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人生】十几岁镖师女押运数十万银到四川

作者:泰源整理
到出发的那天,那女孩跨着一匹黑驴来了,手中未拿寸铁,也没携带童仆。(示意图) (fotolia)
font print 人气: 2121
【字号】    
   标签: tags: ,

清朝的乾隆末年和嘉庆初年,天下并不太平,盗侠群起,特别是在北道行走的人,常常心怀戒惧,携带银货往来的,必请镖师护送。当时有位在京做官的四川人,想运数十万两银回乡,但一路所经深山峻岭,多为强盗出没之处。他担心路上出事,就到前门外某著名镖行请镖师护行。不巧镖行里的著名镖师都已受人请托,二三日前已经动身,镖行里再也派不出人来。这位急于运银回乡的老爷便请镖行的主妇想想办法。镖行主妇无法拒绝,只好说:没有别的法子可想,只好叫小女走一趟。”当官的心想:将门虎女,一定不弱,便答应了。

他请求见见这位女子,主妇便将她唤了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只有十多岁的小女娃!她长得修眉星眼,杏脸桃腮,纤腰如柳丝袅娜,小脚能生步步莲花。看她那体态,简直是弱不禁风,完全可与香闺千金比美,一点也不像镖行的女子。

镖师的女儿长得杏脸桃腮,纤腰如柳丝的清秀佳人。(示意图)(Shutterstock)

那位当官的看了,张口结舌,不敢应声,心想:这丫头片子倒是个美人胚子,但押运几十万两银子的重担她怎么能担当得起!主妇看他那神情,知道他信不过这小女子,便对他说:“官人可不要小看了她!并不是我夸口,有她护送,敢保官人的数十万两银子安全地运回家乡。如果缺了一两,都可以唯我是问。”听主妇这么一说,那官人的胆气也壮了些,便选定了一个日子上路。

到出发的那天,那女孩跨着一匹黑驴来了,手中未拿寸铁,也不携带童仆,连她母亲也没来送行。那官人感到奇怪,便来问道:“小姐要用刀,还是用枪?”女孩说 :我什么也不用。”又问:“那么,你预备了镖、还是预备了袖箭?”女孩说:“也不用这些。”官人呆了,惊愕地问道:“那么,你是赤手空拳来护送镖银了,难道你有什么神妙的法术?”女孩笑着说:“我又不是神仙,那能有什么法术?请不必多问了,我们就动身上路吧!”那官人不得已勉强上路,心里却始终惴惴不安。

这一天,一行人行至潼关,太阳还有好几丈高,还可以走几十里路,且这里正是盗贼出没之区,可那女孩却命令停车,指着路边的一幢大旅社说:“我们就住宿在这里。”那官人十分惊讶,却又不敢违拗,只得进了店。店子的两旁,站着一些彪形大汉,一个个杀气满面,两眼虎视眈眈地盯着银车。见此情景,那官人惊骇失色,回头看那女孩却举止坦然,好像不曾见到这些。她径直地进入店中,索取上房,叫人把银车推了进去。这女孩便一个人住在上房里,其余的人分住其它房中。

当天晚饭之后,女孩叫其他的人去睡,自己却要了一壶茶,一个茶杯,独自进入上房,把门关上。那官人始终胆颤心惊,便带领众人,手持兵器,守候在女孩住房的外边。

将近三更时分,传来了屋瓦的响声。那官人从院子里的空隙处向上窥视,发现上房屋顶上已布满了强盗。他紧张万分,急忙从门缝中窥看那女孩。只见她仍在灯前观书。至于屋上有人这回事,她似乎一点也不知情。一会儿,屋顶上的屋瓦一块块移动,露出了一条条缝隙,屋上的强盗都用一只眼睛向下窥视。那官人急得难以忍耐,差一点要张口狂呼,他的随从止住了他。房中的那个女孩子,仍在斟茶徐饮,饮毕,将杯子覆盖在桌上,然后将杯子碎成细片,将细片围成一堆。

她仍一手执书观看,一手拈着杯子碎片用手指弹出,就像儿戏一般。又过了一会,那些杯子碎片都弹完了,女孩便把书放在桌上,吹熄了灯,上床去睡。那官人再看屋顶上的强盗,一个个仍张目窥视下边,他们没有离开,也不见他们下来。他终夜不敢去睡,一直在门口守到天亮。

