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保华:台湾,别让香港人失望﹗

林保华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4月19日讯】每次台湾的总体选举与立委选举,香港各界都会有代表团到台湾观选,这次总统选举当然也不例外。由于台湾选情炽热,香港的选举完全无法感受那种气氛,所以即使飞机票自费,香港的政治人与媒体人,对到台湾观选还是非常雀跃,尤其这次适逢复活节假期。

台湾的这场蓝绿大战,它的光谱自然也反射到香港。但是香港几乎是“蓝”的世界。原因很简单,因为国民党长期在香港经营,民进党只关注本土,从来不把香港当一回事﹔加上香港主要是从传统亲蓝的媒体吸收资讯,尤其是97年后中国下令香港媒体不准为“台独”宣传,为此闹出风波,所以绿营的形象在香港很“烂”,甚至到了不忍卒睹的地步。

虽然如此,选举期间,香港还是出现一丝比较公平的言论,这是因为台湾的民主对香港来说,实在是太吸引了。例如投票前夕的“苹果日报”发表“中国大陆该向台湾学习﹗”的社评,说﹕“台湾的民主实践的确还有很多不善之处,台湾过去8年的经济发展的确不像中国大陆那样蓬勃。但是,绝不能因此而低估台湾的民主成就,更不能因此而认定民主对经济发展有负面作用。”当蓝营攻击民进党执政下,台湾如何“民不聊生”与“哀鸿遍野”时,这篇社论说﹕“过去10年内世界上没有任何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可以媲美中国大陆,最接近的印度、俄罗斯、巴西都瞠乎其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增长率更远远不及。台湾早已是亚洲四小龙之一,发展水平已逼近发达国家水平,她在过去8年的经济增长率比中国大陆慢可说是理所当然的事,根本不能算在民主制度的账内。”“北韩的金正日、古巴的卡斯特罗、已故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是不受任何人或制度约束的政治强人,他们推行的经济政策比阿扁错的厉害得多,为害深远得多,并且无法自我修正。

相反,阿扁的失败只是短期的、局部的,在今次大选后将会迅速得到修正。”至于政治与族群问题,“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及考验,省籍矛盾虽然未完全消弭,但台湾民众已逐步建立起共同的身份认同;甚至各大政党也逐步走向中间,面向全台民众。换言之,台湾的民主化实验至少令省籍矛盾不再升温,人民内部矛盾得以有制度的解决。”对照西藏新疆,此言甚是也。

“苹果日报”是“壹传媒”属下的报章,壹传媒老板黎智英到台湾,与台湾财经专家谢金河作对谈时,这个被认为是台湾偏蓝媒体的老板,难得说出台湾主体价值的观点﹕“台湾就是一个国家嘛,有主体感,有一份永久、安定的感觉,……我不排除全家搬来台湾。”他甚至说﹕“国民党到现在还叫中国国民党,中国干你什么事﹖这个党怎么会有前途﹖”而他对陈水扁总统有再多的批评,也不得不承认﹕“台湾被阿扁执政八年,民主机制完全不受影响,也没有把民主搞坏,可见这套机制多么坚固,这也是阿扁执政带来的意外贡献。”

在投票当天,香港“苹果日报”的头版头条是“马英九胜算九9成9”。选举结果果然是马英九大胜。第二天,香港观选团也基本班师回港。但是有关台湾选举的新闻与评论不断,就以投票第二天来说,香港的华文报章,除了星期天没有出报的以外,11家报章有9家作为头条新闻﹔8家社评中有6家评论台湾选举。

在有关台湾选举的评论中,中共喉舌与目前香港媒体生态,自然大作统独文章,似乎这就是台湾民众倾向与中共统一的民意,对这种一厢情愿的自慰方式,自然不必浪费笔墨去评论。还有一种是对台湾未来的经济发展有憧憬。它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也不应期望太高,因为美国经济放缓,中国总理温家宝也承认今年将是中国经济非常困难的一年,台湾能独善其身吗﹖何况中国对台湾的经济收买,背后怎么不会有政治动机﹖有意回避这些政治动机,不是无知,就是有意为经济统战帮腔。对自己老百姓残暴的共产党,对台湾则表达善意,人们应该要问“为什么”﹖还有评论认为,比起台独,北京更难对付马英九,这种说法莫名其妙,因为在“一中”立场上他们基本一致,分歧点小,不是更容易弥合吗﹖

