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相聲史《相聲名段之傑作探源》( 二 )

對口相聲﹙上﹚
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對口相聲《文章會》︰
先說這個相聲源流的背景,從隋唐到清末,封建制度分科考選文武官吏,整整推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1905年方才廢除。因此明、清兩代,文科考選士每三年一次,考試題目就是八股文。八股文的文體,每篇文章都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構成。從起股到束股,又分為互相排比的兩段,一共八股。

1898年,清朝統治集團內部產生分歧,光緒皇帝納康有為等人的主張,在翁同龢的參與下,推行戊戍政變,百日維新。“除舊”的第一條就是“廢八股改試策論”;“布新” 的第一條就是“等辦京師大學堂”。由於慈禧太后為首之“后黨”把持朝政,力主守舊,反對革新。造成維新運動僅僅歷時一百零三天,即告夭折。

傳統相聲《文章會》就是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在這段相聲裡,巧妙的安排皇上出題“我”作答的情節。例如,皇上出的「春王正月」的題,“我”答︰「正月裡來正月正,我與小妹逛花燈。花燈雖是假,妹子是真情,咿呼呀呼嘿!」皇上又出「秋題八月」,“我”答︰「八月秋風陣陣涼,一場白露一場霜,小嚴霜單打獨根草,『掛大扁兒』甩子在養麥梗兒上也!」就是企圖以民間小調的靈活悠揚及深入人心來對比八股文的繁瑣及單板,全文進行諷刺。

*對口相聲《關公戰秦瓊》︰
早在三十年代,這段相聲即已問世,它是相聲藝人張杰堯根據《笑海》第一集裡的一則笑話改編而成的。原笑話是這樣的︰
「豫省洛陽城西四十里,某富翁八旬壽辰,由上海約京戲兩班,演員共六百餘名,每日兩餐需白米數石。迎壽之期,開場跳加官畢,演《大賜福》。見各角色行頭一新,翁喜。次演《雙投唐》,翁不解京戲,大怒,喚班主至,令速換一齣,再不合意,當下逐客令。」

「班主恐再不滿意,隨請翁自選之。翁又問曰︰『汝班中有唱紅臉的嗎?』班主回答︰『有。』翁又問︰『叫何名?』班主誤答︰『紅臉的即是關公。』翁令速演《關公戰秦瓊》。班主恐翁怒,速至後台,商之某紅淨扮演關公,某武生扮演秦瓊,各帶四下手。」

「臨上場時,囑打鼓佬開“急急風”上。四下手跑過場,紅淨走過場,同下,武生率下手加之。班主恐翁怒,急將二人推出外場。淨哼,生哈。打鼓佬嘲之曰︰『你瞧哼哈二將。』隨打唱。生、淨無法,淨唱︰『你在唐朝我在漢!』生接唱︰『咱倆打仗為哪般!』淨唱︰『叫你打來你就打!』生唱︰『我要不打誰管飯?』

這段相聲後經侯寶林加工整理,提高了思想性和藝術性,成為膾炙人口的保留節目。

*對口相聲《武松打虎》︰
這段相聲是根據吳妍人《滑稽談》裡的一段加工而成,原文如下︰
「劇場上掮旗槍扮兵卒者,俗謂之跑龍套。某甲業此,而賭博無賴,屢向小生某乙乞貸。乙久厭之,會甲博負,又向乙貸二百文,乙不應。是日劇場演景陽崗故事,乙扮武松、甲扮虎。往來撲跌,虎終不死。乙初莫名奇妙,既而頓悟借貸事,因執虎耳而言曰︰「畜牲,借給你罷!」拳起語出,語畢拳落,虎乃死。

