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名人传》:伟大的画家、建筑师拉斐尔的一生(六)

乔治‧瓦萨里(Giorgio Vasari)著 嘉莲译
拉斐尔,《伊利奥多罗被逐出圣殿》(The Expulsion of Heliodorus from the Temple),湿壁画,1514年作,底宽660 cm,位于梵蒂冈宫伊利奥多罗厅。(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341
【字号】    

接前文

《伊利奥多罗被逐出圣殿》

在另一面无窗的墙上,他同样画了敬拜仪式(Divine Worship)、希伯来人的约柜和烛台;还有教宗儒略将“贪婪”逐出圣殿的场景,和前面描述的夜景一样动人而出色。座椅上的教宗儒略形象极为逼真,几位脚夫也是当时在世的真人肖像。

拉斐尔,《伊利奥多罗被逐出圣殿》局部1。(公有领域)

众人纷纷为教宗让道,其中包括一些妇女;与此同时可以看到,在两位步行男子的随同下,一位身披铠甲的骑士怒气冲冲地驭马上前,正以最威猛的姿态将傲慢的伊利奥多罗(Heliodorus)击倒在地、踏在马足下;后者受安条克(Antiochus,注释1)之命,企图将耶路撒冷圣殿内为孤儿寡母储存的财物洗劫一空。金银财宝正在被搬出圣殿,伊利奥多罗则被三人击倒在地、暴打一通(这是个异象,只有他本人看到和听到),飞来横祸使得他的一干人马顿时陷入惊恐,我们看到财宝散落一地,搬运的人们纷纷失足跌倒。

拉斐尔,《伊利奥多罗被逐出圣殿》局部2。(公有领域)

在这些人之外,还可以看到身着法衣的祭司长奥尼亚司(Onias)合掌举目向天,至为虔诚地祈祷着,对那些险失财产的无辜者心生悲悯,又为感受到的上界救助而欢欣庆幸。此外,拉斐尔还以生花妙笔描绘出幻想的图景:人们攀到柱础上面,紧紧抓住柱子,以极不舒服的站姿观望着;惊讶的众人表现各异,都在等待事情的结局。

拉斐尔,《伊利奥多罗被逐出圣殿》局部3。(公有领域)

这件作品的各个部分都令人惊叹,就连草图都受到了最高尊崇。切塞纳(Cesena)的一位绅士弗朗切斯科‧马西尼(Francesco Masini)先生在他众多的图画与古代大理石浮雕藏品中,就有拉斐尔为伊利奥多罗故事绘制的一些草图——在他看来是真正值得珍藏的(马西尼没有任何大师辅导,而是自幼就在非凡天分的指引下钻研素描与绘画,其画作受到艺术鉴赏家们的赞誉)。我也想说一句,向我提供这些信息的尼科洛‧马西尼(Niccolò Masini)先生是由衷热爱艺术之人,在其它各方面也有真正的文化修养。

回来说拉斐尔。他在这些作品上方的天花板上又画了四个场景,分别是:上帝向亚伯拉罕显现并应许他后裔繁多,以撒之祭,雅各的天梯,以及摩西与燃烧的荆棘;这些作品在艺术、创意、技巧与优雅方面与其它画作相比毫无逊色。

拉斐尔,梵蒂冈宫伊利奥多罗厅天顶画,湿壁画,1513—1514年作。《伊利奥多罗被逐出圣殿》对应的一幅是《摩西与燃烧的荆棘》。(公有领域)

正当这位巨匠快乐地施展着天才,为世界带来这般艺术奇迹之时,命运之神的妒忌折去了儒略二世的寿命,这位教宗生前不但滋养了卓越的创造力,并且热爱每一件杰作。良十世(Leo X,注2)当选新一任教宗后,希望已经开始的创作能够继续,他继承家族血脉,对这样的艺术非常倾心;拉斐尔很幸运遇到如此伟大的王子,并且从他那里得到了无尽恩惠,从而得以凭借天才登峰造极。

《圣良一世会见阿提拉》

拉斐尔由此受到鼓励继续创作,他在另一面墙上画了阿提拉(Attila,注3)进军罗马,及他与良三世(实为圣良一世,详见注4)在马里奥山脚下的会面,教宗仅用祝祷就将他赶走了。在这一场景中,拉斐尔画了天上的圣彼得和圣保罗,他们手中执剑前来保卫教会;虽然良三世的传记并未提到此事,拉斐尔还是选择这样的表现方式,或许是作为绘画上的一种创新,就如同诗歌会偏离题材以美化作品,而又不至于违背初衷。

