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兰陵王 由安西赴敦煌 游鸣沙山谒莫高窟倚声

殷明辉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陇山兀,西域风高日烈。流云卷,疏勒岸斜,匹马天涯路超忽。秋声塞柳折。幽涉,行歌散发。敦煌道,牵梦触怀,羌管悠悠暮吹彻。

雄城极边屹。富佛国遗踪,丝路文物。鸣沙山上沙如雪。龙脊莽戈壁,党河清冽,多情还听塞女说。玉关远车辙。

千佛。莫高窟。彩绘耀寰区,倾倒豪哲。历经劫火犹存活。叹无数宗匠,慧心开设。三危孤峙,夕照里,瀚海阔。

(注)鸣沙山:古有“漠高山”、“神沙山”之称。位于敦煌城南5公里处,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20多公里,主峰最高处海拔1715米。峰峦起伏,山脊如刃,犹如一条金色的巨龙。盛夏时节,人乘沙流,登高滑下,沙鸣如雷,故得名“鸣沙山”。“沙岭晴鸣”,为敦煌一景。

(注)疏 勒:水名,即疏勒河,发源于青海省托来南山,流经昌马、玉门、河东、安西、敦煌等地。

(注)党 河:发源于青海省党河南山山脉,流经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敦煌等地。

(注)玉 关:即玉门关。

(注)三 危:山名,在敦煌境内,与莫高窟遥遥相对。

(注)千 佛:千佛洞,即“莫高窟”。

(注)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在甘肃敦煌县城东南25公里。洞窟凿于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上下五层,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南北长1600多米。建造年代据武周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记载,莫高窟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至唐代武则天时,已有窟室千余龛。现尚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各代壁画和塑像的洞窟四百九十二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二千四百十五身,唐、宋木结构建筑五座,莲花柱石和铺地花砖数千块。是一处蜚声世界的由建筑、绘画、雕塑组成的综合艺术宝库。(节引自《中国名胜词典》)

(2002年)@(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