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政府打击投机 未来油价更高

标签:

【大纪元7月20日讯】(大纪元纽约综合编译报导)国际油价悬在 136美元边上上下下,西方各国政府在
束手无策后,开始将矛头指向投机客。意大利、法国和德国都认为油价飙涨的原因就是投机资金,奥地利甚至要求欧盟应该强制向这些赌徒课征税金。连产油大国也毫无愧色地指出油市已经呈现泡沫化,忽略了已经身后闲置已久的油井。然而﹐英国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指出,这些想要借着控制投机资金来压低油价的政客,可能会把事情弄得更糟。

自从2003年开始,投资石油似乎变成了一种时尚,国际资金如波浪般不断涌入商品期货市场,比过去足足增加了20倍。投资者赌上越来越高的油价,伴随着一种“自我应验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的心理,于是油市的泡沫渐渐形成。政客们认为,原油产量多寡在此时已经不重要,市场里的这种新投资趋势才是造成油价飙高的主要原因。

投资资金并不庞大

《The Economist》 表示,这样的推论对于那些想找替代羔羊的政府来说很合理,但是要更详细一点的数据来证明,证据又很薄弱。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仔细观察全球的油市交易市场,会发现其实增加的投资资金相较而言并没有这么庞大。

根据投资银行Barclays Capital指出,一些总是押宝油价将继续走高的“指数基金”,特别受到政客的关注,但是它们手头上的石油期货合约只占了 12%,以全球的能源消耗量来比相当于只有2%。更重要的是,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资金,它们购买的都是无形的远期合约与选择权,并非实体的石油现货,等到快到期时才会出售。

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如果它们不把期货合约平仓,那么合约上所注明的石油就必须被运送到某个正式指定的交割点。而如果在交割日之前就售出合约的话,这样至少无论亏或是赚都不必真正交割。

因此,这些的交易过程使用的是现金,并不是一桶桶的石油,那么它们当然可以想喊多高就多高,并不会影响到真正的石油现货价格。若从本质上来看,这只是在反映它们对油价的预期而已。

全球需求与日俱增

《The Economist》 表示,以镍金属(nickle)市场来说明。过去一年来投资这种金属的资金开始逐日增加,但是目前的价格却已经下跌了一半。其他像铁矿石(ironore)和稻米(rice)等商品也出现一样的情形。

当然,石油和其他原物料价格的走势,投机客也多少有点责任。不过他们根据的只是对基本供需面的判断与期待,而不是只凭幻想就随便喊价。如果他们喊的价格超出了市场供需的平衡点,那么等到合约到期时,变贵的合约将会很难出售。

不过期货市场却是有可能激励投机性囤货的心理出现。但是以目前的调查显示,并没有发生类似的事情。有些人则认为产油国不愿增产,根本就是等于在地底下囤油,不过许多国家和企业都已经很努力地在增加产量,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乌地阿拉伯(Saudi Arabia)在日前也已表示有此意愿,并以日增20万桶为承诺。

投机带动石油生产

投机客并非投机,他们只是预见石油短缺,因为这一次由新兴国家带动的全球需求,在未来几年可能都不会有所减少。根据数字统计,从2000年到2007年全球的石油需求,每日就增加了 900万桶。

除此之外,背负着臭名的这些投机客,其实也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协助航空公司和其他石油消耗国在高油价环境中的能够避险,减少低迷的经济造成的冲击,同样也让产油国可了解自己的获利前景,才能无后顾之忧的决定扩大增产。反过来说等于未来的油价势必将会下跌。

《The Economist》 指出,任何试图打击投机客的行为,相反地到最后可能让生活困难的企业更苦,而石油价格将会变得更贵。(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国际油价下跌逾六美元  创十七年来最大跌量
油价持续重挫  纽约轻原油收每桶134.60美元
国际油价续跌  来到134─135美元
美林︰美救二房 恐爆融资危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