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纪(198)

中集-第六章:文化“大革命”
孔令平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 ,

第四节:牢卒子们的内斗(5)

(三)高欢和童管教(1)

自从六队的斗争会中止以后,“军管时期”到了。

张事务长的挨打,只是我们所见到的第一幕,自严管组建组以来,新来的高欢因特别对犯人下得了毒手,所以分管了严管组,这人同古柏中队的李铁脸都是北方人,没有其它的本事,就是打人很下得了手。

那时每次严管组收工回来,都有人因各种鸡毛蒜皮的事被他叫出列,站在岗哨下面“反省圈”里,免不了挨他一顿毒打。特别是他那厚厚的军用皮鞋,鞋尖处钉有铁块,被他踢过的人,要青肿几个月才会消。

短短不到一年,在他脚尖下受伤的人,不会少于十人之多,故有外号人称高铁脚,然而,他的铁脚也只能在备受凌辱的流放者身上逞威。

一九六七年十月的一个夜晚,晚上值班点名的正轮到他,按照往常的规定,他应当拿出点名册,一组一组点名,清点人数确已到齐,才可下令解散,各回各的监舍就寝,后来有相当一段时间,值班的人为了省一点事,点名改为各组报数,各值班员只要清点本组人数到齐,便可报告值班干事,由值班干事发令解散。

既然“规矩”经过修改,这高欢自不例外,点名时并没有带点名册,叫各组值班员自已清点人数。

当晚坝子里响过报数声后,中队值班大组长冯俊伯向高欢报告了人数,他解散的命令刚响过,立即从岗楼上射下了一束白炽探照灯,岗哨上传来一声西充口音的大吼:“谁叫你们解散的?”

听到这一声吼,站在灯光下的犯人谁也不敢动,每个人心里明白,在这段时间里,谁如果违抗这些当兵传出来的喝令,就是被打死也只能自认倒霉。

大家静静的观察这高欢如何解决这种尴尬局面,只听见那探照灯的背后另一个人又大声吼道:“姓高的,干啥吃的!晚上点名不带点名册,这就是你的工作态度?政府的工资就那么好拿吗?你这种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还配称得做管教干事?”那话音听来几乎像打雷,其语气的尖锐同管教们平时对犯人的训斥几乎一样。

那高欢被岗哨上传下的命令喝住,平时那种对付犯人的威风劲此时不知哪里去了,在探照灯光下站在那里发呆。好一会,喃喃的向岗哨上的哨兵解释道:“以往都是这样清点人数的。”那岗哨上顿时发火道:“你还有什么理由嘴硬,要不要你们管教科长向你说话?”

高欢心里明白,站岗士兵哪有资格来管干事们的事!这不等于爬到我高欢头上拉屎吗?当着这两百号犯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这脸往哪儿搁?

没想到他一点都没有发脾气,而是顺从那士兵的命令,低头一声不吭向大门方向走去,不一会他取来点名册,开始点名。

不过,那点名的声音在颤抖,在枪杆子逼迫下点名,够他铭记一生的。

解散后,大家回到自己的监舍,静静地听那隔墙队部办公室有什么动静。按照我们的估计,平时那么凶狠的高欢,不可能无缘无故受这一肚子气而善罢干休的,他回到队部必会搬出救兵,狠狠地教训那哨兵一顿。

可是我们想错了,当时队部静悄悄的什么反映也没有。

第二天高欢就从六队消失了,再没有露面。为这件事六队曾经议论了很长一段时间,有人说高欢本来就有软处被支左部队抓住,又有人说他去场部告状提出辞呈再也不回六队了,但这种明显的黑吃黑竟被流放者目击,共产党不就讲一个权吗?谁在权力斗争中占上风,谁就赢得一切。

严管组的人不少人挨过他的踢,至今还留着伤痕,便齐声咒骂这高铁脚。

从此以后,晚上清点人数的“制度”又换了新程序,除按往常那样站队集合,还要由值班干事按点名册点名完毕,才由值周犯人大组长,向岗哨上报告当晚在监的总人数,等到岗哨上值班的哨兵回答一个“去”后,点名才算完毕。

如果那天碰上的那个哨兵情绪不快乐,存心刁难,在向他报告了人数后,却迟迟的不喊出那个“去”字,那么全体人员,包括当天值班的干事还要傻乎乎站在那里陪那士兵,被人捉弄惯了的流放者,早已对这种捉弄习以为常,然而这不明摆着欺侮到狱吏头上了么?(待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但是,我仍然咬着牙关坚持下去!因为我们可不是随意像儿戏那样闹着玩的。我不能坏自己的人格!否则中华儿女对暴力的抗争都成了儿戏,中国人还有什么价值和尊严?
  • 当时有一句出名的咒语“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么?”刘少奇算老几?他不过是披在毛身上穿厌了的旧衣服!在毛泽东字典里“国家主席”不过是一个随时可以废去的傀儡。
  • 我绝食开始提的条件答应了,但也只能适用于我一个人,而且还要用封住我的嘴,作为交换条件。不过,到了这种地步我也不想说任何的话!
  • 斗争会场已由原来那间临时粮仓搬到了坝子里,还专门停下了生产,有一段时间从上午开始,将被斗争的对象扭送到院坝里临时搭起的台前,整整一天在坝子里斗!其模式、喊的口号、程序与斗争我时一样。
  • 像盐源这种偏僻的山野之地,周学祝这样的小伥鬼都会根据流放者的只言片语,牵强附会的拿到斗争会上作为斗争材料,在全国各地也不知有多少?毕竟是近代,杀人也贴告示。
  • 大家都摸透了他的脾气,为了哗众取宠经常说一些笑话。便有人逗他说:“王世春,你又有什么新发现?不妨说出来我们听听。”他便做了一个鬼脸说道:“‘红宝书’,可以烧成灰作毛氏膏药,也可以口服,包医百病你们可曾听说?”
  • 邓扬光慌忙地走过来,附在他耳上轻轻说了几句,显然在提醒他读别字的地方,这使他非常难堪,逗了这些犯人一笑倒也无所谓,需知毛泽东的著作,一字一句是万万改不得也错不得的
  • 我想笑却笑不出声来了,这小子太狂,扣人帽子用了“成语”“趾高气扬”却没弄清它的本意!同时还将趾字读成了“扯”字!这一字之差便使这成语成了不类不伦!趾!指的是名词和器官,而扯则是动词,而今这中专生竟用来挖苦面前这些衣衫褴褛的囚徒!这味道有多酸却是品不得的。
  • 监狱的大门突然打开了,我们看到了满脸是血的张事务长,正手提一根被打断的青杠棒,从围墙拐角处闪身而出,向那打开的铁门狂奔着,在他的身后紧紧追赶着四个士兵,狂喊着:“抓住他,抓住他!”
  • 在枪杆子下面只好规规矩矩的服从,忍气吞声的承担这个谁也没有指派他的任务,宛如当年日本占领时候的皇协军,强迫维持会的村长,完成交给他们的摊派一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