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促及早干预防止滥杀悲剧重演

标签:

【大纪元4月19日讯】(美国之音记者:马龙2007年4月18日华盛顿报导)维吉尼亚有关当局正在慢慢地搜集和公布有关维州理工大学学生赵承辉的情况。警方说,赵承辉制造了美国历史上死伤最惨重的枪击案。

*赵承辉暴力倾向已被注意到*

赵承辉的同学们说,他是一个沉闷孤僻的人。教授们则注意到,赵承辉不仅仅性格孤僻,而且他作为一名主修文学的学生,他的写作中充满暴力和谋杀,令人感到不安。

维州理工大学的创意写作教授罗伊注意到赵承辉写作中的问题,并自愿对他进行单独辅导。罗伊教授发现赵承辉对人冷淡、独来独往。她曾试图说服赵承辉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但没有结果。

罗伊教授说:“我非常担心,因为我觉得他是在一个充满愤怒的环境里写作,我一定要和他见面,和他谈谈,努力了解他到底怎么了。”

*一种令人不安但熟悉的行为方式*

另外,警方在赵承辉的宿舍里发现一张随手写的字条,显示对妇女和富家子弟的不满。

警方还说,两名女学生2005年曾指责赵承辉骚扰她们。赵承辉的父母担心儿子有自杀倾向,带他去过一个心理健康诊所诊断,后来他从诊所回到家里。

随着赵承辉不正常的生活细节越来越多地被透露出来,犯罪学专家说,他们看到的是一种令人不安但熟悉的行为方式。

马萨诸塞州东北大学的犯罪学家莱文说:“我研究这种群体杀人犯研究了25年多,几乎每个人的作案动机都是报复。”

莱文说:“有这样一种人,他们觉得所有的人都在和自己作对,可能是学校所有的学生,可能是家人,或者是同事。他们身上有很多问题,但他们从来不检讨自己,而是要和那些他们认为造成他们痛苦的人算账,用半自动武器报仇雪恨。”

*将自己痛苦归咎于他人*

莱文说,回过头来看,赵承辉的行为举止中有很多的值得警惕的迹象,学生和教授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些。莱文还谈到,研究严重暴力的人都非常了解这种行为方式。

他说:“这个年轻人和我研究过的其他大开杀戒的人非常相似。他报复校园里的其他学生。他长期忧郁。他把自己的痛苦归咎于所有的人,唯独不检讨自己。他不合群。他在情感上是孤独的,所以在遇到问题时根本走投无路。”

群体杀人的作案者一般都被形容为不合群的人。但另外一位专家、普林斯顿大学的社会学教授纽曼对此有不同的看法。纽曼教授曾经就美国校园枪击事件的根源写过一本书,并接受了哥伦比亚电视台的采访。

纽曼教授说:“关于校园枪手,这是媒体典型的说法,但我在研究中发现,情况很少是这样。这些人通常想合群,但却融不进去,他们不断地试图加入社团,但却遭到拒绝。所以他们每天经历的就是排斥和摩擦。”

*防止类似悲剧重演任务艰钜*

专家们都认为,防止类似事件重演是一项艰钜的任务。

莱文说,如果可能,对那些看上去有问题的人进行及早干预,结果就会不同。他说:“我们必须根据忧郁、孤立、沮丧和愤怒等预警迹象来做工作,必须在他们决定要去杀害32个人之前就早早地做他们的工作。这样,我们就能够帮助他们,也许还可以阻止一两个谋杀者。”

莱文和其他社会学以及犯罪学专家已经在把赵承辉和1999年在科罗拉多州哥伦拜因高中两名心怀不满的学生相提并论了。那两名学生开枪打死了12名学生和一名老师,然后自杀身亡。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美国校园喋血 苏贞昌吁建立校园安全标准
惨案凶手是同胞 南韩人震惊又羞愧
维州枪击案 目击者指凶手开枪前曾问好
美执法当局:赵承熙行凶与单恋落空有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