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你看不见的玄机

【西游漫注】(16)逞凶终将招大劫

作者:挪威龙王

图为清彩绘西游记。(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311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9年01月25日讯】

(16)逞凶终将招大劫

孙悟空整天跟一帮没有人性的妖怪厮混,很快就堕落得一塌糊涂。你看他怎么在龙宫使坏。他毫不客气地拿走了人家的金箍棒,金箍棒一到手孙悟空马上闭口不提给钱的事了,也不考虑如何回报人家一下,他反而是马上在人家的水晶宫造次起来,耍神通、武力恐吓龙王他们,让龙王自己闭口不提他本人刚刚许诺过的奉价之事。

孙悟空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耍赖耍到底,他凭白拿了人家宝物走就走吧,不!他反而厚着脸皮说:“当时若无此铁,倒也罢了;如今手中既拿着他,身上无衣服相趁,奈何?你这里若有披挂,索性送我一件,一总奉谢。”你看他这话多么地无赖。人家给了他东西,反而嫌弃人家宝物衬托得他没衣服不好看了,并且,他索要人家披挂,不再说“奉价”,改口要人家“送”,最后会“奉谢”,也就是顶多给人家一个口头的谢谢。

这时候的老孙,真的是比变色龙还善变。

似乎这老龙王性格憨厚,或没遇到孙悟空这般赖皮。就老老实实说没有。但是孙悟空马上就抢了他的话头、噎死了他:“‘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一客不犯二主,本意是不好意思打扰人家,本来是自责的,本来是用于表示不会多索要的,但是到了这泼猴嘴里,反而成了赖着不走的理由。故意歪曲、搞乱别人的思想。

龙王道:“烦上仙再转一海,或者有之。”悟空又道:“‘走三家不如坐一家。’千万告求一件。”几个照面下来,悟空已经摸透了龙王是个厚道、不机灵的性格。柿子捡软的捏,这又是混混无赖的一个特征。

可是人家的确是没有能让孙悟空看上眼的东西呀,你连人家最厉害的兵器都看不上,你连人家搬都搬不动的定海神珍都拿走了。悟空一听龙王又说没有,马上就卸下方才的客套面具、露出一副恶人相:“真个没有,就和你试试此铁!”

孙悟空凭借暴力恐吓加语言忽悠,敲诈了四海龙王的四件宝贝。宝贝一到手,这家伙,什么奉价、什么奉谢、什么紧邻,全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非但如此,还口里骂嘴上不服的四龙王聒噪,他强索别人,还不允许别人不满、反指责别人。你得了实惠、嘴上也占尽了便宜,走就走你的吧,他还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去。

金箍棒该孙悟空拿走,但是他手段恶劣、态度恶劣。一身装扮,南海龙王敖钦的一顶凤翅紫金冠,西海龙王敖闰的一副锁子黄金甲,北海龙王敖顺的一双藕丝步云履。头顶冠像天,盔甲像人,履像地,孙悟空虽然抢走了人家三件装备,但是欠下了天、地、人三界的债务。对猴头的无礼,西海龙王敖闰说的一语中的,孙悟空如此胡来,早晚有一天会招致天杀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时候的孙悟空,还没有犯下杀人事件。

孙悟空回到他家花果山水帘洞之后,向着它的猴子们炫耀起来。哎呀,心情这个畅快呀。原来用武力解决问题真是多快好省干革命,孙悟空一路偷、一路抢,偷了傲来国、抢了龙宫,一次比一次收获大、一次比一次革命意气风发,孙悟空终于忍不住得意忘形,在猴子们面前炫耀他的神通,膨胀膨胀的,耍神通变得高高大大。变这么高大干什么呀?诸位,这代表孙悟空内心膨胀的自我形像哦!在他自己的心目中,他真的是又高又大了哇。

你可知道,孙悟空已经忘了,当初他就是因为炫耀卖弄神通,被祖师赶下山来。一离开心性修炼,便堕入红尘乱象。说实话,这时候,我很讨厌这猴子。

然后孙悟空就开始乐得发癫了,整天翻着筋斗云四处招摇,勾搭了一大帮大妖魔。牛魔王、蛟魔王、鹏魔王、狮王、猕猴王、狨王、美猴王一共七个。

自从结交了这六个家伙之后,孙悟空就开始杀生了!(待续)@#

(本文在作者重新修订后,授权大纪元独家连载,转载需经大纪元授权)

点阅【西游漫注】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朱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游记》插图
    深度揭秘你看不见的玄机,西游记。
  • 老话讲“妖不胜德”,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一些小妖出场的描述也很真实生动且耐人思量。
  • 不一时,将出酒肴,无非鱼肉之类。二人对酌。朱恩问道:“大哥有几位令郎?”施复答道:“只有一个,刚才二岁,不知贤弟有几个?”朱恩道:“止有一个女儿,也才二岁。”便教浑家抱出来,与施复观看。朱恩又道:“大哥,我与你兄弟之间,再结个儿女亲家何如?”施复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两下联了姻事,愈加亲热。杯来盏去,直饮至更余方止。
  •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沟渠。”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话休烦絮。一日张孝基有事来到陈留郡中,借个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处游玩。末后来至市上,只见个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驱逐他起身。张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与他几个钱钞。那朱信原是过家老仆,极会鉴貌辨色,随机应变,是个伶俐人儿。当下取钱递与这乞丐,把眼观看,吃了一惊,急忙赶来,对张孝基说道:“官人向来寻访小官人下落。适来丐者,面貌好生厮像。”张孝基便定了脚,分付道:“你再去细看。若果是他,必然认得你。且莫说我是你家女婿,太公产业都归于我。只说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对答,然后你便引他来相见,我自有处。”
  • 说这汉末时,许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过名善,真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庄房屋舍,几十余处,童仆厮养,不计其数。他虽然是个富翁,一生省俭做家,从没有穿一件新鲜衣服、吃一味可口东西;也不晓得花朝月夕,同个朋友到胜景处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时八节,备个筵席,会一会亲族,请一请乡党。终日缩在家中,皱着两个眉头,吃这碗枯茶淡饭。一把匙钥,紧紧挂在身边,丝毫东西,都要亲手出放。房中桌上,更无别物,单单一个算盘、几本账簿。身子恰像生铁铸就、熟铜打成,长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正是: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调。
  • 这八句诗,奉劝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贪图利己,谋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着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韦德年长,娶了邻近单裁缝的女儿为媳。那单氏到有八九分颜色,本地大户,情愿出百十贯钱讨他做偏房,单裁缝不肯,因见韦家父子本分,手头活动,况又邻居,一夫一妇,遂就了这头亲事。
  • 话说宋朝汴梁有个王从事,同了夫人到临安调官,赁一民房。居住数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寻得一所宅子,宽敞洁净,甚是像意。当把房钱赁下了。归来与夫人说:“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东西去,临完,我雇轿来接你。”
  • 话说浙江嘉兴府长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钟,家财万贯,世代都称员外。性至悭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 话说杀人偿命,是人世间最大的事,非同小可。所以是真难假,是假难真。真的时节,纵然有钱可以通神,目下脱逃宪网,到底天理不容,无心之中自然败露;假的时节,纵然严刑拷掠,诬伏莫伸,到底有个辩白的日子。假饶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于囹圄、刀锯之间,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是没有眼睛的么?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