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美国春季3场值得参观的艺术展

(Lorraine Ferrier撰文/吴约翰编译)
安马里亚‧布契拉提2005年的作品《母鹿和小鹿》(Doe and Fawn);925银。母鹿:15.5英寸x15英寸x5.5英寸。小鹿:8.25英寸x6.5英寸x3.5英寸。博物馆为纪念葛里沙姆夫人而委托制作;典藏于亨茨维尔艺术博物馆。(亨茨维尔艺术博物馆提供)
font print 人气: 442
【字号】    
   标签: tags: , , ,

全美各地都有一些值得参观的春季展览,展出超凡的欧洲艺术和手工艺创作。例如,在密苏里州圣路易展出文艺复兴时期的石头绘画艺术,还有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常设展出的高级银制动物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的瑰宝:石头上的绘画

大约有150年的时间,文艺复兴时期一些艺术家把石头当作画布或面板在上面作画。这种艺术形式非常美妙却鲜为人知。

来自全球58位艺术家的70多幅石头绘画艺术作品正在圣路易艺术博物馆(St. Louis Art Museum)展出,展览主题为“石头上的绘画:科学与神圣(1530—1800年)”(Paintings on Stone: Science and the Sacred 1530–1800)。博物馆负责欧洲艺术的策展人朱迪思‧曼(Judith Mann)策划了本次展览,展出也包括她对艺术和地质的研究。

曼从2000年开始探索石头画艺术至今已有15年之久,当时博物馆典藏的一件惊艳四座的绘制在青金石(lapis lazuli)上的作品“珀耳修斯拯救安德洛美达”(Perseus Rescuing Andromeda)也在本次展览公开。

意大利画家朱塞佩‧切萨里(Cavaliere D’Arpino)作品“珀耳修斯拯救安德洛美达”,约1593─1594年创作。油画、青金石;7 15/16英寸x6 1/8英寸x1/4英寸。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照片由圣路易艺术博物馆提供)

大约在1530年,威尼斯艺术家塞巴斯蒂亚诺‧德尔‧皮翁博(Sebastiano del Piombo)找到了将石头表面打底后绘制油画的做法,于是他开始在石头上创作。当时的罗马正处于艺术竞争激烈的时代,同时期艺术家包括后世称颂的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曼在展览的语音导览中解释,与其使用传统的画布或面板,塞巴斯蒂亚诺可能已经尝试过不同的材质作画,希望自己的艺术形式和其他艺术家有所区隔。

石头也许是一种新颖的绘画媒材,艺术家在石头上创作,与在传统画布和面板上的主题相同,如个人肖像、宗教图像和神话场景。

在展览中,参观者能看到石头绘画艺术是如何发展的。艺术家最早在石头上绘画时,他们会用颜料将表面完全覆盖。但到16世纪末,艺术家开始将石头本身的纹理融入创作中。雪花石上的同心圆纹路绘成了天界,蓝色的青金石变身为星空,带条纹碧玉石的纹理则化成海浪。唯一的限制就是艺术家的想像力。

雅克‧斯特拉(Jacques Stella)的作品《逃往埃及途中的休息》(The Rest on the Flight Into Egypt),约1629─1630年创作。油画、大理石;13 3/4英寸x18 1/2英寸。私人收藏。(巴黎Eric Coatalem画廊提供)

艺术家利用某些石头所带有的神秘意义和物理特性来强化作品的内涵。例如,巴托洛梅‧埃斯特班‧牟利罗(Bartolomé Esteban Murillo)在黑曜石上绘制《耶稣诞生》(The Nativity)。墨西哥原住民阿兹特克人(the Aztecs)认为这种火山玻璃是通往超自然领域的通道。另一个例子是纯灰色调的板岩(slate),可以用来凸显战士的质感,这是外观再细致的石头所无法比拟的。(译注:黑曜石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玻璃,由火山熔岩迅速冷却凝结而形成的玻璃质。)

本次展览可望让艺术和地质爱好者一饱眼福。

展览“石头上的画作:科学与神圣(1530—1800年)”(Paintings on Stone: Science and the Sacred 1530–1800)将展到5月15日。想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SLAM.org

