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绘生活(250)着迷咖啡杯

作者﹕文、图/邱荣蓉
font print 人气: 53
【字号】    
   标签: tags:

在没创业的20年前,我是一个单纯的上班族。过去的大街小巷不像现在到处有喝咖啡的地方,品味咖啡也还没成为大家日常生活里的休闲。那时,我最喜欢用美丽好看的咖啡杯,在家里或办公室里喝咖啡,就在端送至嘴边、鼻尖品尝咖啡的片刻,简单的幸福温暖和满足感受便会涌上心头。

我喝咖啡喜爱用美丽的咖啡杯来搭配,犹如一张画得找一个适合的画框一般,除了视觉加分更显出相得益彰的美感。咖啡杯盘我倒是极少成组成套的买,只需挑选一组中意的就好。为什么不买“对杯”?或是一组里面装了5、6个的那种?一来是先生不讲究喝咖啡、也不一定非得用规定的杯子不可,他用茶杯或不锈钢杯、马克杯一样能喝咖啡。先生认为“咖啡杯”和“喝咖啡”之间是没有直接关系的,所以我只买自己喜爱的咖啡杯就够了!

二来在家里喝咖啡,不太可能一成不变使用同一个杯子,比较喜悦随心所欲的挑选。有时候,招待客人或亲朋好友喝咖啡,端出那些独一无二的咖啡杯盘,马上能让大家眼睛一亮,随之切入新话题,分享着迷于咖啡杯的小趣味。

为了节省储藏的空间,陈列咖啡杯盘我多半用挂式法,用简单好用的S勾挂杯子,盘子则堆叠在橱柜一角。有时挂勾不敷使用了,我还会改以2个一组上下叠放着。当时每逢星期假日,多利用“散步”当运动,短短走上20分钟就能在台北后火车站穿梭;闲晃于重庆北路和郑州路一带,看见擦身而过的女人泰半都在挑选衣物、饰品,而我却对寻觅“美丽的咖啡杯”独有情钟。

我不喜欢造型奇特或杯底有高脚似的咖啡杯,在意的是咖啡杯盘外表挥洒自如的缤纷色彩。我也不会迷信得花上许多银子才能拥有的名牌货,印象最深刻的是买到“名画”复制的咖啡杯、或12月杯;这些杯子店家也是单独出售,不会要求客人成套购买,让我觉得贴心又满意。

凝视着杯子述说着自己不同的故事,连喝咖啡的瞬间都能和浮现在杯上的图画“心灵呼应”,这也是曾令我着迷于咖啡杯的缘故。……然而慢慢的,这10几年来几经搬家和转换职场,我的生活作息和过去的上班生涯完全不同了,咖啡杯盘不是打破就是转送给喜欢的友人了,所剩无几也少有成套的杯盘图案,当然也没有闲情雅致享用咖啡杯的美感。

目前最常用的反倒是一般的“马克杯”,不论喝茶或咖啡都是一杯到底!追究起来该是在年轻的岁月,会花许多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懂得享受和品味生活,专注在生命中的某样兴趣和嗜好吧!

现在年岁渐长,对生活品味并非消逝不见了,反而是生活历练让我不再被外在的物质牵引,追寻的是喝咖啡的心境,不论用哪一种杯子来喝咖啡,咖啡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一如我爱画画的兴趣不改,只是生活的脚步太忙碌,没有多余足够的时间画大幅的,只好退而求其次,改以小品的生活速写:画下那些曾经停驻在生命里,感动过我的瞬间。@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第一次吃日式炸麻糬,是有回进店里吃咖喱饭,看见柜台处贴了一张手写的新菜单,里头就有这个商品。喜欢尝鲜的我,吃罢咸的咖喱饭,正好用甜的炸麻糬来平衡一下味觉。
  • 5月下旬开始,下定决心要早睡早起,每天一早起来和太阳公公打声招呼,就可以沿途步行至附近的“亲子公园”运动了。
  • 对初学者而言,“临摹仿画”比较轻松上手,不论以照片或图片临摹都是学画的一个过程,最终结果还是要学会画实际的物象──“写生”。
  • 每逢假日络绎不绝的游客,在赤峰街里穿梭,一股“文青风”就这样弥漫开来,让赤峰街原有的老旧街景,改头换面成了观光景点。
  • 到邮局都会看见对街这家咖啡馆,虽然从没进去喝杯咖啡,依然会情不自禁多看一眼;造型有别于一般店家,座落在街道交叉口的建筑独特,拱型长窗搭着轻薄的纱帘,从屋外看进去的感觉非常浪漫。
  • 上星期二的绘画课,我请学生从自家带来喜欢的下午茶点作临摹素材,每个人慢慢画出面前的下午茶。我忽然想起初中的英文老师,曾经在课堂上用他的四川话乡音对我们勉励的这句话:“不怕慢,只怕站!”……
  • 家母是北方人,原本就十分擅长面食料理,何况煮饭、烧菜总比简单的面食花功夫和时间;再说采买菜色也是一笔花费,为了省钱和省事,我们家吃面食的机会真的比吃米饭多啊!
  • 我对人生的态度也有了转变;我的焦点早已不在乎有形的梳妆台了,反而更在意脑袋里无形的东西吧!
  • 而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喜欢窗景的人,喜欢独坐在窗边发呆、阅读或喝咖啡,有时候心血来潮就当下随手画画吧。
  • 台北车站大厅买车票,一排排黑白相间的菱格纹地砖铺天盖地迎面而来,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也霎时浮现脑海;这“经典对比”的黑白色块,让我想起住在眷村的旧时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