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名人传》:伟大的画家、建筑师拉斐尔的一生(七)

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著 嘉莲译
拉斐尔,《圣母子与拉斐尔、托比亚斯和圣耶柔米》(The Holy Family with Raphael, Tobias and Saint Jerome)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34
【字号】    

(接上文

两幅圣母子像

与此同时,他还画了一幅包含圣母玛利亚、身穿红色法衣的圣耶柔米(S. Jerome)【注1】和伴着托比亚斯(Tobias)的天使拉斐尔(Angel Raphael)的画,放置在那不勒斯的圣多明尼克(修道院),对圣托马斯‧阿奎那开口说话的十字架就在该院的小礼拜堂【注2】。

拉斐尔,《圣母子与拉斐尔、托比亚斯和圣耶柔米》(The Holy Family with Raphael, Tobias and Saint Jerome),又称“有鱼的圣母”(Virgin with a Fish),由木板转移至布面的油画,1513—1514年作,215×158 cm,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他又为梅尔多拉的领主莱昂内洛‧达‧卡尔皮(Leonello da Carpi)先生画了一幅画,此人还在世,不过已年过九旬。此画的色彩令人惊叹,并且有种奇异的美感;画得如此有力,同时又有一种赏心悦目、已臻极致的细腻。

圣母的面庞散发着圣洁的气息,姿态的谦卑无法更完美了;她双手合十,充满爱意地拥着坐在膝上的孩子,圣婴轻抚幼小的圣约翰;圣伊丽莎白(S. Elizabeth)和约瑟(Joseph)陪伴下的小约翰,对圣子甚是敬慕。这幅画曾归尊敬的红衣主教达‧卡尔皮(Cardinal da Carpi)所有,他是莱昂内洛先生之子,也是忠实的艺术爱好者;现在此画应在其子嗣手中。

拉斐尔,《圣母之爱》(Madonna del Divino amore),木板油画,1516—约1518年作,140×109 cm,意大利国立卡波迪蒙特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喜乐满溢的圣切奇莉亚

之后,四殉道堂的红衣主教洛伦佐‧普奇(Lorenzo Pucci)被任命为内赦院长。他看中拉斐尔,委托他为博洛尼亚的山上圣若望堂(S. Giovanni in Monte)画了一块面板,现安放于真福(注3)埃琳娜‧达洛里奥(Elena dall’ Olio)遗体所在的小礼拜堂。这件作品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拉斐尔优雅细腻的艺术风格。

画中的圣切奇莉亚(S. Cecilia,注4)被高处天使们的咏唱迷住了,她伫立在那里谛听,完全沉浸在美妙的和声中,眉目间洋溢着神魂超拔的喜乐。散落在地的乐器仿佛不是出自画笔,而是真实可触的;切奇莉亚身穿的薄纱、蚕丝金线织成的法衣和内衬的苦衣(hair-shirt,注5)也同样逼真。

圣保罗右臂倚在拔出的长剑上、头靠右手,散发着学识精深的气质,心高气傲的一面已转化为凝重庄严。他的形象是依循使徒的样式:身披简朴的红斗篷,里面是绿色长袍,赤裸双足。

还有抹大拉的玛利亚,她手持一个极精致的石质花瓶,身姿之优雅令人惊叹;她转过头来,像是对自己归信基督满怀喜悦——就此一类型的绘画而言,我认为这个人物形象已登峰造极。同样,圣奥古斯丁(右二)和传福音者圣约翰的头像也非常优美动人。

拉斐尔,《圣切奇莉亚的狂喜》(The Ecstasy of St. Cecilia),由木板转移至布面的油画,1514年作,220×136 cm,意大利国立博洛尼亚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的确,我们可以将别的画作称为图画,但拉斐尔的画作却是生命本身:他笔下的血肉之躯如在颤动,呼吸真实可感,脉搏在跳动,人物呼之欲出;也因如此,这幅画使他声名更加卓著。人们写了许多诗篇赞美他,有拉丁语的,也有白话的,限于篇幅,我只摘录以下:

其他人只是在用颜色作画;
在切奇莉亚的脸庞上,拉斐尔揭示了她的灵魂。(注6)

大小画作同等出色

在这之后,他还画了一幅小型画;此画同样在博洛尼亚,藏于文森齐奥‧埃科拉诺伯爵(Count Vincenzio Ercolano)府邸。画中有依照天神朱庇特(注7)样式描绘的基督,四福音书作者环绕在他身旁,就像以西结(注8)描述的那样,一位呈人形,另一位现狮形,第三位是鹰,第四位是公牛,下面还有一点地上风光。此画尺幅不大,却与拉斐尔其它杰作同样是稀有难得的精美之作。

