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纪元】“良心主教”陈日君

font print 人气: 30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6日讯】(新纪元周刊记者梁珍报道)四月十五日素有“香港良心”的前香港天主教区主教陈日君枢机,正式卸下主教生涯的光环。他的敢言,幽默诙谐且直白的言语,让他被冠以“反叛主教” 的称号,但同时也成为香港人最认同代表公民社会的人物。

在香港称得上“香港良心” 的,近年来有两位重量级人物,巧合的都姓陈,一位是前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另一位就是前香港天主教区主教陈日君枢机。无论台上台下,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备受外界关注。

七十七岁的陈日君,向年龄认输,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四月十五日正式宣布接纳陈的辞职,为他十二年的香港教区助理主教和主教生涯正式画上句号。当天几乎香港的所有报纸电视都在回顾他的生平。他的敢言,幽默诙谐且直白的言语,包括他直言批评的大事件,如二十三条立法、镇压法轮功、居港权事件、校本条例等,如同香港过去十年历史的再现,一幕幕地又重现。

“我作为香港主教,应该照良心办事。”虽然被冠以“反叛主教” 的称号,也是任内被中共批评最多的主教,但同时也成为香港人最认同代表公民社会的人物。陈日君说,过去十二年有人忍受他,有人欣赏他,或许是他最真实的写照。

七年大陆教区教书忍辱负重

一九三二年出生在上海的陈日君,父母均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因为家道中落,憧憬着修院免费读书的待遇,陈日君秉承父志成为神父。天性“反叛”的他,自小喜欢打抱不平。“有次修院食物分配不公,我非常不满,便带头造反,公开在同学面前向有关老师抗议。虽然只是口头抗议,但在当时已算是很不得了的行为了。”

一九四八年陈来港入读修院,一九六一年在意大利晋铎,正式成为神父。直到一九七三年,陈都在香港圣神神哲学院执教。一九八九年至一九九六年,陈日君每年回大陆教书半年,总共到过七个不同的教区:上海、西安、武汉、河北石家庄、沈阳、浙江省以至北京的国家教区神学院。

“在中国教学的七年间,我尽量规行矩步,从来没有公开指责当时那些不理想的情况。我需要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想牺牲这个可以教育年轻中国神学院修生的机会。这时期,我最重要的责任是去了解、观察,和明白这个时代的真实情况。”

七年的生涯中,他深刻地感受到内地教会的苦况,也自此开始积极为一千两百万的大陆天主教徒争取宗教自由。

被禁止入大陆六年

因表明与大陆地下教会有联系,陈日君被中共政府禁止六年内进入大陆。 

“九八年四、五月时,我在罗马的主教会议上,批评中国没有宗教自由,麻烦就来了。”自此,陈日君多次申请前往内地访问及教学,均被拒绝。

“我很气愤,便写信去骂中央,中央回信反骂我是梵蒂冈的联络人,不尊重中国政府,我便再写信去骂他(中央宗教局),此后就再没有信了。”半年后,大陆宗教局局长访问深圳,虽然曾主动邀请陈日君会面,但陈日君多次要求访问内地修院,却始终未获应允。

事事直言 成为中共眼中钉

二零零零年发生的宣圣事件,成为陈日君和中共正式交恶的导火线,自此,陈日君的言论,广为外界关注,但也处处受到香港和中共官员的指责。

当时,梵蒂冈教廷于十月一日册封曾在中国殉道的一百二十位中、外传教士为圣徒,中共外交部则严厉抨击教廷此举是对中国宗教主权公然挑衅,是以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身为助理主教的陈日君主动投稿香港报章,痛批北京干预香港宗教事务、迫害大陆神职人员。事件令中梵关系紧张,陈日君与中共关系也滑落到谷底。

二零零零年十月,陈日君在报上撰文,公开指出中共在港直属机关中联办干涉教区事务,干预宗教自由。

人大首次释法后,时为助理主教的陈日君就指责政府拆散无数美好的家庭。陈日君又指不能视法轮功为邪教,并批评特区政府“遏制法轮功活动”,等于在“压制港人的宗教自由”。

二零零二年十二月,天主教正义和平委员会举行座谈会。针对第二十三条,陈担心会加剧侵犯民权与政治权利。他说:“若我们不大声呐喊,我们都将后悔!”

陈日君说,香港天主教会反对二十三条立法,那是“没有选择的余地”,他指北京想以国家安全为名,限制港人的活动、思想和言论自由;如果通过第二十三条的立法程式,将令所有港人生活在随时随地受到迫害的阴影下,“香港的教会更肯定会像国内的教会一样受到监视。”陈日君质问道:“面对这样的威胁,我怎可以保持沉默呢?”

