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故宫 南有武当

贯明
font print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北京故宫古称“紫禁城”,它作为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与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而驰名中外。那里曾居住过二十四个皇帝,是明清两朝(公元1368~1912年)的皇宫,堪称全世界最辉煌的古代建筑杰作之一。

明朝的永乐皇帝在建政之初,北修故宫,南修武当,所以两者是属于同一个时代的建筑物。但是,故宫和武当山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差异。从施工的角度来讲,故宫建在平原地带,武当山的地形则比较复杂;从建筑的风格来讲,故宫中轴线非常分明,严谨、规整,是在平地上铺开的建筑;武当山的建筑则修建在悬崖峭壁之上,依山就势,顺其自然,体现出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从其用途来讲,故宫是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场所;武当山则是朝廷祭祀真武大帝的殿堂。在古代,很多朝廷的官员和民间信士,都去武当山祈祷真武大帝,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武当”的寓意为“非真武大帝不足当之”,因此武当是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简称玄帝)的发迹圣地,许多善男信女都把武当山视为道山福地,神仙居所。

武当山不但是一座道教名山,它也是人们心中的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和神秘故事的“神山”。武当山又名玄岳山、太和山,其地理环境优美清静,北临丹江口水库,南接神农架山区,西连秦岭,东迤大洪山,方圆400公里,号称“八百里武当”。

传说,古时净乐国王太子真武十五岁时就进武当修道,曾因意志不坚想下山归家,却路见一老妇在井边磨铁杵,就问她要磨什么?老妇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太子顿悟其道,立即返身入山修道,终于得道升天,成为道教的真武大帝。

以后,武当山就成为道教名山,汉、晋、唐、宋、元、明历代均有著名道家上山修炼。明代道家张三丰在武当还创立了“武当拳术”,与少林武功齐名于世。武当山修建道观的历史非常久远,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有了道士们修炼的岩庙。到了唐朝又有了朝廷赐建的寺庙。宋元时期,武当山供奉真武大帝的庙观就越来越多。

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后,成功地登基为帝,他认为是真武大帝保佑了他。于是,在修故宫的同时,还开始史无前例地大修武当。

他派出工部侍郎郭瑾等人,使役三十多万军民工匠,费时十二年之久,在武当山建成了九宫八观,七十二岩庙等三十三处大型建筑群。建筑面积达160万平方米,还修成三十九座桥梁,十二座亭台,形成了明代诗人洪翼圣所说的“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光,林岫回环画境中”的宏伟景象。

此外,还铺砌了全山的石道,使整个武当山成为一座“真武道场”。据说当年武当山最鼎盛时,道士曾达到二万之众。道观殿阁与山色风光浑然一体,使武当山成为一片幽深神奇的道教世界。在中国众多的名山之中,如此大规模地规划和建造雄伟的建筑群,除武当外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极为罕见。

关于真武神像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曰明永乐皇帝朱棣之像。相传明初,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登上皇位后,皇亲贵族有些不服,但又不敢明言,只好大家都信奉道教。

朱棣得知之后,并与军师姚广孝生计,决定在武当山大兴土木,遣工部侍郎郭进、隆平候张信、驸马教尉沐昕,日役三十万军民夫匠,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宫观庙 宇,并在全国诏告画家,绘画武当山主神真武象。有高丽族姓姬的画家,把朱棣皇帝出浴之后披发跣足的英姿画为真武象。二曰元代画家吴兴赴(字道子)所画。

武当山的大门──玄岳门是一座高20米、宽13米的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牌坊,上有“治世玄岳”四字,气势非凡,威武庄严,整个建筑均用石凿榫卯而成,雕工精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从玄岳门到金顶的“神道”都用青石板铺成。

进玄岳门一公里处可到遇真宫。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曾在此结庵居住过。朱元璋和朱棣两位皇帝都想要召见他,但他却云游四方,避而不见,人们称他为“真仙”, 故建成遇真宫,内塑有张三丰铜像,形象生动,飘逸如仙。

离此不远的玉虚官,相传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曾在此扎营,所以又称老营宫。从现残留的局部建筑可见当时建筑规模也十分宏大,附近的元和观也残存一部分建筑。

武当山中剑河和九渡涧的来历,在道教经典中有记载,也有民间故事流传。据传,当年真武还是净乐国太子时,进武当山修仙炼道,他母亲善胜皇后放心不下,就 带兵丁追来,要强行将他拉回去。
善胜皇后追上太子,抓住了他的袍服,太子挣脱不掉,就拔出玉皇大帝赐给他的七星剑,割断袍角,又在地上用剑一划,划出一条河流,隔开了他和母亲,这条河就叫“剑河”。河水汹涌澎湃,善胜皇后带着兵丁,曾九渡而不得过,因此这里又称“九渡涧”。

紫霄宫是武当山上保存最完整的宫观之一,也是武当山中最像北京故宫的建筑群。它是武当山现存古建筑群中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这里与北京故宫不同的是,故宫的建筑所用的是红墙黄瓦,而武当山用的是红墙绿瓦,因为在中国古代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黄瓦。武当山古建筑群在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转载自正见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白帝城,在现今四川省奉节县东的白帝山上,位居高山,形势险要,雄伟壮观。
  • 雁门关,又名雁门塞、西隆关。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雄关依山傍险,高踞勾注山上。东西两翼,山峦起伏。
  • 徽州的竹雕艺术是传统“徽州四雕”(砖雕、木雕、石雕和竹雕)之一,是中国竹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地处皖南山区,竹资源极为丰富,这为徽州的竹雕艺术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物资空间。
  •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上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取“徒居庸徒”之意而得名,明代碑记中就称其为“天下第一关”。居庸关位于距北京市50余公里外的昌平区境内,南俯京师,北拒塞外,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所争夺,所以自古即为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
  • 重庆巫溪,素称“峡郡桃源”,近日巫溪县云台山之巅云台寺惊现神秘佛光。天涯网友“宁河夜歌”及“菩提无树”等资深摄友偶遇并拍下一组难得一见的佛光图片。
  • 天井关雄踞太行山的最南部,故又名太行关,地处晋豫交界的泽州县晋庙铺镇境内。天井关,因关前有三眼深不可测的天井泉而得名,为山西省内的六大雄关之一,是利用太行天险而修筑的重要关隘,晋豫两省穿越太行之交通要道。
  • 潼关北濒黄河,南依秦岭,西连华山,东接河南灵宝,史称“畿内首险”,是关中的东大门,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是“三秦镇钥”、“四镇咽喉”。
  • 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让虎牢关扬名天下..
  • 中国自宋朝以来就有“四大书院”的说法,但是究竟哪四所书院可以称得上“四大”,则各有各的见解。
  • 嵩阳书院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原为“嵩阳寺”,盛时僧众多达数百人。隋炀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改为道教场所,更名“嵩阳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