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毒笑話《笑得好》選譯

笑得好起死回生 撒不來酒瘋

作者:允嘉徽選譯

酒甕彩繪。(彭秋燕/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454
【字號】    
   標籤: tags: ,

撒酒瘋不利索?

身段提示:撒不來酒瘋,要學男人醉樣,女人嬌罵,才發笑。

有個慣撒酒瘋的人,不論喝多喝少,就是要撒酒瘋。

他的老婆很討厭他這個樣。有一日,他在家討酒喝,他的妻子就給了他浸過苧麻的水。

不一會兒,他就手舞足蹈起來了。老婆罵說:「天殺的,吃了浸苧麻的水也撒酒瘋。」

一頓,他大笑說:「我也說,今天怎麼這般撒不來呢!」

石老*評語:「酒醉之人,鮮有墜水食糞者,可見撒酒風的,都是倚風作邪。」
意思說,酒醉的人,少有落水或是吃大便的,可見撒酒瘋的,都是藉勢作怪。

苧麻田。(野桐工坊提供)

*《笑得好》原作者石成金簡介:

清代乾隆年間江蘇揚州人石成金,字天基,號惺庵愚人,留下中國十八世紀的笑話集《笑得好》,謔稱「毒笑話」。石成金是清代的醫家,他不僅診斷個體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體社會­善性佚失的病情,進而開出了「笑話」為藥方、為針砭,願以「笑話」作為提振世道、回復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針」。他在〈自序〉中這樣說:「人以笑話為笑,我以笑話醒人;雖然游戲三昧,可稱度世金針。」

石成金是醫家,也學佛、向佛,認為人性本善。然而,在近三百年前,石老已經意識到:物慾橫流昏蔽了善性、風氣敗壞墮落了人心,腐蝕敗壞的世道人心已經走入沉痾痼疾,不下猛藥已經救不了了!石老在〈自序〉中說:「予謂沉痾痼疾,非用猛藥,何能起死回生」?所以,他以「毒笑話」醍醐灌頂。從將近三百年後的今天回顧《笑得好》,竟然世道人心的墮落那麼的相似,惟今天人間道更加下流了。看《笑得好》果若入耳發笑,而且入耳警心, 這就「笑得好」,悟得了「度世金針」三昧!@*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許多人愛酒,無酒不成席,這樣的人偏偏愛「撒酒瘋」,三百年前已經不少見。喝了酒主意識不清,也常讓人欲勸還休。 清代乾隆年間,江蘇揚州人氏惺庵愚人留下笑話,作了見證。這則笑話非常「風雅」(「諷雅」),是以對子的形式呈現的,表現了作者和時代的特色--風雨對調笑撒酒風……
  • 祝壽話兒,福壽吉利長命百歲不嫌多,反之,不吉不利人人見忌。一個祝壽宴席的祝壽辭令,從「壽高彭祖」開門迎喜,怎麼會鬧出「該死了」的歪語收場呢?《笑得好》笑點:祝壽歪語。
  • 僧人發奇言,「吃過又吃」,到底是讓誰「引以為戒」?《笑得好》笑點:齋蚊蟲 笑吃過又吃的。
  • 古云:討便宜即是吃虧的後門。」許多失便宜事,都是從貪便宜開始發生的。有個人老想占人便宜,一天他出言戲弄鄰人,結果反而被狠狠將了一軍……
  • 秀才讓步給蜂鼠,屈居老三。有人就問他:「公為何屈於鼠輩之下呢?」秀才讓步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
  • 有個穿私服的軍人到了寺廟。和尚對他先是不禮貌,後來甚為恭敬,後來又有慍色。到底是何因,和尚瞬息千變?笑得好起死回生……嘻嘻~~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