一些发自民主派的评论,就非常羡慕台湾的民主选举,例如“苹果日报”的李八方短评说﹕“台湾大选恨死港人”,这里的“恨”,是极爱或很想得到的东西的意思。文章说﹕“马丁(香港民主党创党主席李柱铭)争取香港民主多年,佢慨叹话,论受教育程度、论法治,香港都唔差过台湾,但由88年争取直选到今时今日,都仲未有普选,2017年阿爷(指北京中央政府)只系话‘可能可以’普选特首,谂落(想想)都要叹十声。”立法会议员、前线召集人刘慧卿也发表“台湾、不丹见民主,香港普选应可期”的文章。

“台独”言论在香港凤毛麟角,唯一见到的,还是出自王岸然的文章﹕“祝福台湾,别谈统一”。他直言说﹕“接受台湾款待到台观战的泛民主派,没有人吃喝玩乐归来之后,敢讲出心中的说话,因为这是政治自杀的行为。心中的话,是台湾的民主发展得这样好,已经是第四次直选总统,人民已经有当家自主的实权,又何必要去与中共这个专横政权共谈统一?”他还说﹕“今天大家分开,不是很好吗?统一带来的麻烦,根本是比分裂更大,知识分子天天在想如何令到中国统一(笔者从前也是这样以为的),这不见得是很有智慧的事,想想如何令中国分开为不同政体,但同时大家保持团结互助,互惠互利,共同富强,不是更有挑战性的思想问题吗?”

此外,前“信报”老板号称香港第一健笔的林行止发表评论文章“民主政体坚如磐石港人移台或成潮流”,说﹕“民主台湾不会变,香港的民主则遥遥无期(即使有期,亦是已知结果的选举),而且在可见的将来2047年必然要和内地合体同制,这种前景,加上如果未来台湾经济再次起飞,香港也许会掀起新移民潮,这次是向台湾移民!笔者常说中国的香港政策彻底失败,回归11年了,香港不仅起不了‘封雍齿’的示范作用,台湾和平政党轮替,更令香港政治改革(?)黯然失色。过惯自由生活的香港人,在适当时机必会作出对本身最有利的明智选择!”他这个看法,或受黎智英的影响。不论如何,台湾,别让香港人失望﹗

最具时代感的观点,来自年轻的评论员黄世泽,他的一篇“保年轻选民,绿营来日生机”,捕捉到普通评论者所看不到的东西,因为他在网络世界中看到了这一点。他说﹕“谢长廷在这场必败之战中,目的是保住民进党的作战力量。

 “除了利用绿卡问题牵制马英九外,民进党要保住未来的作战力量,就要全力吸引年轻选民投票,老一代选民怎看问题,根本不重要。因此,谢长廷阵营放手将整个选战的文宣工作,交给重金属乐团主音歌手林昶佐(Freddy),网络文宣工作,则交给因信用卡优惠问题,玩得各大银行天旋地转的‘卡神’杨蕙如。他们与笔者一样,也属刚踏入30岁不久的一代。

“林昶佐确实不负谢长廷所托。他以棒球‘逆转胜’的口号,不单呼唤了不少中年一代民进党支持者的热情,令他们可以在这场必输选战中熬下去,更厉害的是,他透过美工以至音乐都相当摩登的逆转胜系列宣传,由T恤到主题曲,令年轻人主动支援民进党。这使民进党在很多有理想的人都放弃支援下,又出现了新血。”

果然,在年龄层面上,这次投票中,20岁到29岁选民中,投给谢长廷的比马英九多。3月29日,我参与这些青年网民的自发集会,要缴200元入场费作为租借场地与聘请保安维持秩序之用,我去晚了,竟有六百人参与,所以他们不愿收我的钱。在那里体验到台湾年轻网络世代的活力,加上他们的纯真表现,这就是台湾的未来希望﹗

(转载自“看”双周刊 第9期)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吃蔬食救地球 少吃肉可减碳
强制退休延至65岁 台立院初审通过
足迹艺术公司  征求台湾艺术表演赴英演出
台机场特区择期再审 绿委吁520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