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为仁由己”看君子修养

智真
font print 人气: 102
【字号】    
   标签: tags:

“为仁由己”是孔子对“个人何以可以成就德性”这个问题的解答。强调进行道德修养是“仁”的开始,是道德水准的提升,是智慧的凭证,其内在是德性充实之美,外在表现是慈悲和真诚。有无修养也是君子与小人之别。以下是关于君子修养方面的几个故事。

尚理不尚辞

一次,孔子的几个学生讨论问题,有的言辞激切,语气强悍,表情变化很大。子张说:“怎样讨论问题,夫子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我记得夫子说话的时候言辞比较缓慢,态度平和而意志坚定,仪态稳重而含有敬意,在没有弄明白别人的意思之前先沉默静听,心平气和而又谨慎小心的把看法说出来,能够推己及人而且谦让有礼,见解高超而符合礼义,心胸开阔而能以宽恕的态度对待他人,道义就由此言传身教而得以弘扬。

修养不够的人在议论问题的时候,只凭自己的心意,往往自以为是,专门挑拣别人的错误,眼睛瞪的大大的,言辞急切好像喷发出来的一样,口若悬河好像沸腾的水,用情感代替理智,仪态固执,君子不提倡这样的方式。我们应该向夫子学习。”

子夏问孔子说:“君子崇尚言辞吗?”孔子说:“君子崇尚道理。拥有广博的知识却不懂的贯通其中的道理,不符合君子真知的要求;辞藻繁丽,夸夸其谈,不符合人们想要听的愿望。道德修养很高的人,都需要恭敬的对待别人,用来守住自己的道德修养;拥有聪明智慧的人,都需要虚怀若谷而不自以为是,用来守住自己的聪明智慧;见多识广的人,都需要一直提醒自己还很浅薄,用来守住自己本性。这就是节制自己,让自己的心里永远留下应有的空间的办法。”

何处不可行教化?

当初,历山的农夫侵占别人田地的边界,舜到历山脚下去耕种,过了一年,此类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黄河边上的渔夫互相争夺水中的高地,舜到那里去打鱼,过了一年,那里的渔夫都知道了尊让年长的人。东夷一带制陶器的人往往制造出一些粗劣的制品,舜到那里去制陶,过了一年,那里所制作的陶器都很坚实了。

孔子赞叹说:“耕田、打鱼、制陶,都是舜所管的事,但是,舜到那里去做同样的事,是用来救助这些事情的。舜以诚信仁德感化百姓,百姓都愿意跟从,这就是圣人道德的教化呀!”

严己宽人

晋人伐楚,楚人已经退避九十里,晋人的攻击仍不停止。楚国的大夫说:“请允许臣反击吧!”楚庄王说:“我们的前代君王在位的时候,晋国不攻打楚国,但是,到了孤家这一代,晋国却来攻打我们,这是寡人的罪过啊!如果下令攻击晋国,楚国的大夫必然要受到羞辱和伤害,怎么能让大夫因此而受到侮辱呢?”

大夫说:“前代君王还在的时候,晋国不攻打楚国,但是,到了臣担任大夫,晋国却来攻打我们,这是臣的罪过。请允许臣反击吧!”楚庄王低下头哭泣了一会儿,然后站起身,对各位大夫施以拜礼。

晋国人听说此事之后说:“国君和臣子都能主动承担过失,而且国君在臣子面前表现的那么谦卑有礼,可见是上下同心,三军也同心协力啊。由此看来,楚国恐怕是攻打不成了。”于是,晋国人连夜退兵回国了。

孔子听说之后说:“在朝廷之上,楚庄王凭借那一句话,就能够却敌于千里之外。君臣能够重视道德修养,因而社稷得以安宁。楚国后来能够成为强国,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诗经》中说︰‘宽容谦卑待远近,因此安定我君王’,正是这个道理啊。”

君子无论面对任何事情,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都应用道义提醒自己,严于自律,从表面来说是坚守道义,从实质来说是坚守自己的良心、良知。以宁静、祥和的心态把自己的职责做到最好,严己宽人,仁民爱物,这是永远不该忘记的。

--转载自明慧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本次文明开始的时候,不同的民族都有着不同的神话和传说,拿我们中华民族来说,从盘古开天地到女娲造人,神农尝百草,仓颉造字再到黄帝大战蚩尤,大禹治水、再到子牙封神等等。在流传过程中这些神话都有着好几种“版本”...
  •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字东璧,号濒湖,湖北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他家世代业医,李时珍从小继承家学,很年轻时就成为一名在当地很有名望的医生。李时珍曾历时二十七年着成《本草纲目》,这部旷世名著的产生说起来还有一段生动的起因。
  • 土地代表着财富,也常有因土地而出现的纠纷,哪能想到会因舍地而得到福报呢...
  • “宽厚”指的是待人接物的宽容和厚道。宽厚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即便自身需要忍让,需要吃亏,即便自己被误解。民国时期文人林语堂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写道:“我认为宽容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品质,它也将成为成熟后的世界文化的最伟大的品质。”
  • 女儿们的幸福秘诀,如果出嫁时的锦囊里只能放进去一个字的妙计,婆婆与妈妈一定建议“忍”这个字...
  • 有句老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这句话非常正确,没养过小孩的人很难有深刻的体会。另一句老话是“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就值得商榷,因为有很多父母对子女抱着或多或少的愧疚感,总想要孩子得到最好的,却不知道该怎么教养孩子才最恰当;还有很多父母出发点是好的,最后却把亲子关系越搞越糟...
  • 古时候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现代虽不是这么回事,但是饮食男女离不开经济问题,这是古今一致的,也是得第一个拿出来谈的。
  • 称鸡为“五德之禽”,所以大年初一便被定为鸡日....
  • 一年的最后一天为什么要除,除什么?原来古人在这一年的最后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
  • 有了正确的金钱与理财观念,又具备了锦囊秘笈──忍耐的工夫之后,首先应该谈一谈“食”这件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