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你看不见的玄机

【西游漫注】(21)人身乐与苦

作者:挪威龙王

清彩绘西游记插图(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813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9年01月31日讯】

(21)人身乐与苦

最初的石猴,一出生就识字,而且还是中文。不但识字,并且还懂得孔子《论语》。那时候的猴子天真纯朴,不喜欢争强好胜。后来他修炼的,本事大了,反而执著起自己的神通来,并且因此而产生了严重的争强好胜之念,遇到烦心的事情一概用武力粗鲁解决,遇到想不通的事情一概认为是别人的错,听到夸奖的话儿就满心欢喜,虽然没见他本事见长,但是这一大堆毛病,却一天比一天大,并且终于有一天,跟天比起大小了。现在的孙悟空:粗鲁、急躁、智商跟眼界一起严重下降。

玉皇大帝还是封了一个几乎是量身定制官职给他:弼马温。弼马温,应该是谐音,小说诗词说得明白,读者应该从音上辨别:“知音”。我猜测是“避马稳、辟马稳”的谐音。之所以这么猜,实在是小说中已经直接点出来了“紧缚拴牢莫外寻。”

如果以孙悟空初次出道的智商,他应该一听官职就知道自己怎么回事了。还记得祖师敲他脑壳的典故吧,那时候的孙悟空,是何等的智商,现在简直就是阿呆一个。可是这个时候傻大黑粗的孙悟空,却越来越多神仙不敢动他了,原因显然不只是因为他本领大。

哎呀很多事情,都纠结在一起了。不敢动他,乃是因为他如玉皇大帝所说,得了“人身”,孙悟空这当儿智商下降、变得越来越傻气,也是因为这个人身。一入人身,就入了红尘俗世;入了红尘俗世,干扰迷惑诱惑就多如牛毛、大如高山。

可是小说中忽然玉皇大帝冷不丁地来这么一句,说孙悟空初得人身,还是让人觉得好生奇怪:他什么时候得了人身了?想知道结果,就得追溯原因、回到过去的前尘往事去找。得回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得回到当初孙悟空为什么要学七十二般变化那儿去。孙悟空学变化,乃是因为祖师告诫他,他得了道之后,鬼神难容,一定会在将来的某一天遇到“三灾利害”、即天打雷劈之类的事情,也就是现在人知道的天谴。三灾利害是什么?

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虽驻颜益寿,但到了五百年后,天降雷灾打你,须要见性明心,预先躲避;躲得过,寿与天齐,躲不过,就此绝命。再五百年后,天降火灾烧你;这火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唤做阴火:自本身涌泉穴下烧起,直透泥垣宫,五脏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为虚幻。再五百年,又降风灾吹你;这风不是东南西北风,不是和熏金朔风,亦不是花柳松竹风,唤做赑(bì)风:自囟门中吹入六腑,过丹田,穿九窍,骨肉消疏,其身自解。所以都要躲过。”悟空闻说,毛骨悚然……

一般的人可能都没有概念,为什么要五百年杀他一次。按照历史上修炼界的说法,动物是不能像人一样修炼的,对于这样的动物,要三百年、五百年的定期天杀、清理掉的。以前的孙猴子,就是属于这种状况。因为他修炼出人形了!祖师说出来了——“你既通法性,会得根源,已注神体,……”并且正是因为得了人形,孙悟空才变得在劫难逃,所以祖师马上接着说:“却只是防备着三灾利害。”

根据祖师的意思,孙悟空学会身形的变化,即可躲过三灾利害。于是孙悟空图数目多,就学了七十二般变化。有人统计了《西游记》中孙悟空施展过的变化,其实不止72变了。

分类统计:

植物类3:植物3:松树;大熟瓜;桃子。

动物类51:昆虫32:蜜蜂4;花脚蚊虫;蟭蟟虫10;苍蝇4;麻苍蝇2;痴苍蝇;黑苍蝇;猪虱子;促织;猛虫;蜢虫;扑灯蛾;蝼蚁;有翅的蚂蚁;蝴蝶;火焰虫。鸟类9:麻雀;鹚老;花鸨;啄木虫;海东青;乌凤、丹凤;鹞子;饿老鹰。哺乳类7:鱼;白兔;饿虎;金眼狻猊;赖像;穿山甲;水老鼠;蝙蝠。其它动物3:水蛇1;螃蟹2。

人物类32:妖怪13:平顶山的小妖2;平顶山的狐狸精;倚海龙;牛魔王2;长脚虾婆;九头虫;有来有去;春娇;总钻风;小钻风;古怪刁钻。神仙3:赤脚大仙;二郎神;元始天尊。其他人物16:金池长老;翠兰;百花羞;老真人;云水全真;车迟国小道童的师傅;陈关保;二寸长的人2;变大3;小和尚2;道童;师父唐僧。

其它5:土地庙;仙丹;销金包袱;枣核钉;一阵清风。

会七十二变的,还有妖怪牛魔王。但是小说中没说牛魔王需要躲避这个三灾,牛魔王没有人身,也没有想走修炼的正道。二郎神也会七十二变,人家是科班出身的神仙,有着非凡的修炼身世,当然不稀奇了。我想研究的是,为什么他会了七十二变,就可以躲过三灾利害、上天不再杀他?网上有种种说法,各有千秋、无一圆满。

