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转枝番连纹扁壶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0月19日讯】

掐丝珐琅转枝番连纹扁壶
高11.5公分 腹径15.3公分

全器以宝蓝和天蓝色为地,满饰转枝番莲和宝相花,花枝与卷须均已双勾的掐丝处理,线条流畅,使纹饰产生飘动及旋转的视觉效果。

扁壶设计别致,盖成三阶式、小环把与短方流成九十度,似是一种可以直接对嘴饮用的酒壶或茶具,自然也是很精美的陈设器。

铜胎,莲瓣座球钮,盖成三阶式,环把,短方流,鼓腹,平底。器内镀金,外表深、浅蓝地饰转枝番莲和宝相花,腹下方饰一圈莲瓣纹。镀金底阴刻十字杵,中央圆框内刻“乾隆年制”上下、右左十字形排列楷书款。

转载于台弯国立故宫博物院
“国立故宫博物院 著作权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仿自铜器天鸡尊形制,器形庄重,釉色鲜明艳丽,是上好的陈设器。
  • 铜胎,屏上方镌卷须锦间饰番莲,阴刻填黑乾隆御制咏春诗“干则为元常则仁,于旨居首则称春,体斯贱物生生意,宜在奉天司作人”臣于敏中敬书“臣敏中”阳文镀金、“敬书”阴文填红。诗下方掐丝村落农舍、小桥流水、农夫犛田春耕及村童放风筝等画面。
  • 铜胎,前面为直颈球腹云耳瓶,连接浮雕云头纹之座,靠墙面平,颈下方有一孔可以直接挂在墙面的钉上,故称壁瓶,清档中称之轿瓶。
  • 铜胎,前面为侈口丰肩敛腹瓶,连接浮雕式夔龙纹之座,靠墙面平,颈下方有一孔可以直接挂在墙面的钉上,故称壁瓶,清档中称之轿瓶。此型器始见于明万历朝,清代盛行于乾隆时期。
  • 器物形制与清 乾隆 掐丝珐琅夔龙纹轿瓶相同。此瓶白地以蓝色茶花枝叶为锦,瓶腹掐丝“御制”二字,词句则采掐丝双钩填墨的方式“生意四旨具韶光一室融”落“臣于敏中”红地阳文镀金字、“恭写”镀金地阴文填红字。
  • 方觚的喇叭口装饰番莲纹,外壁上下饰各种拐子龙纹,中间方腰装饰兽面纹和拐子龙纹,器形高大,气势十足。
  • 夔龙碗一屉是一整套的掐丝珐琅餐具,乾隆时期唯有在庆典盛宴中,皇帝的御桌方能使用,其他陪桌只能使用瓷器和银器。
  • 掐丝珐琅镜背的装饰,以画太极图的凸起圆钮为中心,自四朵宝相花向外扩散,八只花尾夔龙围绕在镜缘,流畅的掐丝线条,使夔龙显得活灵活现。
  • 扁壶俗称为“抱(宝)月壶”,源自皮革制的“背壶”,是方便骑士携带的水壶。
  • 暖砚:铜胎,长立方形匣,匣口卡一置砚的平台,放置两方极薄的端砚,平台下方的空间可放热水或炭火余灰,可防在寒冷的冬天墨汁凝固,故称暖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