拉斐尔,《以西结的幻象》(Ezekiel’s Vision),木板油画,约1518年作,40×30 cm,藏于佛罗伦萨碧提宫。(公有领域)

他给维罗纳的卡诺萨(Canossa)家族的伯爵们送去一幅同等出色的大画,所描绘的“主耶稣诞生”非常优美,画中的黎明景色备受赞誉,还有圣安妮;事实上,整幅作品都很精彩,说其出自乌尔比诺的拉斐尔之手,是再高不过的评价了。(注9)伯爵们自然视为无上珍宝,(各公国的)多位王子高价求购,但他们从未同意出售。(待续)

拉斐尔,《圣家族》(The Holy Family),又称《珍珠》(La Perla),木板油画,约1518年作,147.4×116 cm,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公有领域)

译者注:
【注1】圣耶柔米(Jerome,又译杰罗姆等),西方教会四圣师之一,以研究圣经和注释经文闻名。
【注2】托马斯‧阿奎那(St. Thomas Aquinas)被天主教会认为是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其著作以《神学大全》最为知名。史载1273年一次午祷后,圣职人员目睹阿奎那在受难基督的圣像前流泪祈祷:他听到了基督称赞他写作的声音。
【注3】真福(Blessed,真福者/真福品)是天主教殉道者或虔诚者的一个阶位,仅次于圣人。
【注4】圣切奇莉亚(St. Celilia)是罗马的处女殉道者、西方历史上第一位肉身不腐的圣人。传说她祈祷时能听到天国的圣乐,后被尊为音乐和音乐家的保护神。
【注5】苦衣(hairshirt):基督宗教中用来苦修(自我强加悔罪)的粗糙衬衣,最初用动物刚毛或麻布制成。
【注6】据拉斐尔英文传记转译。原文:Pingant sola alii referantque coloribus ora; Caeciliae os Raphael atque animum explicuit.
【注7】朱庇特(Jupiter),古罗马神话中的众神之王,对应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注8】以西结(Ezekiel)是公元前6世纪以色列地方的先知,著有《以西结书》。他被称为犹太教之父,与以赛亚、耶利米、但以理并称犹太四大先知。
【注9】后世认为,瓦萨里描述的或是拉斐尔的《圣家族》(The Holy Family,描绘圣母子、小约翰、圣以利沙伯,及背景中的圣约瑟)。此画构图由拉斐尔设计,但部分出自门生朱利奥‧罗马诺(Giulio Romano)手笔。

原文Life of Raffaello Da Urbino, Painter and Architect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小标题为译者所加。

(点阅【《艺苑名人传》:伟大的画家、建筑师拉斐尔的一生】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瓷器的历史大约可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中国。瓷器是一种玻璃化半透明的白色陶瓷,通常由高岭土(kaolin)(一种黏土)和白墩子(petuntse)(一种矿物)以高温烧制而成。瓷器到了近代才成为西方的遗产。14世纪时首次从中国传入欧洲。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1940年代后期,尽管世界逐渐从二战的破坏中恢复过来,但有些传统艺术和文化的元素却逐渐被削弱了,传统艺术中的真、善、美价值渐趋式微。
  • 圣约翰大教堂拥有雕刻精美的外观和双排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造型,毫无疑问是晚期哥特式建筑。教堂长377英尺,宽203英尺,白色抛光外墙上装饰着雕像、石像鬼(雨漏)、窗户浮雕,以及令人印象深刻的飞扶壁。飞扶壁上妆点超过95位十九世纪荷兰人物。一旁简约的红砖罗马式塔楼与哥特式装饰风格的大教堂形成鲜明对比。
  • 富维耶圣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与巴黎圣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样,都是为了遏止社会主义公社的发展而建造,标志着回归宗教与传统。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能成为精神生活和学习中心,以培养智慧、文化和修养等领域为宗旨。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涵盖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图书馆、学校和医院,还有西班牙王宫,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
  • 16、17世纪的袖珍肖像画主要装在吊坠的项链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礼物、爱情象征或是纪念出生或死亡的纪念品。到了18世纪,袖珍画因应珠宝而生,出现在项链垂饰或镶嵌在戒指或手镯中。期间许多来自欧洲的袖珍画画家来到美国为新共和国的公民作画。然后,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袖珍画的需求迅速增长,在美国市场风靡了很长一段时间。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博物馆研究古董盒子并不是看里面是不是还装有原来的东西或已空无一物。学术上打开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质、形状、功能和美感的历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观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们观赏,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