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电评论:中国金融面临诸多挑战

吴达编译

标签:

【大纪元5月17日讯】中国在二零零一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虽然有助于各国打开中国的市场,以及促进中国金融改革,但仍然有诸多议题有待解决,包括利率自由化、资本账户的开放、汇率管制的松绑,以及资本市场的建立等。

金融部门是市场经济的中枢,管理部门必须具备前瞻管理的能力,以扼止市场投机者,因此政府的角色极为重要。中国的管理架构相对来讲还是太软弱,管理部门仍然停留在学习内部决策的协调,而忽略如何在各平行机构间建立有效的横向合作。

九十年代曾任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的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鲍迪乐(Pieter Bottelier)教授,在二零零七年十二月十三日于詹姆斯基金会(Jamestown Foundation)发表专文,分析中国目前在国内及全球的环境条件下,面对紧迫的金融改革压力。


中国在目前国内及全球的环境条件下,面对紧迫的金融改革压力。图为中国银行重庆分行大楼外的标志 。(Getty Images)

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扬

专家认为,由于食品部门(如猪肉、面食等)供应失衡,导致中国二零零七年十一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二零零六年同期上扬百分之六点九;此外,去年十月份的M2/GDP比例达一六五的高点,令人担心超额货币的情况,会加强这波物价上扬的趋势,及其他非食品部门的物价。


专家认为,由于食品部门供应失衡,导致中国二零零七年十一月的消费者物价指数较去年同期上扬百分之六点九。图为北京,民众正在超市里选购食用油。(Getty Images)

中共央行虽然在近期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但其终究无法直接控制公众手上所持有的流动资产。另外,目前中国国内各银行间之短期利率有急增的现象,此表示银行系统的流动资产已相当吃紧,如果中共央行的货币紧缩政策未处理得宜,加上未能同时抑制CPI的上扬,其后果会是相当严重的。因此,鲍迪乐认为,当务之急应是防止通货膨胀,特别是资产(例如股市及房市)的通膨而不是专注于抑制CPI的上扬。

股市泡沫化

上海及深圳的中国A股有如脱疆的野马,二零零七年十月的本益比达六十以上,离一九九零年日本股市泡沫化崩盘前本益比七十相差不远,即便A股在去年十一月时经历市场调整,仍笼罩着泡沫化的阴影。中国股市一旦崩盘,将影响六千万以上的广大散户,并且引发经济衰退。

鲍迪乐认为,股市泡沫化的主要原因是,散户手中所持有的资金无法控制。根据统计,中国银行体系二零零七年第三季的总储蓄额达约五兆美元,其中有一半以上是一般人民持有,而且活期存款的比例有增加的趋势。这些流动资产如果未善加管理,有可能扰乱中国及邻近地区如香港的资本市场。例如:中国外汇管理局为了减缓外汇存底增加的速度,在去年八月宣布开放中国人民直接投资香港股市,并造成香港股价上升百分之四十,使得温家宝不得不宣布暂缓这项“港股直通车”的措施。


中国A股笼罩着泡沫化的阴影,中国股市一旦崩盘,将影响六千万以上的广大散户,并引发经济衰退。图为重庆一家证券交易所。(Getty Images)

经济失衡

中国经济与社会的不均衡发展已相当严重,包括GDP的成长过度依赖投资及净出口、社会不安定、环境恶化等。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运用各种政策工具,包括金融部门。

造成过度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存款利率太低。由于CPI的上扬,中国的存款利率相当低,以致企业拥有过多的流动资产。除了资金低廉易得外,中国境内的企业获益率的提高、民营化利益的获取,以及出口市场的占有等,也是导致过度投资的因素,而且产生飞轮效应,更助长中国经济的失衡状态。

国际挑战

若中国调高国内存款利率时,可能会有大量的热钱流入,包括国际热钱。为了降低这个风险,中共有可能保持人为操控汇率及资本账户开放的作法,然而,这对目前已极为不稳定的国际金融系统而言,无异是雪上加霜。

某些专家认为,导致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之一是,美国无法或无意采取国内政策调整措施,以避免其经年持续的对外贸易入超。也有人认为,大部分原因是大型过剩经济体,如中国不愿按牌理出牌,仍然钉住美元并且不愿让市场来调整汇率,这使得全球经济失衡的现象更为严重。◇

本文转载自《新纪元周刊》第59期【西方看中国】栏目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外电:北京拖延普选 香港何去何从
外电评论:中共不应惧怕台湾民主
外电评论:香港新式政治传媒崛起
外电评论:佛教对亚洲政治的影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