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達能出售娃哈哈股權 中外合資破裂

人氣 19
標籤:

【大紀元10月1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綜合編譯)法國的達能集團( Danone)與中國合資伙伴娃哈哈的長期糾紛於星期三解決,達能同意出售它在中國最大的娃哈哈飲料集團51%的股權。此次大型中外合資企業的破裂,分析師表示,再次證明在中國經營合資企業的難度。

紐約時報1日報道,達能和娃哈哈於星期三發佈的聲明中表示同意和平分家,由娃哈哈付現金買下達能51%的股權,由中資掌控這個事業。

兩家公司也同意停止進行了4年的法律訴訟,結束法國食品大廠和中國公司合作,成長為20億美元的飲料巨人也是中國最知名品牌的合資關係。達能和娃哈哈自1996年以來協議合資運作,達能持有51%的股份。

雙方法律糾紛

在這10年間,娃哈哈集團又建立了一批與達能沒有合資關係的公司,並生產以娃哈哈為商標的系列飲料和食品。股份出售的條件並未透露,不過分析師估計達能可能收到5億美元以上,有分析師認為達能可能用這筆現金用於全球收購。

達能的名聲在中國嚴重受損,合夥關係不和,雙方互相攻擊,成為合資公司在中國失敗的研究案例。

糾紛在2007年爆發,達能控告杭州的娃哈哈私下用幾乎是完全相同的產品經營數家仿效合資企業營運的子公司,並且從合夥關係中輸送走高達1億美元。達能還指控娃哈哈的董事長宗慶后安排親戚和海外公司進行這個詐騙。

宗慶后激烈反擊,組織娃哈哈高階主管舉辦集會和新聞會,指責他們的法國夥伴。宗表示,達能從頭到尾都清楚這些合資公司,因為垂涎公司賺錢而想便宜地買下,但是遭到拒絕。娃哈哈主管也抱怨達能曾經投資中國的競爭對手,違反了合資協議。

事件還涉及個人攻擊。達能調查宗慶后的家人,而娃哈哈指名道姓地公開抨擊達能的主管,指控他們從來沒有在公司擔任經營的角色。

曾經有一段時間,娃哈哈的主管拒絕讓達能的人員進入包括總部在內的合資公司大樓,引發鬧劇。事實上,情勢嚴重到達能的法國總統薩柯奇(Nicholas Sarkozy)於2007年底與胡錦濤會面時還提出這個事情。

2008年,達能抓住了宗慶后被美國稅務當局追蹤而且曾經持有綠卡的把柄。這減低了宗慶后主張他是一名中國的愛國人士,要保護娃哈哈品牌不被外國掠奪的說法。宗慶后隨後在美國反擊,聲稱他沒有欠美國將近2千萬美元的稅。不過雙方於星期三表示已經達成友好協議。

分析師:再次證明中外合資難

華爾街日報報道,對哇哈哈帝國控制權的公開爭鬥,讓人難得見到大型中外合資企業的破裂。達能公開指責其合作夥伴的策略,以及哇哈哈針鋒相對的反應,這與以前中國通常做法形成鮮明反差。通常問題都是通過互留面子的私下協商方式解決。

分析師認為,這件事再次證明在中國經營合資企業的難度。諮詢機構Interbrand的中國董事總經理夏鍾森(Jonathan Chajet)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教訓:要在中國建立品牌業務,你需要從頭開始做起。

外國公司通過其中國合作企業已取得了數十億美元銷售額。寶潔(Procter & Gamble)、星巴克(Starbucks)、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福特汽車(Ford)、花旗集團(Citigroup)和保誠(Prudential)等國際巨頭完全或部份通過在華合資企業開展業務。

但有關管理人員說,中外合資雙方預計會在合資企業中發生衝突,如當跨國公司希望提高效率和利潤以實現其全球目標時,當地的合作夥伴──有時是中國政府的下屬企業──卻希望儘可能安排就業或提高技術。

而且,有時合作夥伴還會竊取公司機密、欺騙甚至破壞企業,而法律途徑對公司的日常運作幾乎沒有任何影響。

分析師猜測達能正尋求在美國進行大規模收購,雖然公司星期二否認有與美國嬰兒食品公司美強生( Mead Johnson)洽商。達能在2007年也曾退出與中國最大的牛奶加工廠蒙牛公司的新奶製品合資事業,並且出售了在光明乳業20%的股份,公司表示想要盡量自行地在中國經營。

相關新聞
外商與中國企業合資麻煩不斷
達能事件露中外合資「死亡陷阱」
娃哈哈品牌爭奪戰 法商達能敗訴
娃哈哈商標之爭落敗 法商達能將上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