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有知】孝心感动天 祖父复明 母亲病愈

作者:允嘉徽
孝心能感应天,史有明证。(Pixabay)
font print 人气: 1193
【字号】    
   标签: tags: , ,

中华文化非常强调孝道,孝心孝行是人品的核心,家庭和社会和乐的基础,清朝王永彬著作《围炉夜话》中讲:“百善孝为先”。孝心孝行真能感动天,史上有许多明例。

孝亲感应天 祖父双眼复明

张元,字孝始,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北周芮城(今山西省平陆县西)。张元的性格谦和谨慎,以孝亲和善行闻名于世。他对佛教有深刻的理解,并精修佛法。

在他年幼时,邻居有两棵杏树,当杏果成熟时,许多果子掉落到张元的院子里。其他的孩子都争着来捡拾,但是年幼的张元明白不应该私自占有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他将杏果捡起来都送还给邻居——杏树主人。

他曾经看到一只小狗被人遗弃在田野中,受到饥饿和寒冷的折磨。当张元看到这一幕时,内心感到不忍,于是将小狗带回家收养。他的叔父对此感到生气,说道:“为什么要收养这个人家不要的小动物?”并命令张元将小狗遣返。然而,张元却说道:“每一个有生命的动物都值得被爱护和关怀,被遗弃的小狗,如果我们看到却不收养,那就是失去了仁慈的心……”最终,张元成功说服了他的叔父收养小狗。不久之后,有人看到一只大母狗拖着一只兔子前来张元的门前,然后离去,似乎是表达对张元的感激,感谢他收养了小狗。

当张元十六岁时,他的祖父失明已有三年之久。张元日夜读诵佛经,虔诚地祈求佛菩萨让祖父早日重见光明。

有一天,张元在虔诚地读诵经文时,看到了“盲者得视”的经文。于是,他按照经上所说的方法,请来七位僧人,点燃七盏明灯,七日七夜持续读诵经文。他自己也遵从法门行持,每次都真挚地泪流不止地祈求:“尊贵的佛菩萨啊!我弟子张元犯下了对祖父不孝的罪行,使他失明已久。现在我愿意代替祖父承受一切罪业。请您慈悲地赐予祖父光明,让他的罪孽得以消灭,重见光明。”张元殷切地祈祷了七日七夜。

在其中一个夜晚,张元梦见一位老者,用一把像箭镞形状的金色薄刀(金鎞),刮他祖父的双眼,帮他作手术。老者对张元说:“不必忧虑,三天后,你祖父的眼病必将消除。”张元喜出望外地醒来,将梦境看到听到的告诉了家人。果然,在三天之后,他祖父的双眼奇迹般地恢复了光明。

这件事传到了皇上的耳中,便特地颁下诏书,表扬和嘉勉张元的孝德感人之举,让张元的孝行传扬全国。张元的故事传颂开来,人们对他的孝心和善行深感感动和敬佩。(出《孝义传》《北史》)

孝亲感应天  母亲病愈

萧子懋字云昌,是齐武帝的第七子,封号南齐晋安王。他品行高尚,廉洁有学问,是武帝众多儿子中最纯洁孝顺的一位。起初,他担任江州的都督和刺史,后来又被任命为侍中官。

当萧子懋只有七岁的时候,他的母亲阮淑媛罹患了重病,于是恭敬地请来和尚设坛祈祷。有人送上一朵莲花,和尚用铜器盛水,将莲花的茎放在水中,供奉在佛前。萧子懋虔诚地跪在佛前,泪流满面地祈求说:“如果母亲的病体能够借着佛的力量康复,我祈愿这朵莲花在整个斋醮结束之前,都不会凋谢。”七天的斋期结束后,莲花果然更加鲜红,观察铜器中,竟然有细小的根须生长出来,而他的母亲也从此病愈。这个故事传开后,世人都赞扬萧子懋的孝德感动了天。(出《齐书》《齐武帝诸子传》)@*#

─点阅【天道有知】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五月薰风送暖,现代母亲节康乃馨当令,回想古代中国的儿女们送什么花给母亲忘忧呢?亲子深情是岁月摧残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诗心。一起来看古代诗人孟郊和王冕献给母亲的诗。
  • 本章对比了政刑之治与德礼之治。大意是说:以政令来诱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若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整饬,百姓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走上正途。
  • 说起修炼,对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来说一定不陌生,不论是远古时期黄帝的乘龙飞升,还是秦始皇、汉武帝对神仙的笃信,抑或是八仙得道、唐僧西行。中国的历史文化中的半壁江山,都与各朝各代的修炼者所留下的事迹息息相关。就连我们常挂在嘴边的一些地名,也都和修炼者有着莫大的关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一下那些与修炼人有关的地名。
  • 为政篇,首章以“为政以德”定基,次章则讲“思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孔门立学,无论学什么,都在人心上下功夫,归于己心之德。为政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载物,坦坦荡荡。
  • 明代万历年间的《增广贤文》有句名言:“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古书《寿康宝鉴》中的“福善案”记载了很多守戒拒淫而在科考中速得福报的故事。让人看到“拼功业”和“道德实践”的密切关联。古人讲的“积德”、“积阴德”,其言不虚,有德的人生才有福,可不是空话啊。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红楼梦这本书成书的缘起,是圣主康熙皇上赐的这一场富贵。红楼梦这本未能完成结局的书,这本自传性质的小说,对应的康熙雍正年间江宁织造府的兴衰景况,都是有史料可查的。荣国府,宁国府最早的主人,荣国公和宁国公,从小说内容“焦大跟着太爷出兵”这一细节,结合历史背景来看,应该是清兵入关时,随着满洲人一起入关的那批汉人,类似于大清的开国元勋范文程(范仲淹后人)这样的汉人。
  • 明代《耳谈》作者王同轨的街坊林广儿的杀妻事件,钻法律漏洞逃过刑罚,在当地引起不平的鸣冤声震天价响,而最后的结局,更让人心震动不已。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在无神论者看来,人死了就一了百了,其实在传统文化里,披露了很多人死后的去向,有的人甚至还去了天堂担任神职。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是南宋孝宗淳熙年间新城(现杭州市富阳区一带)秀才姚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