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的团圆

文艺复兴巨匠 拉斐尔《使徒行传》壁毯画 重聚西斯廷礼拜堂

文/洛林·费里埃(LORRAINE FERRIER) 翻译/陈遇
拉斐尔, 《使徒行传》
教宗利奥十世委任拉斐尔为西斯廷礼拜堂的下半墙面设计壁毯,以此丰富厅内的圣经故事图画。当时,许多优秀艺术家皆投入其中,其中也包含了米开朗基罗。(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1023
【字号】    
   标签: tags: , , ,

“以普世的审美观来看,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他更美的事物了。”
——巴黎德格拉西斯(de Grassis),16世纪教宗利奥十世(Pope Leo X)的司礼官在看到拉斐尔的《使徒行传》壁毯画后在日记里如此写下。

“约500年后的今天,12幅拉斐尔的壁毯画重新挂在西斯廷礼拜堂(Sistine Chapel)的下层墙面上,就如教宗利奥十世原先的规划一样。上一次所有壁毯画一齐悬挂在礼拜堂已经是16世纪末的事了。”该展览暨梵蒂冈博物馆的策展人亚历桑德拉·罗多尔福(Alessandra Rodolfo)向路透社透露。

拉斐尔, 《使徒行传》
拉斐尔的作品《使徒行传》的其中一幅。睽违500年,全部12幅壁毯画终于重新在西斯廷礼拜堂内挂出。(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这场难得的庆典是为了纪念拉斐尔逝世500周年。为了表现庄严盛大,依循了古老的习俗和基督教礼拜的传统,特地以精美的壁毯画来妆点这座教宗礼拜堂。”罗多尔福在记者会上说道。

西斯廷礼拜堂“具有普世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在视觉艺术上,对我们的信仰也意义深远”,梵蒂冈博物馆馆长芭芭拉·贾塔(Barbara Jatta)如此告诉路透社。“所以我们真的很希望能与大家分享这份美好,就算只有一个礼拜的时间。”

拉斐尔, 《使徒行传》
在公开展出之前,访客可以一睹拉斐尔的壁毯画作品《使徒行传》挂在西斯廷礼拜堂的样貌。(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感谢梵蒂冈博物馆文物保存工作者多年来辛劳的修复工作,让我们得以欣赏到这些壁毯画原来的样貌。

教宗的委托

1515年,教宗利奥十世委托拉斐尔设计壁毯画,描绘基督教教堂之父——圣彼得和圣保罗的故事。拉斐尔这一系列的作品正好补足了礼拜堂讲述福音从耶路撒冷传至罗马的完整图像故事。

拉斐尔, 《使徒行传》
《约翰福音》二十一章15-17节中的故事《耶稣递钥匙予彼得》(Christ’s Charge to Peter),1517-15》19。(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拉斐尔,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十七章22–31节中的故事《圣保罗在雅典传道》(St. Paul Preaching at Athens),1517-1521。(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拉斐尔,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九章3-5节中的故事《扫罗的皈依》(The Conversion of Saul),1517-1519。(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拉斐尔,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十三章6-12节中的故事《罗马总督的皈依》(The Conversion of the Proconsul),1517-1519。(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这些壁毯原先的规划是用于节庆的时候挂在西斯廷礼拜堂的下壁、原本漆了窗帘图样的墙面上。挂起之后,这些壁毯画会刚好位在15世纪知名画家(米开朗基罗)描绘摩西和基督生平的壁画之下。

当时,教宗利奥十世支付给拉斐尔的酬劳三千硬币,是支付米开朗基罗绘制西斯廷礼拜堂天花板壁画的五倍。不过,拉斐尔只有收下一千硬币,其余的金额都用在制作壁毯上。

拉斐尔和他的工作室于1515年至1519年间完成了壁毯画的图稿。在其中的十幅壁毯画中,拉斐尔描绘了圣经福音和《使徒行传》中圣彼得和圣保罗的故事,剩下的两幅细长壁毯画则设计了希腊神话中的时序女神(Hours)。(译者按,时序女神是希腊神话中掌管季节气候变迁、植物生长和社会法律秩序的女神们的总称。)

拉斐尔,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三章6-7节中的故事《治愈瘸子》(The Healing of the Lame Man),1517-1519。(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拉斐尔, 《使徒行传》
《路加福音》五章4-10节中的故事《撒网捕鱼的神迹》(The Miraculous Draft of Fishes),1517-1519。(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拉斐尔,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七章55-60节中的故事《石击圣史蒂芬》(The Stoning of St. Stephen),1517-1519。(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拉斐尔将设计好的图稿送往布鲁塞尔,在世界著名壁毯师傅彼得·范·奥尔斯特(Pieter van Aelst)的工作室中进行编织。为了方便编织,全彩的图稿被切成约一码(约91公分)宽的长条。然后采用丝绸、羊毛和珍贵的银线和金线将这些壁毯画编织完成。

其中7幅壁毯画在1519年送达罗马,悬挂在西斯廷礼拜堂内,用于庆祝12月26日圣斯德望日(St. Stephen’s Day)的弥撒圣祭。到了1521年,所有12幅壁毯画皆到达了梵谛冈。然而,拉斐尔本人或许只亲眼看过前7幅壁毯画挂在礼拜堂内,因为他在1520年便突然去世了,享年仅37岁。

拉斐尔, 《使徒行传》
拉斐尔的带状壁毯画描绘时序女神,1517-1521。(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拉斐尔,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十六章23-26节中的故事《圣保罗在囚》(St. Paul in Prison (Earthquake)),1517-1521。(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拉斐尔:其人如其画

