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医

精通针灸的东汉名医郭玉

作者:若萍子
font print 人气: 516
【字号】    
   标签: tags: ,

东汉初年(公元一世纪),有一位经常在涪水边捕鱼的老头子,当时的人们都不知道他的姓名和来历,就叫他“涪翁”。他向人们乞讨食物,看到有病的人时,经常用针、石为他们治病,总是即刻就能收到好的疗效。

后来,他写了《针经》、《诊脉法》传给后人,可惜后来这两本书都散失了。

有一位叫程高的人,听说涪翁的医术高明,便到涪水附近来寻访他,要拜他为师。涪翁没有立即收他为徒,而是经过了好几年的观察考验,确信他动机单纯、没有名利之心后,才肯把医术传授给他。

程高学成之后,也一样的隐居民间不愿出来作官。

郭玉是广汉雒县(今四川省广汉县)的人。他在年轻时拜程高为师,学习医方、诊脉和阴阳脉象方面的医技,以及考究、探求阴阳变化之理的技术。

在汉和帝时(公元89~105),郭玉作太医丞的官,治病很见成效。和帝认为他很奇异,便想试一下他的本事。于是,找了一名手腕嫩美的近侍和一名宫女藏在帷幕里面,让郭玉分别诊他们左右手的脉,并问郭玉病者有什么病。

郭玉回答说:“左手的脉显阳性,右手的脉显阴性,两手的脉分属男性和女性,看样子不是同一个人,我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和帝听后对他的诊脉技术大为赞叹。

郭玉对人有仁爱之心,一点不傲慢,哪怕是对贫贱之人或烧火作饭的下人,为他们治病时也是尽心尽力。然而当他给达官贵人治病时,有时反而治不好,皇上就让这些人穿上破旧衣服住到破房子,结果郭玉一针就把他们的病治好了。

皇上把郭玉召去,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回答说:“医,就是一件用意的事情。腠理的微妙,要求用针的人随着病人经气运行规律而使用针法的技巧。用针时丝毫的差错就可导致大错误。

(Fotolia)

针法的神妙,全在心与手之间的默契配合,知道怎样能起作用,却不能用语言说出来。达官贵人们高高在上的下视我,我就得心怀恐惧的去承受他们这种态度产生的压力。

为他们治病,有四大难处:他们自以为是,不听我的意见,这是第一难;他们不知摄生、保护身体,这是第二难;他们的身子骨不强壮,不禁药力,这是第三难;好逸恶劳,身体缺乏活动,这是第四难。

用针有深浅的把握,用针的时日有禁忌,不可打破。带着心中的恐惧,加上时时审慎的心态,我自己都感到自顾不暇,还有什么心思用在诊病上呢?这就是有时治不好病的原因。”皇帝认为他回答得很好。

后来他年纪大了,在当官的任期内辞世了。

参考文献 ︰

南北朝・范晔撰,唐・李贤注《后汉书集解.方术列传第七十二下》;北京中医学院编《中国医学史讲义》。

——转载自正见网

责任编辑:吴雨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战国时代的齐闵王患了忧郁症,请宋国名医文挚来诊治。文挚到了齐国,详细诊断后对太子说:“大王的病肯定.............
  • 胤宗答道:“医就是‘意’呀!完全取决于人的思虑。而脉候又是极奥妙的,很难识别,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自古以来的名医之所以是名医,就是因为他们擅长诊脉。”
  • 甄权隋唐年间医学家,因为母亲生病,与弟甄立言精究医术、专习方书,遂为名医。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陈宣帝陈顼像,出自唐阎立本《历代帝王图》。(公有领域)
    《历代名画记》是唐代张彦远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绘画通史,为后世研究中国美术史和传统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
  • 冥冥中有定数!唐代书生灵魂离体入了冥府,预知三年前程,还阳后果然灵验!书生灵魂离体所见,只预见他此生未来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触发我们深入追索:命运安排的根据为何呢?那么命运不好的,又怎样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孝以恭敬为本(孝在于内心的敬爱);子夏问孝,孔子强调的则是外形(容色)的和悦。孔子的这些说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的,要贯通理解。
  • “我以前,捉鲍鱼在全个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门老一辈的人说起我的名字都认识,就是最会捉鲍鱼那个!”年届七旬的塔门原居民黎雄(雄哥)回忆童年时光,语气顿时兴奋了起来,“我们没有东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鱼、虾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门岛,千帆竞发,渔获满满,“我们吃不起面包的,是吃鲍鱼、吃海胆长大!”原来那时候的塔门,面包比鲍鱼还矜贵,真是让笔者大开眼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