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气温一周三度破50年纪录

标签:

【大纪元2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妍君北京十日电)二月三日起,北京市气温一周内三度破纪录。昨天,北京市南郊观象台的最高气温窜升到摄氏十四点五度,出现一九四九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气温。

“北京晨报”今天报导,自二月三日北京市最高气温达摄氏十二点八度,打破半世纪以来历史同期气温纪录后,五日气温达摄氏十六度,创下一八四零年北京有气象资料以来,历史同期的最高纪录。

尽管昨天气温比之前低摄氏一点五度,仍然打破一九四九年以来北京历史同期最高气温纪录。气象专家表示,这在北京气象史上十分罕见。

北京市气象台专家表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大气环流稳定,并受暖气团控制,加上北风不断扰动,因此,今年以来,北京市至今未出现过强冷空气,白天普遍光照充足,辐射增温明显。

气象专家说,从去年十二月份的气温观测情况来看,北京市平均气温一直偏高,尤其今年一月以来,北京市日最高气温纪录不断被刷新。“即使有倒春寒的可能,但也能确定二零零六年冬天是暖冬。”

报导说,受二月以来的高温天气影响,北京市河道冰层加速融化,什刹海等地区的滑冰、冰车场已不再对外开放,部分滑雪场也为高温发愁。

滑雪场负责人表示,早晚气温在摄氏零度以下,还可能保证雪质,但白天一过摄氏十度后,“就不好撑门面了。”每天不得不补充“鲜雪”,以应对雪融危机。

另据新华社报导,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指出,最近五十年,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上升的速度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幅。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二十一世纪中国气候将继续明显变暖,尤其是冬半年(每年九月到隔年二月),北方最为显着。

秦大河说,近五十年来,中国年平均地表气温每十年增加摄氏零点二二度,高于全球和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度;中国北方和青藏高原增温较其他地区显着;中国出现主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变化。

他表示,五十年来,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干旱呈加重趋势,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部地区洪涝加重,与降水相关的极端气候事件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长江中下游流域和东南丘陵地区夏季暴雨日数明显增多,西北地区强降水事件频率有所增加。

另外,中国西北东部、华北大部分地区和东北南部干旱面积呈增加趋势;九十年代以来,登陆中国的台风数量呈下降趋势;北方地区包括沙尘暴在内的沙尘天气事件出现频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报导说,科学家认为,二氧化碳是全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人类每天消耗大量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气候变暖将为人类和许多动植物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例如,部分地区病虫害将增加,农业生产成本上升;部分农牧业地区由于降水减少、蒸发量加大,将加剧缺水干旱的状况;高温、热浪、台风、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将增加。

相关新闻
气候暖化迫使国际滑雪赛改变地方
美国气候异常 灾害事故不断
气候暖化  加官员担忧热带疾病可能入侵
摩纳哥设欧洲首个气候纳垢槽 对抗气候暖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