答案依旧在小说中,只是太让人意外。修炼的事情,哪能那么容易被人想通呢。(待续)@#

(本文在作者重新修订后,授权大纪元独家连载,转载需经大纪元授权)

点阅【西游漫注】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朱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老话讲“妖不胜德”,在《西游记》中,作者对一些小妖出场的描述也很真实生动且耐人思量。
  • 不一时,将出酒肴,无非鱼肉之类。二人对酌。朱恩问道:“大哥有几位令郎?”施复答道:“只有一个,刚才二岁,不知贤弟有几个?”朱恩道:“止有一个女儿,也才二岁。”便教浑家抱出来,与施复观看。朱恩又道:“大哥,我与你兄弟之间,再结个儿女亲家何如?”施复道:“如此最好,但恐家寒攀陪不起。”朱恩道:“大哥何出此言!”两下联了姻事,愈加亲热。杯来盏去,直饮至更余方止。
  • 这首诗引着两个古人阴骘的故事。第一句说:“还带曾消纵理纹。”乃唐朝晋公裴度之事。那裴度未遇时,一贫如洗,功名蹭蹬,就一风鉴,以决行藏。那相士说:“足下功名事,且不必问。更有句话,如不见怪,方敢直言。”裴度道:“小生因在迷途,故求指示,岂敢见怪!”相士道:“足下螣蛇纵理纹入口,数年之间,必致饿死沟渠。”连相钱俱不肯受。裴度是个知命君子,也不在其意。
  • 话休烦絮。一日张孝基有事来到陈留郡中,借个寓所住下。偶同家人到各处游玩。末后来至市上,只见个有病乞丐,坐在一人家檐下。那人家驱逐他起身。张孝基心中不忍,教家人朱信舍与他几个钱钞。那朱信原是过家老仆,极会鉴貌辨色,随机应变,是个伶俐人儿。当下取钱递与这乞丐,把眼观看,吃了一惊,急忙赶来,对张孝基说道:“官人向来寻访小官人下落。适来丐者,面貌好生厮像。”张孝基便定了脚,分付道:“你再去细看。若果是他,必然认得你。且莫说我是你家女婿,太公产业都归于我。只说家已破散,我乃是你新主人,看他如何对答,然后你便引他来相见,我自有处。”
  • 说这汉末时,许昌有一巨富之家,其人姓过名善,真个田连阡陌、牛马成群,庄房屋舍,几十余处,童仆厮养,不计其数。他虽然是个富翁,一生省俭做家,从没有穿一件新鲜衣服、吃一味可口东西;也不晓得花朝月夕,同个朋友到胜景处游玩一番;也不曾四时八节,备个筵席,会一会亲族,请一请乡党。终日缩在家中,皱着两个眉头,吃这碗枯茶淡饭。一把匙钥,紧紧挂在身边,丝毫东西,都要亲手出放。房中桌上,更无别物,单单一个算盘、几本账簿。身子恰像生铁铸就、熟铜打成,长生不死一般,日夜思算,得一望十,得十望百,堆积上去,分文不舍得妄费。正是:世无百岁人,枉作千年调。
  • 这八句诗,奉劝世人公道存心,天理用事,莫要贪图利己,谋害他人。常言道:“使心用心,反害其身。”你不存天理,皇天自然不佑。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着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韦德年长,娶了邻近单裁缝的女儿为媳。那单氏到有八九分颜色,本地大户,情愿出百十贯钱讨他做偏房,单裁缝不肯,因见韦家父子本分,手头活动,况又邻居,一夫一妇,遂就了这头亲事。
  • 话说宋朝汴梁有个王从事,同了夫人到临安调官,赁一民房。居住数日,嫌他窄小不便。王公自到大街坊上寻得一所宅子,宽敞洁净,甚是像意。当把房钱赁下了。归来与夫人说:“房子甚是好住,我明日先搬了东西去,临完,我雇轿来接你。”
  • 话说浙江嘉兴府长水塘地方有一富翁,姓金,名钟,家财万贯,世代都称员外。性至悭吝,平生常有五恨,那五恨:一恨天,二恨地,三恨自家,四恨爹娘,五恨皇帝。
  • 话说杀人偿命,是人世间最大的事,非同小可。所以是真难假,是假难真。真的时节,纵然有钱可以通神,目下脱逃宪网,到底天理不容,无心之中自然败露;假的时节,纵然严刑拷掠,诬伏莫伸,到底有个辩白的日子。假饶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于囹圄、刀锯之间,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是没有眼睛的么?
  • 且说徐言弟兄等阿寄转身后,都笑道:“可笑那三娘子好没见识,有银子做生意,却不与你我商量,倒听阿寄这老奴才的说话。我想他生长已来,何曾做惯生意?哄骗孤孀妇人的东西,自去快活。这本钱可不白白送落。”徐召道:“便是当初阖家时,却不把出来营运,如今才分得,即教阿寄做客经商。我想三娘子又没甚妆奁,这银两定然是老官儿存日,三兄弟克剥下的,今日方才出豁。总之,三娘子瞒着你我做事,若说他不该如此,反道我们妒忌了。且待阿寄折本回来,那时去笑他!”正是: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