拉斐尔,《圣良一世会见阿提拉》(The Meeting of Leo the Great and Attila),布面油画,1513年作,154×119 cm,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藏。(公有领域)

在两位使徒身上可以看到神威与勇气,这是“神义”(Divine Justice)经常赋予那些负责捍卫信仰的神仆的特征。阿提拉的形象也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他骑着一匹额头带星的白蹄黑骏马,仰起头来转身欲逃的姿态透露着极度的惊恐。还有其它一些骏马,特别是一匹斑驳的西班牙种小马,由一个满身鱼鳞的人物骑着,这个形象模仿了图拉真纪功柱,柱子上的浮雕人物都身披这种盔甲,据信是用鳄鱼皮做的。画中的马里奥山被烈火吞没,表明当(匈人)士兵出征时,其营地总是遭到焚毁。

拉斐尔,《圣良一世会见阿提拉》局部。(公有领域)

拉斐尔也画了一些陪同教宗的持权杖者,连同他们的坐骑,全都栩栩如生;红衣主教的随扈们也是如此;一些马夫牵着小马,马上坐着身穿全套法衣的教宗(是良十世的画像,与其他形象一样逼真),此外还有众多廷臣。整个场面极为赏心悦目,与这样一件作品十分相称,而且对我们的艺术也很有用,特别是对那些需要这类素材的艺术家而言。(待续)

译者注:
【注1】安条克,塞琉古帝国国王。此处应指塞琉古四世,伊利奥多罗为塞琉古四世的宰相。
【注2】良十世原名若望‧迪‧洛伦佐‧德‧美第奇,是洛伦佐‧德‧美第奇的次子,早年是佛罗伦斯共和国统治者。
【注3】阿提拉(Attila),匈人帝国大单于,东、西罗马帝国最主要的外敌头领之一,于公元452年率兵入侵意大利本土。
【注4】瓦萨里原文作良三世(Leo III),实为大教宗圣良一世(Leo the Great),他说服匈人首领阿提拉从罗马撤退,阻止了匈人西进。据《欧洲史读本》(Readings in European History),“圣良一世对面目狰狞的君主说:‘……阿提拉啊,你已经征服了罗马人——所有民族中的胜利者所能征服的整个疆域。现在我们祈祷:你这个征服了别人的人应该征服你自己,人民已经感受到你的祸害;如今他们作为支持者,也应该感受到你的怜悯。’”

原文Life of Raffaello Da Urbino, Painter and Architect刊登于英文《大纪元时报》。小标题为译者所加。

(点阅【《艺苑名人传》:伟大的画家、建筑师拉斐尔的一生】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落竹三千, 成就一亩茶。”古人以竹自许君子品德,今人以竹制焙笼泡出一壶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汤的甘甜,此间一件件竹编器具透过竹编师傅落款标记,成了审美的主体,传世千古的好手艺。
  • 老子《道德经》说道:“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纪时,马赛克创作是主流,而湿壁画则被视为穷人的马赛克。在罗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圣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马赛克作品,描绘的全部都是圣母玛利亚以及对卡瓦利尼影响深远的古典设计,这些是他职涯早期极力复兴的艺术形式。
  • 我在《胡笔标准:千百年来第一人,创造出毛笔的标准》〈自序〉曾提及,年轻时拚搏事业,每天工作十六小时都不觉苦,一直到了五十岁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树盆栽,欣赏之余,蓦然惊觉人生已过了一半,该是放下脚步,开始修护保养身体的时候了。
  • 歌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时是一项复兴希腊古典戏剧的实验。到了巴洛克时期(1600年─1750年),歌剧达到了顶峰,成为吸引全欧洲观众的艺术奇观。这种艺术形式逐渐成为那个时代的精髓,并预示了其400年后的发展。
  • 站在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Capitol Rotunda)里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 很多人认为圆形穹顶的视觉体验美到令人摒息。然而,除非游客花时间研究这个广阔空间所呈现的艺术、建筑和雕塑,否则很容易忽略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圆形大厅里的饰带(friezs)即是一例。
  • 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Alabama State Capitol)位于阿拉巴马州的蒙哥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门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是该议会大厦特色。阿拉巴马州议会大厦与其它州的议会建筑类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个城市。
  • 奥斯陆大教堂(Oslo Cathedral)原名“救世主教堂”(Our Savior’s Church),这座于市中心、弧形一层楼高的荷兰巴洛克风格建筑,以石材与红砖混合而成。大教堂东边是教堂前侧圣坛或称礼拜堂(chancel),钟楼有铜制的圆屋顶,搭配文艺复兴风格的尖塔。大教堂几世纪以来不断在整修与翻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