鲜为人知但成就非凡意大利女艺术家(1500—1800年)

意大利艺术家阿特蜜希雅‧真蒂莱希(Artemisia Gentileschi)可能是17世纪最有名的女画家,至今仍受欢迎。真蒂莱希最近的一次个展在伦敦国家美术馆。然而,还有一群鲜为人知的女艺术家,作品同样出色。撇开政治偏见不谈,她们在当时的表现也很亮眼。底特律美术馆(DIA,the Detroit Institute of Arts)正在展览:“经由她的手:阿特蜜希雅‧真蒂莱希和意大利女性艺术家(1500—1800年)”(By Her Hand: Artemisia Gentileschi and Women Artists in Italy, 1500–1800),诉说着这些女艺术家的故事。

底特律美术馆和康乃狄克州哈特福(Hartford)的沃兹沃思艺术博物馆(Wadsworth Atheneum Museum of Art)合作举办了此次展览,展出近60件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的艺术作品,分别借自美国和欧洲公共或私人的收藏。内容有自画像、静物和宗教场景等主题,各种媒材从绘画到印刷品都有。

费德‧加利齐亚(Fede Galizia)的作品“桃子玻璃浅杯、茉莉花和苹果”(Glass Tazza With Peaches, Jasmine Flowers and Apples),1607年创作。油画、面板;11 7/8英寸x16 3/8英寸。致赠米甲‧霍恩斯坦(Michal Hornstein)夫妇的礼物;蒙特娄美术馆。(蒙特娄美术馆提供)

展出的17位艺术家包括宫廷艺术家索福尼斯巴‧安圭索拉(Sofonisba Anguissola,1532–1625年)、波隆那肖像画家拉维尼亚‧丰塔纳(Lavinia Fontana,1552–1614年)、米兰静物画家费德‧加利齐亚(Fede Galizia,1578–1630年)、波隆那画家和版画家伊丽莎贝塔‧西拉尼(Elisabetta Sirani,1638–1665年)、意大利微型艺术画家乔凡娜‧加佐尼(Giovanna Garzoni,1600–1670年),以及威尼斯粉彩画家罗萨尔巴‧卡里拉(Rosalba Carriera,1673–1757年)的作品。

真蒂莱希的作品是展览的重点,底特律美术馆典藏的《朱迪思与她的女仆人带着霍洛芬尼的头颅》(Judith and Her Maidservant With the Head of Holofernes)是为焦点。

阿特蜜希雅‧真蒂莱希的作品《朱迪思与她的女仆人带着霍洛芬尼的头颅》(Judith and Her Maidservant With the Head of Holofernes),1523–1525年创作。油画、布面;73 11/16英寸x55 7/8英寸。底特律美术馆。(底特律美术馆提供)

展览“经由她的手:阿特蜜希雅‧真蒂莱希和意大利女性艺术家(1500–1800年)”(By Her Hand: Artemisia Gentileschi and Women Artists in Italy, 1500–1800),将持续展到5月29日。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DIA.org

豪华动物园:布契拉提品牌的动物雕塑

阿拉巴马州亨茨维尔的亨茨维尔艺术博物馆(The Huntsville Museum of Art)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布契拉提(Buccellati)品牌的动物雕塑公共收藏品。这些是由已故亨茨维尔的艺术家贝蒂‧葛里沙姆(Betty Grisham)捐赠。

有“金艺王子”之称的意大利高级珠宝商马里奥‧布契拉提(Mario Buccellati)于1919年在米兰开设了他的第一家珠宝店。这家闻名世界的珠宝公司迄今仍以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工艺和创新技术制作高级的珠宝。

马里奥的儿子吉安马里亚(Gianmaria)发明了一种银器加工技术,叫作“lavorazione a pelo”(仿毛发工艺)。该技术让工艺师能通过在作品上焊接不同长度和厚度的银丝,来制作出逼真的作品。“仿毛发”工艺非常适合创作皮毛、皮肤、鳞片和羽毛。