天亮后,女孩从房中启门而出,叫车夫登上屋顶,去收拾强盗们的尸体,众人这才大吃一惊。及将尸体一个个排列在台阶前,乍一看去似乎没有一处受伤,但仔细检验,便发现他们的目中都有一个小的血点。人们这才知道,这些强盗是被茶杯碎片穿透眼睛,直贯大脑而致死的。从此,那个当官的十分悦服,像敬神一样敬奉着那个女孩。沿途的盗贼听说这个消息,便再也没有一个人敢来惹这个女孩了。

资料来源:《虞初广志》@*#

─点阅【古道人生】系列─

责任编辑:古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街言巷语中不乏冤魂讨债索命的传说,不同阶层的人都曾有过的遭遇。乾隆年间,两个书生就有过这样的经验,冤魂讨债所为何来呢?清朝当涂县的黄钺(1750年—1841年,字左田,号左君,谥勤敏)应科考,进入考场,坐在某字第一号上。天快黑的时候,看见号门外有一个女子常来窥视,感到十分惊讶,因为考场里哪会有女子到来呢?于是他正襟危坐,看看有什么怪异人事儿出现。
  • 常言道:一命二运三风水。古人关于风水有许多精辟的论述,例如:“住场好不如肚肠好,坟地好不如心地好。”又云:“世人尽知穴在山,当知穴在方寸间。好山好水世不久,苟非其人寻不见。我见富贵人家坟,往往葬时本贫贱。迨其富贵力可求,人事极时天理变。”下面就讲两个有关风水的故事。
  • “百善孝为先”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孝道是构建中国社会伦理最基本的元素,在古今社会中,孝更是衡量一个人道德行为的根本标准。那么,不孝之人,是否会受到天神的惩罚呢?我们来看两个故事。
  • 当今的年代很少有人在讲“五行”了。但在中国的古代,人们知道五行是天帝赐给大禹治理天下的九大法则的第一种。虽然有些现代人不相信五行,不过,五行无时无刻不在我们的身边周行。本文举一个“命中利北不利南,在南方一试难中,在北方则隆隆直上”的实例。
  • 清朝时,海宁郭去非,他生来就对琴弦的声音情有独衷,在襁褓中听到有人弹奏琵琶,就在母亲的怀中欢喜跃动。少年时学琴之后,几十年中不分寒暑,从早到晚都在弹琴。因此,心境平和,恬淡寡欲,不但没有追求富贵之心,即使面对外界的诱惑和嘲笑都不为所动。人们却视他为痴人,没有人知道他真正的才能。
  • 杭州人邵艺洲,性情爽直,喜于交游。有一次他在街市上偶然看见一个卖艺乞丐。这乞丐舞弄的刀剑棍棒,各种各样,都能出神入化,绝妙异常。邵艺洲心里明白此人本领高强,不是寻常的乞丐。……后来他们怎样变成了生死之交?
  • 清朝的华亭人汪瑾,五十多岁时在京城仍然布衣不第。秋风吹起,他十分厌倦在外客游,动了思念家乡之情,便乘船南归。在归途他遇上了不寻常的事。阴阳两界人事相通的事给世人展现了善恶终有报的道理。
  • 一对来自不同家境、贫富差距极大的男女同学,有志竟成终成眷属,但是,后来遭逢战乱生离死别……,道尽人生无常。
  • 距离嘉兴三塔湾二十里,有一座塔孤零零地立在官塘旁边。塔上下共七层,高约十余丈,中层刻有“鹤秀”两个大字。塔面临大河,背后全是农田,旁边并无寺庙。路过的人以为是当地人为镇压风水方面建造的塔,但却不知道塔名是什么意思。后来问秀水县的人,才知道塔并非为风水修建,而是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 浙江海宁地区有一姓查的人,在科举考试上一直很不如意,考到了四十多岁时还没有考上,家中十分贫苦。有一天,他来到了关圣祠祈祷,随后求得一签,签诗中有“南贩珍珠北贩盐”一句,于是打算放弃科举考试,进入都市去经商。经商无着,因缘际会,因为帮助了他人,助成了他的事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