這段相聲當時在京、津兩地經常被侯寶林、郭全寶拿來演出。

﹙待續﹚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相聲演員上台表演,常常結合前場演出情況隨便議論幾句,以便穩定觀眾的情緒。
    即興創作的“現掛”反映了相聲的“現實主義”傳統。相聲必須愛觀眾之所愛,急觀眾之所急,代表他們的意願,反映他們關心的時事問題和生活問題,才能引起他們的“共鳴”。而“共鳴”,正是一切藝術形式特別是喜劇藝術,取得成功的前提。
  •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看,相聲的「說」、「學」、「逗」、「唱」,與「全堂八角鼓」有密切關係;也可以說,「全堂八角鼓」是相聲說學逗唱的「根」。因此,下文將對「全堂八角鼓」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對相聲說學逗唱的影響,略做介紹。
  • 「拆唱八角鼓」包括「說」、「學」、「逗」、「唱」、「吹」、「打」、「拉」、「彈」八項技藝,其中又以「逗」最為重要。從現有的資料看,丑角的「逗」與相聲所使用的“三翻四抖”、“諧音打岔”、“俏皮話”等十分類似。「拆唱八角鼓」丑角的「逗」,可能源於北京流行的「高腔戲」的丑角的插科打諢。清初,北京盛行高腔,並有「八角鼓岔曲」即源於高腔脆白的說法。
  • 北京圖書館藏有清代前因居士手稿本《日下新謳》一百六十首,其中一首描述民間藝人在雜耍館作藝的情形︰「萬年茶社好風光,雜耍紛陳歡樂場。八角鼓停碟子李﹙人名﹚,象聲接上畫眉楊﹙人名﹚。」詩下有註︰「萬年茶園,在鼓樓前,常以各班演劇。如遇無戲之日,則陳雜耍,然非技之最精者,不能登場供應。碟子李,畫眉楊,皆雜耍中著名專精一技之人也。」

    這裡提到的「象聲」,就是後來單口相聲的一種。

  • 民間藝人的特點是流動性大,不論「撂地」還是茶館、書場,哪裡掙錢多就奔向哪裡。張笑俠﹙人名﹚《相聲總論》載云︰「相聲以前只是在王公府第中的堂會中有,外間少見。後來學者眾多,堂會又少,實在不足維持生活,慢慢的便在台上說。又過了幾年,便跑到天橋地場上說去了。所以有一般人全管他們說相聲的叫做『叫花子』的。」

    其實,從子弟票友轉變為自食其力的藝人,和流落街頭的「叫花子」完全是兩回事。

  • 相聲的「柳活」屬於學功跟唱哏。它是在天橋「撂地」形成的。

    清末,天橋「撂地」表演的技藝,除練把式、耍大刀、盤杠子、拉硬弓、獨角戲、學口技、數來寶、拉大片、說評書、唱漁鼓外,還有單人做滑稽表演的。這類藝人憑藉巧舌如簧,能說善唱,精於表演,滿足觀眾的娛樂要求。

  • 有關滑稽的演出誕生於清末,由浙江杭州杜寶林在表演「賣梨膏糖」時,說唱朝報新聞添加笑料而成。隨後,江笑笑﹙人名﹚吸取北方相聲、「雙簧」的表演方式,豐富了這種單人滑稽說唱,並由地場轉到戲園子,稱之為“小熱昏”、“獨角戲”。1920年流傳到上海,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由一人或二人表演的滑稽獨角戲,鼎盛時期擁有一百多個班社。
  • 侯寶林表演「柳活」,緊緊抓住某些著名演員聲腔造型和表演特色,學得逼真、神似,常常是學兩、三句就能要下“好!”來。

    侯寶林最拿手的「柳活」很多,有《關公戰秦瓊》、《戲劇與方言》、《改行》、《三棒鼓》等。其中1962年,《關公戰秦瓊》正式演出,受到廣大聽眾熱情讚揚,可以說是侯寶林表演「柳活」的巔峰,並曾灌製唱片發行國內外。到了1990年10月,侯寶林就以《關公戰秦瓊》獲得中國唱片總公司頒發的首屆「金唱片獎」。

  • 侯寶林談及表演心得時曾說︰「藝術離不開美學,相聲藝術也不例外。」我們前輩有四句口訣︰「快而不亂,慢而不斷,生而不緊,熟而不油。」
  • 相聲溯源,其重要性毋庸贅言,然而,不論就整體藝術還是具體的相聲段子,追溯源流都是十分困難的。這裡選擇了包括「單口相聲」、「對口相聲」、「群活」在內的十幾段傳統相聲,略予追溯它們的變遷與來歷,旁及當時的社會態勢,作為一種小民歷史的佐證。當然,對於數以百計的傳統相聲數量來說,區區十幾段的比例所佔甚小,只能窺全豹於一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