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眷村博物馆 皮箱故事记忆旅行

人气: 9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1年04月26日讯】(大纪元记者邹莉台湾新竹报导)新竹市文化局眷村博物馆三楼特展室,即日起至6月30日止,展出“寻找新竹市眷村皮箱故事”特展。内容以远渡重洋迁徙台湾60余载的皮箱故事为主题,回忆一甲子的眷村时代印记。

眷村皮箱故事特展,呈现浓浓乡愁,每件文物刻画眷村第一代随国军搬迁来台的历程,以及眷村第二、三代对时代背景的怀念,文化局特别邀请陈立军、陈绍修、李美苓、刘屏潇、钟银银及刘金屏等六位皮箱主人,一一分享自己与皮箱的过往故事,让民众了解眷村文化变迁。


陈立军清朝时期的“棕箱”,是汉中地区独特传统的民间工艺品。(摄影:邹莉/ 大纪元)

高龄80的陈立军,一口清朝时期的“棕箱”,褐色的表层以植物纤维编织,外箱上“汉中棕箱”四个醒目大字,以杉木、松木、樟木等优质木材作里衬,手工编织实用美观,外用精选棕片包裹,最外层用染色的棕丝细绳编织而成,箱上编织文字等图案,美观大方,有坚韧、耐磨、防潮、防虫蛀、防鼠咬等特点,为汉中地区独特传统的民间工艺品。

另有李美苓女士4岁时与父亲来台时做工精细随身携带的小皮箱,存放着田租地契;陈绍修带着两口硬纸皮箱,伴随着的是他与妻子共渡来台历程中许许多多艰困路程;刘金屏随父母亲从四川到台湾,皮箱中除了衣物外,“压箱宝”放的是中央银行印行的纸钞;刘屏潇的两纸真皮材质的皮箱,装的是有价黄金,但藏在旧皮箱背后的回忆却是无价之宝;钟银银的箱子装了珍贵收藏的眷补证,依大口、中口、小口分配眷粮,这些赖以生活的粮票。


李美苓精细的随身小皮箱内,存放着田租地契。(摄影:邹莉/ 大纪元)

新竹市长许明财,看着已现斑驳外表的箱子不禁动容,回想过去一甲子的岁月,数十万荣民长辈们忠肝义胆,虽共同背负国愁家恨,却在乡愁的思绪上,私下暗自悲凄。不论是眷村第二、三代凡是生长在台湾的人,都应为60年前,那些少小离家如今分隔两地的时代英雄,起立致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