,什么语言不通,什么有偏见等等,但是无论怎么讲,反正我们在短时间内是无法获得诺贝尔奖的,就象鲁迅所说的那样:

“诺贝尔赏金,梁启超自然不配,我也不配,要拿这钱,还欠努力。世界上比我好的作家何限……我觉得中国实在还没有可得诺贝尔奖赏金的人,瑞典最好是不要理我们,谁也不给。倘因为黄色脸皮人,格外优待从宽,反足以长中国人的虚荣心,以为真可与别国大作家比肩了,结果将很坏。”

鲁迅说的很中肯,当然他没有指出其中的原因,因为从著作的数量来看,中国的许多作家并不比他国的少,用“著作等身”形容也不为过。可为什么就获得不了诺贝尔大奖的青睐呢?一句话,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缺少国际性大师的国家。

大师,是时代精神的象征,仿佛万绿丛中的那点红一样,光彩夺目。大师,说白了,其实是一种文化、精神、历史、道德的符号。但我们这个时代大师似乎却愈来愈远,虽然也时时听到气功大师、国学大师、书画大师等等,但总有点自吹自擂的成分,贻笑我等群众:你看看,真不自羞,哪个又在瞎吹?

前一段时间,和一些画家谈起画界的现状,大家都在感叹:大师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谈起大师,我想必须具备这么几个条件。

首先在做人上有一种浩然之气。气质恢宏,胸怀博大,可谓有多大的胸怀就有多大的成就,尤其是在奖掖后进方面,犹如当年的孔子一样,门徒三千,贤者72人,开创了一代学风,这才叫“学以致用”。但现在能有几人?他们要么躲进小楼成一统,数着白花花的钞票,哼着靡靡的小曲,种着自家的自留田,那管他人碗上霜;要么挖空心思朝官场里钻,一身的官宦之气,如此,又怎么能成其一代大师?

二是在学术上自有独到之处。要么学识渊博,要么见解独到,著作等身,其思想,其精神放射出无穷的魅力,犹如那太阳一样照耀着人类前进的历程。但是纵观现在的一些人要么步他人后尘,人云亦云,虽则也洋洋大观,却味同嚼蜡;要么成天生活在炒作、虚假的泡沫中,骗人骗自己;要么喊叫着创新,其实却是把一株株大树搞成一棵棵病树,把一张张光洁脸涂上丑陋的颜色,人家走的大道,你却走的崎岖不平的小道,还美其名曰与众不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如此又谈何大师?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我们等待已久的人就是自己”,这是对人性的真切了解和呼唤。

大师们,实际上就是一颗颗孤独的星球,将胸中的大丘壑借助艺术情怀蓬勃而出,表现出来的是浓浓的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性的情感。数千年的中国文学史,中国绘画史,这里面既有精义纷披的智慧,也有大师们对时代的参与,以作品表达性情、回应责任的庄严与深沉。可是现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又有几人呢?

可见,诺贝尔大奖与我们实际上是无缘的,真正的大师尚远矣!当然我希望这只是暂时的!因为时代需要大师。

转自《民主论坛》(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梁治: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梁治:99%的人不愿当工人,怪谁?
梁治:知识垃圾和资讯垃圾
梁治:中国知识份子的“经世致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