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以诗救嫔

作者:郑重
font print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中唐时期,书法家柳公权擅长楷书,以骨力清劲著称于世,连皇帝也赞叹其书法精美非凡,“钟(繇)王(羲之)无以尚也。”视其手迹为珍贵墨宝。

一次,唐文宗李昂和学士们联句,唐文宗吟哦曰:“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一时续的人很多,但圣上却偏独赏识侍书宫中的柳公权的“熏风自南来,殿阁生余凉。”以为“词情皆足”,并“命题写于殿壁”。

会昌年间,唐武宗李炎曾迁怒一宫嫔。后来皇上对柳公权说:“我责怪这个宫嫔,但如果能得到你的一首诗,我就饶恕于她,放了她。”说时,把视线移往案头的几十幅蜀产笺纸,以示让他作诗。

柳公权提起笔来,略加思索,顷刻之间,便作成七绝一首,诗云:

不忿前时忤主恩,
已甘寂寞守长门。
今朝却得君王顾,
重入椒房拭泪痕。

皇上看后龙颜大悦,当即赐柳公权锦彩二百匹,并令那宫嫔上前拜谢柳公权写诗相救之恩。@*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自幼苦读诗文,弱冠之年,便“文名跻于诸生间",但因是汉族儒生,屡次赴考而不第。
  • 有一天,他作画倦了,便坐着瞌睡起来。忽见一人戴着唐巾,穿着宋朝服饰来到他的庭前......
  • 美人梳洗时,满头间珠翠;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 唐代的武瓘(生卒年月不详),他是贵池(今安徽省贵池县)人,曾考取进士,当过益阳县的县官。
  • 这是一首反映渔民艰苦生活的诗。诗中通过吃鱼人和捕鱼人两种不同生活的对比,既赞扬了劳动人民搏击风浪的勇敢精神,又提醒那些坐享其成的人们,要时刻想着财富的创造者们,尊重他们的劳动。
  • 为了警戒自己,朱元璋除了在宫廷内的墙壁上画历代帝王兴亡图之外,还在屏风上,特意将唐朝李山甫的《上元怀古诗》抄录下来…
  • 明朝成化年间,河北举人马中锡,进京参加会试,金榜题名,高中状元。
  • 明代有位朝廷文官商辂,常夸耀自己故乡文风极盛,百姓皆能吟诗答对。有个恃才傲世的同僚不信,便微服私访商辂的家乡严州梅城。
  • 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出身贫寒,但天资聪慧,才华璀璨。
  • 成都崇丽阁有座望江楼,相传为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芳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