吉安马里亚‧布契拉提1988年的作品《苍鹭》(Heron);800银,镀金(银饰镀金);36英寸x28.5英寸x10.5英寸。致赠贝蒂‧葛里沙姆的礼物;亨茨维尔艺术博物馆典藏。(亨茨维尔艺术博物馆提供)

葛里沙姆收藏的布契拉提品牌动物作品,在该馆的展览:“布契拉提:银质动物园”(Buccellati: A Silver Menagerie)常态展出。馆内可以看到一个载满动物的方舟,包括一只狮子、深海生物和一只4英尺长的红鹳。博物馆委托布契拉提雕塑《母鹿和小鹿》用来纪念葛里沙姆。

吉安马里亚‧布契拉提2005年的作品《母鹿和小鹿》(Doe and Fawn);925银。母鹿:15.5英寸x15英寸x5.5英寸。小鹿:8.25英寸x6.5英寸x3.5英寸。博物馆为纪念葛里沙姆夫人而委托制作;典藏于亨茨维尔艺术博物馆。(亨茨维尔艺术博物馆提供)

由于焊接时纯银(sterling silver)会熔化,所以许多动物雕塑是用800银制成,即其中80%为银,20%为合金。但1995年之后,艺术家发现了用纯银雕塑动物的方法。

展览“布契拉提:银质动物园”(Buccellati: A Silver Menagerie)在亨茨维尔艺术博物馆常设展出。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HSVMuseum.org

除了上述这些值得观赏的春季展览之外,还有以下其它不错的艺术展览。
(推荐阅读:2022年年初在美国值得看的五场艺术展览

•展览“雅克-路易‧大卫:激进的绘图者”(Jacques Louis David: Radical Draftsman)于2月17日至5月15日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展出,更多资讯请参阅这里

•展览“荷尔拜因:肖像捕捉”(Holbein: Capturing Character)于2月11日至5月15日在纽约的摩根图书馆和博物馆展出,更多资讯请参阅这里

•展览“牟利罗:《浪子归来》叙事画展”(Murillo: Picturing the Prodigal Son)于2月17日至5月15日在德拉斯的米道斯博物馆展出,更多资讯请参阅这里

•展览“奉献之珍品:罗克赫斯特大学范阿克伦宗教艺术收藏”(Objects of Devotion: Highlights From Rockhurst University’s Van Ackeren Collection of Religious Art)于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展至6月17日。馆内另一展览“尼尔森-阿特金斯博物馆拉丁美洲画作:汤玛收藏”(The Nelson-Atkins Paintings From the Spanish Americas: The Thoma Collection)展至9月4日。更多资讯请参阅这里。(推荐阅读:“传统艺术”有话要说

•展览“生命的周期:四季挂毯展”(Cycles of Life: The Four Seasons Tapestries)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展出至2023年2月19日,更多资讯请参阅这里。(推荐阅读:超过三百年历史的法国古董挂毯 重现四季之美)

原文Art Worth Visiting: 3 US Spring Exhibitions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

作者简介:
洛琳‧费里尔(Lorraine Ferrier)为《大纪元时报》撰写有关美术和手工艺的文章。她主要关注北美和欧洲的艺术家和工艺师,如何从他们的作品中传达出美和传统价值观。她尤其希望能为少数且鲜为人知的艺术和手工艺品发声,希望能保存传统艺术遗产。她现居英国伦敦郊区,从事写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纪元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纪时,马赛克创作是主流,而湿壁画则被视为穷人的马赛克。在罗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圣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马赛克作品,描绘的全部都是圣母玛利亚以及对卡瓦利尼影响深远的古典设计,这些是他职涯早期极力复兴的艺术形式。
  • 我在《胡笔标准:千百年来第一人,创造出毛笔的标准》〈自序〉曾提及,年轻时拚搏事业,每天工作十六小时都不觉苦,一直到了五十岁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树盆栽,欣赏之余,蓦然惊觉人生已过了一半,该是放下脚步,开始修护保养身体的时候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