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裁员弊或大于利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4月11日讯】 (大纪元记者童川综合报导)星期三(4月11日),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集团 (Citigroup)将宣布一项重大的重组计划,包括大规模裁员。分析师认为此举虽然可以降低运营成本,但也可能影响收入,最终可能弊大于利。

据美国有线电视网(CNN)报导,花旗集团面临的最大压力来自股东,自从查尔斯普里斯(Charles Prince)于2003年10月当上新首席执行官以来,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只上涨了15%, 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1997年到2000年花旗的股价却涨了272%。

周一,纽约时报预测该公司将削减2.6万个职位,另一份报告提出的数字高达45,000 个职位,保守的估计是16,000个职位。该公司将支付高达10亿美元的遣散费。

普里斯去年曾宣布,他将审查公司的5个业务部门以期把花期改造成为“瘦而薄”新结构。预计裁员的重点是该公司两个最大的业务部:零售银行业务部和投资银行业务部。

“挖墙角”已出现

趁花旗军心不稳之时,竞争者们已经开始动手挖走花旗的精英们了。

据伦敦金融时报消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已从花旗集团新加坡私人银行业务那里挖走了18名职员。这是该行在不到两个月时间里,第二次从这家美国竞争对手处挖人。

上述18名职员包括9名金融产品专家和9名客户关系经理。他们将与花旗集团前高管拉维‧ 拉殊 (Ravi Raju)再度合作。拉殊已于2月份与德意志银行签约,负责该行的亚太区财富管理业务。与拉殊一样,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将驻新加坡。

随着投行竞相为亚洲地区富裕客户提供服务,德意志银行的此次举动表明,投行争夺亚洲私人银行业人才的激烈战争进入了新的阶段。

分析师:花旗应该增营销而非砍成本

专门从事共同基金(Mutual Funds)分析、评级的晨星公司(Morningstar)的分析师克瑞克沃科(Craig Woker)说, “当公司走上重组这条路时, 往往是他们的艰难岁月, 而花旗并非如此,他们只是没有足够聚焦在开拓营销上面。”

沃科认为重组并不能彻底解决目前花旗的问题,“该公司实际上是投资不足,基本上在10年的时间里花旗没有在核心业务上花足够的钱,” 他说 ”而现在他们却要进行一个疯狂的成本削减计划, 这绝对是错误的,他们需要做的是花钱促使 核心业务的增长。“ 沃科认为削减成本会使收入大幅减少。
  
不过投资人显然喜欢重组的消息,星期二,花旗的股价上涨了0.82美元至52.40美元。

花旗集团在100个国家拥有8000个分行和2亿客户。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共倒查30年追缴税 分析:大量民企或倒闭
中国房价加速下滑 新房价跌幅创10年来最快
用高科技假装工作 富国银行解雇十余名员工
美国超越中国成东盟最大出口目的地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