“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去世时,似乎也标志着绘画艺术之死。他阖上了双眼,留下双目已盲的她(绘画艺术)”,历史学家兼艺术家乔尔乔·瓦萨里(Giorgio Vasari)在著作《艺苑名人传》中如此评论拉斐尔。

在下一段落中,他接着写道:“诚然,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艺术、色彩以及创作之间的和谐,并且达到了几乎无法想像的完美境界;可能再也找不到想要超越他的才子。”

对于瓦萨里而言,拉斐尔的伟大之处不仅止于艺术:他真的是一位很好且很伟大的人。瓦萨里相信拉斐尔拥有“优雅、勤奋、美丽、谦逊,和足以抹去所有劣行的良好性格”,而且他“是多么温柔且充满慈爱,不用说人类了,甚至动物都十分尊敬他。”

整个罗马似乎都出动参与了拉斐尔的送葬队伍,一路到梵蒂冈举行葬礼弥撒。“这个队伍真正壮观之处,在于有无数的朋友、学生、艺术家、著名作家、各种阶层的人共聚一堂,陪伴着他,整座城市皆为之哭泣;这是一场全民的哀悼,因此教廷也一同参与了”,法国作家卡特勒梅尔·德·坎西(Quatremère de Quincy)在1824年的著作《拉斐尔传》中写道。

“因此,可以肯定地说,那些像拉斐尔·圣齐奥这样拥有罕见且无数天分的人,不仅仅是人,如果这样说不犯罪的话——是人间的神;而那些透过他们的作品在我们尘世史册上留名青史的人,可想而知他们在天国一定也有对应他们的辛劳和功绩而享有的福份”,瓦萨里写道。

“拉斐尔500”

尽管现在这些壁毯画又再度离开了西斯廷礼拜堂,我们仍可以在梵蒂冈博物馆的艺廊( Pinacoteca)轮流展示时,透过玻璃帷幕见到它们。

拉斐尔,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十四章13-17节中的故事《路司得的献祭》(The Sacrifice of Lystra),1517-1519。(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拉斐尔, 《使徒行传》
《使徒行传》五章3-5节中的故事《亚拿尼亚说谎而猝死》(The Death of Ananias),1517-1521。(图片来源/ Governatorato SCV–Direzione dei Musei提供)

不仅仅是梵蒂冈博物馆,全世界还有许多知名的机构也有举行“拉斐尔500”纪念活动。尽管他已逝世长达五世纪之久,这么多展览、活动同时也标志着拉斐尔的辉煌。近期在华盛顿国家艺廊也展出了《拉斐尔和他的圈子》(Raphael and His Circle)。而《使徒行传》的原始图稿则将于2020年末在伦敦维多利亚与亚伯特博物馆的拉斐尔厅,在该艺廊和展览厅大规模翻修后重新展出。#

注:这篇文章所引用《使徒行传》的作品名称主要取自皇家收藏信托(Royal Collection Trust)所提供的拉斐尔图稿标题。

原文 Sacred Reunion: Raphael’s Divine ‘Acts of the Apostles’ Tapestries Gather at the Sistine Chapel 刊登于英文大纪元。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国立台湾博物馆举办“捷克城堡与堡邸特展”(Czech Castles & Chateaux),展期自6月13日起至11月30日止。欧洲中世纪城堡台湾巡礼,有近百件捷克珍贵文物精彩亮相。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推出“看得见的红楼梦”特展,展览以经典文学巨著《红楼梦》为题,引领观众从物件反映出来的人情物趣,走进文学、艺术交织的美学世界,重新想像盛清贵族世家的荣景,看见《红楼梦》的绝美与哀戚。
  • 知名艺术史家、书画鉴定家傅申教授于16日辞世,为缅怀他在学术上的成就,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将于4月26日至5月25日推出“傅申教授古书画题跋纪念展”的绘画篇,之后于5月31日至7月2日展出书法篇,欢迎民众前往参观。
  • “寻找国宝新感动!”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推出“沉浸故宫数位展——捕捉灵光:寻找新感动”新媒体艺术展,结合投影、互动科技与沉浸式剧场等创新体验,全新演绎故宫《谿山行旅图》等经典文物。故宫欢迎民众阖家莅临参观,感受艺术的灵光。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表示,四月春暖花开,正是春游好时节,故宫北部院区推出第二季“国宝聚焦”等珍品,邀请民众品味书画雅趣,共享春日美好时光。
  • “情”字是描述心的距离,举凡君臣、师生、亲子、手足、夫妻、知己及陌路、神凡,都有情的展现空间。故宫南院“翰墨空间–故宫书画赏析”12月30日起以“情为何物”为题展出26(组)件书画,呈现人世间不同情感的面貌。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院正在展出“爱砚成痴”特展,一百多件砚石各具风格,件件值值细细品味。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院即起推出年度大展《无界之涯──从海出发探索十六世纪东西文化交流》,集结北院及法国、荷兰、日本等12家国内外馆所的珍贵典藏,呈现16世纪亚洲、欧洲、美洲经由航行所展开的交流故事。
  • 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即起推出“祀与戎:古代兵器攻略”特展,让民众在近距离欣赏青铜兵器精湛工艺的同时,走入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认识古代“冷兵器”与“热血战争”交织出的权力故事,感受故宫版的“冰与火之歌”。
  • 无论古今,艺术家创作常以自然为师,像不像“几”分样,活灵活现的动物更是艺术家们汲取灵感的泉源,国立故宫博物院南部院区人气国宝展11月起由郎世宁〈百骏图〉领军,搭配清代〈肉形石〉及明代〈贴金鸭薰〉等6组件器物精品,邀观众品味艺术家们出神入化的“写真”技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