二零零三年七月,陈日君鼓励教友参加后来轰动世界的五十万人反对 《基本法》二十三条的大游行。陈日君因此被评选为二零零三年度香港风云人物。

二零零六年,陈日君联合多位民主派议员刊登广告,要求港府尽快提出普选时间表。他还强烈批评北京政府将民间修炼团体法轮功,以企图颠覆中共政权为名定为非法组织。对此,陈日君说:“如果你要帮那些弱势的人讲话,那些没有机会出声的人讲话,你要讲得大声一点才行,否则人家听不到。”



陈日君首次参加二零零七年七月一日的争取普选大游行,吸引了大批民众和传媒跟随。(Getty images)

坚决反共的主教

二零零六年二月二十二日,梵蒂冈宣布,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陈日君获任命为枢机主教。中共官方的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刘柏年的批评,指陈日君被视为反共分子,如果内地的主教都像陈日君那样,将会出现类似波兰的危机。

陈日君批评刘柏年对教宗本笃十六世评头品足非常不敬,并指出:“国内的神职人员几十年对共产政府的压制逆来顺受,他们(教徒)真是这么可怕吗?”

他又说:“天主教徒不信从共产主义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共产主义是无神论的,但共产政府也尊重宪法所定的宗教自由,不会强逼教徒信从共产主义。”

关心百姓事不涉入权政

对于被批评最多的是“参与政治”,以及将宗教和政治合一,他很清楚地表白:教会支持民主,这是理所当然的,“我们需要直接参与和关注政治问题,而非单单作为旁观者,我们透过参与政治的过程,以捍卫《圣经》的意义。”

“关于政治这个字,有两个很不同的看法。一个就是权力的政治。我们作为主教神父都不参加的。但是社会上的事情,老百姓应该参加。我们也是老百姓,我们觉得也应该参加。” 

陈日君强调,教区一定要由主教而不是政治机关来管理。他多次批评官方中国天主教爱国教会妨碍中国教会全面统一。理由很简单:假如今天中国地下教会信徒公开身份,立即就会落入政府控制之中,这正是天主教爱国教会想见到的事情,就别妄想中国天主教爱国教会愿意为天主教徒的利益着想。陈日君更呼吁教廷应向全世界发出警告,提醒世人政治党派正利用宗教谋取其自身利益,甚至在教区内“胡作非为”,令到中国一些神职人员噤若寒蝉。

“只要是真理,我就会说出来。’

陈日君敢言的作风,为他赢取了不少掌声,但同时也惹来不少教内外的批评。

他坦然面对这些批评。“只要是真理,我就会说出来。我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

陈日君的魅力在于清楚自己的信念,而且无惧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勇于做自己应做的事。退休以后他将一如以往坚持敢言的作风,对包括平反六四等国家大事继续发表意见,以及关注内地教会等敏感议题。 

─ 陈日君语录 ─

“(中国政府)今天对付法轮功的手法,明天也可能会用来镇压天主教地下教会。”
──二零零一年回应董建华特首定法轮功为邪教的言论

“如果在专制制度下什么都不做便等于和平,那么坟场便最和平﹗”
──参加二零零五年十二月四日反对政改方案、争取普选大游行,回应有关有人质疑参加游行破坏宗教界提倡的和谐精神。

“善良的人民,被迫要选择或‘按良心忠于信仰而被定性为不爱国者’,或‘违反良心放弃信仰而苟安于独立自办的教会’。国家得益吗?被奴役的人民不是国家的真财富!”
──二零零七年二月回应中共爱国教会自行封圣问题

“即使被他打了一巴,都不能喊痛?荒谬!”
──表明参加二零零八年一月争普选大游行前的祈祷活动,被问及会否放低争执与中央对话

“我觉得现在新的文化都很丑陋,奉承权贵,欺负弱小。”
──二零零九年四月正式辞职前对现任香港政府的评价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纪元记者李真香港报导)将于复活节后正式宣布退休的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陈日君枢机,星期四(9日)晚间表示,退休后将专注关心内地教会,他批评共产党管治下没有宗教信仰自由,大陆教会过去5、60年受尽迫害。
  • 梵蒂冈罗马天主教教廷宣布,接受香港天主教教区枢机主教陈日君以退休理由辞职,并委任汤汉接任港区主教职务。
  • (大纪元记者李真香港报导)新任天主教香港教区主教汤汉星期四表示,会和前任主教陈日君秉承相同的原则,争取社会正义。他赞成平反六四,也赞成香港举行普选,但他不会参加游行。
  • 他的体格强健,然而他的双手却是无比的灵巧。他的性格如同他的外貌,果敢而严谨。他的名字路易.威登,大家都熟悉的LV品牌创始人Luis Vuitton。
  • 这位被一个政权如此害怕,却又被人民如此热爱的歌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 台湾桌球小将李任悦受教练父亲李黎怿影响,期许自己能为台湾夺得奥运金牌。今年11岁的李任悦在U13组排名一举跃居世界第一,也成为她最棒的新年礼物。
  • 要说谁是现在全世界风头最劲的企业家,那毫无疑问非埃隆‧马斯克莫属。2021年11月电动车巨头特斯拉的CEO、SpaceX创办人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超越了亚马逊创办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Bill Gates)正式成为“世界首富”。此后,马斯克长期都是星气最旺的焦点人物。
  • 习近平拿他没办法,软硬不吃的韩国总统尹锡悦。敢对中共说不,得罪过四位前总统的韩国“打虎英雄”。联美友日亲台,补强第一岛链,安倍晋三之后坚决抗共的亚洲新政治强人。
  • 南希用一生诠释了全心全意的支持和不离不弃的守护。她和里根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婚恋被赞誉为美国总统史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