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邓医谈养生】脸上长恼人斑点 中医内调祛斑

文/邓正梁(济德中医诊所院长)

雀斑为黄褐斑类型之一,形成因素与遗传有关。(123RF)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4年06月24日讯】脸上长黄褐斑,通常是由于黑色素细胞过度产生黑色素所致。可能是因为肌肤新陈代谢无法顺利运作,导致黑色素在肌肤内部沉淀,最终形成斑点。黄褐斑类型包括老人性色素斑、肝斑和雀斑,形成原因和特征各有不同。

老人性色素斑通常是圆形斑点,大小约数公釐到数公分,容易受紫外线影响,出现在脸颊骨上方以及手背等部位。肝斑则是斑点左右对称并且大面积扩散,常见于30~40岁女性脸上,特别是孕期中也有可能出现。雀斑则与遗传有关,通常以鼻子周围为中心向外扩散。

为了预防和减少黄褐斑,可以注意紫外线,使用防晒产品保护肌肤免受UV-A和UV-B伤害;促进肌肤新陈代谢,透过适当的睡眠、均衡饮食和保持肌肤湿润来帮助肌肤更新;使用美白化妆品,选择含有美白成分的化妆品抑制黑色素形成。

中医认为,脸上出现黄褐斑与身体内部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也就是黄褐斑的形成与肝、脾、肾等脏腑的状态密切相关。

⊙ 内分泌失调:如雌激素过盛或黄体酮分泌异常,常见于孕妇,可能导致皮肤色素沉淀,形成妊娠斑或黄褐斑。

⊙ 肝气郁结:中年后易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导致黄褐斑形成。睡眠不足、精神紧张等因素会加剧肝气郁结,促使斑点加深。

⊙ 体质因素: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是黄褐斑出现的常见原因,特别是在45~55岁的中年妇女之中,因为肝藏血,当肝虚的时候,实际就是血虚,血能载气,必然伴有气虚,因此肝肾亏虚与气血亏虚是一个问题。脾主运化,当脾气虚弱时,容易导致湿邪内生,这类人除了皮肤上的暗斑之外,还会有身体疲乏困倦,大便溏稀等脾虚湿重的症状。

中医治疗黄褐斑时,可以使用柴胡、白芍、郁金等,以疏肝解郁、健脾化湿、补肾养血等,还有对健脾祛湿、活血化瘀也有帮助。

此外,要注意日常生活规律作息、适当运动与放松心情,有利于肝脏健康,避免肝气郁结,对预防斑点有益。均衡饮食,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摄取丰富蔬果,有助于调理身体机能,减少色素沉淀。◇

责任编辑:黄郁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