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漫談  相關話題:錢財孫思邈 約 980 條記錄
  • 大紀元
    趙抃敬天愛民 2015/10/24
    趙抃平生不治資業、不近聲色,樂善好施,恤貧救人不可勝計,以「一琴一鶴」之清廉聲名遠播....
  • 隋唐名醫許胤宗 精通脈診用藥靈活變通
    胤宗答道:「醫就是『意』呀!完全取決於人的思慮。而脈候又是極奧妙的,很難識別,只能意會不能言傳。自古以來的名醫之所以是名醫,就是因為他們...
  • 不欺心
    不欺心 2015/10/22
    或許在眾目睽睽之下,很多人會沒有貪念,或者至少會被抑制;但是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能做到不欺心最是難能可貴。
  • 大紀元
    善者神護 2015/10/21
    六十年代淮北平原出了一個神醫姓賈,他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治病時常以因果教化人.....
  • 勿失善緣
    勿失善緣 2015/10/20
    王文肅公惘然若失,緣由是曾經有某官吏誣報一些海上經商的人為海盜,很多人都知道這些海商確屬冤枉......
  • 毀瓜還是護瓜?
    這個地方盛產西瓜,但是,魏國和楚國雖然只有一線之隔,兩地西瓜的產量卻差很多.............
  • 樵夫智勇救弱女 成就好姻緣
    樵夫打的柴草,別人只能背一百斤,他能背二百四十斤,但是賣給別人只收取百斤柴的錢.....
  • 仁心仁術名醫文摯 捨命救人
    戰國時代的齊閔王患了憂鬱症,請宋國名醫文摯來診治。文摯到了齊國,詳細診斷後對太子說:「大王的病肯定.............
  • 缺左耳的游擊將軍
    清代綠營兵軍中就有游擊將軍一職,秩從三品,位次參將。這位呂姓游擊將軍是山東人,相貌魁梧,只是缺了左耳.........
  • 大紀元
    俗語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居心太過歹毒,等於自找絕路」,這些有益的話,聽得進心中是有好處的。
  • 善惡各報
    善惡各報 2015/10/13
    王恕題聯懸於吏部大堂:「仕於朝者,以饋遺及門為恥;仕於外者,以苞苴入都為羞。」饋遺、苞苴均指賄賂,此聯告誡人們.............
  • 為何生此不肖子
    元朝時,廣南有個太守叫做章大修。他看到一位姓陸的庫吏很有錢,又有個漂亮的女兒,心裡便開始打如意算盤:他想......
  • 王彥伯善醫術 藥到病除
    有一位叫王彥伯的道士是荊州人氏,天生就擅長醫術,尤其在診脈方面更是有過人之處。他斷人的生死壽命,不差毫釐,非常靈驗。
  • 金老的銀錠 自動走進王家
    原有的,倒無了;原無的,倒有了。都有天理管著,不是由人盤算計較...
  • 衛仲達的驚駭與悔悟
    宋朝的衛仲達,在翰林院做官。有一次,他在睡夢中被鬼卒把他的魂拘引到陰間.........
  • 世態炎涼不認親 俞翁施法助呂生
    書王潛任荊南節度使時,當時有個呂姓讀書人衣著破爛、面帶饑寒之色,帶著名帖來拜訪他,王潛見了就不屑理他.....
  • 富而好禮 見義必為的傳統富人
    清人汪道鼎述說:華亭縣韓漱山,富而好禮,見義必為,鄉里都稱他是大善人。相傳他家族致富的緣由,有一段足以諷人勸世的...
  • 以德敬天
    以德敬天 2015/09/30
    要真正達到「天人合一」,就要通過修身養德來實現,....
  • 音樂的震撼
    音樂的震撼 2015/09/28
    古琴的意義,遠遠超越了音樂,成為整個中國傳統文化和理想人格的象徵,表達出道德內涵,是人與人心靈的溝通而產生的共鳴,是人們在用純正、美好的...
  • 天從人願定婚姻
    古書記載,古時候有個南詔國(在今雲南省境內),都城設在大理府。南詔國有個名叫蒙閣邏鳳的貴族,他有個女兒生得如花似玉、美麗動人。蒙閣邏鳳見...
  • 廉吏風範:王翱耐人尋味的小故事
    王翱,是明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景帝連續五朝的廉吏。他身居官場幾十年,雖位高權重,但他始終保持公正、廉潔的品質,以身作則,表率群臣...
  • 賣掉房產替百姓還債的好官董文炳
    太宗七年(公元1235年),董文炳擔任藁城縣令,該縣貧困,又加上旱災蝗災,苛征暴斂,民不聊生。董文炳把自己的糧食拿出數千石交給縣內......
  • 排簫 參差仙竹天樂飄
    傳說竹子原來只生長在王母娘娘的御花園裡,護竹仙子因為憐惜人類,一日,她趁王母娘娘多飲百花露沉醉期間.....
  • 華夏多義士
    華夏多義士 2015/09/20
    有一個婢女名叫妙聰,是明代保安(今陝西懷來縣西北新保安)右衛指揮張孟哲家中的婢女。
  • 許希治病有大功 感念建廟謝恩師
    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宋仁宗皇帝得了病,皇上的御醫開了幾次處方給他服藥,都不見效,知道此事的人就憂心忡忡、甚至害怕起來。冀國大長公...
  • 大紀元
    清朝時的蘇州楓橋鎮,是當時來往客商糧船聚集之處。楓橋鎮邊上有一座古廟,一無家可歸的乞丐夜間就寄宿在此,他雙足有疾病不能走遠路,白天只能在...
  • 大紀元
    姚文田考中狀元後任職翰林院修撰、左都御史、禮部尚書等,他自題書房對聯寫道:「世上幾百年舊家,無非積德;天下第一件好事,還是讀書。」這裡的...
  • 簫 隱逸不凡的樂中雅士
    漢代以前,無論是橫吹或豎吹的單管竹製樂器統稱為笛或篴,稱為簫者則是指編管的排簫。
相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