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欣赏 孤雁

文思格
font print 人气: 118
【字号】    
   标签: tags: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底暗度,关月冷相随。
未必逢□缴,孤飞自可疑。

【作者简介】

崔涂,字礼山,江南人。因为长期羁旅在外,其诗多写羁愁别恨,情调沉郁。《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字句浅释】

题解:本诗以孤雁的形象寄托作者孤凄忧虑的羁旅情怀,读来感人,不愧为五言律诗中之上品。归塞:飞回到塞外去。可见是在春天,大雁北飞时。念:顾念,惦念。尔:你。何之:到哪里去。迟:迟疑。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关月:关塞上的月亮。矰:短箭。缴(zhu’浊):拴箭的丝绳。疑:疑惧。可疑:可能产生疑惧 (不是现代汉语“值得怀疑”的意思)。

【全诗串讲】

飞向塞外的几行大雁,已经远去。
你形单影只要去哪里?让人惦记。
黄昏的风雨中失了群,呼唤伴侣。
想栖息那寒冷的池塘,又在迟疑。

昏暗中飞过水中陆地,乌云很低。
塞上也只有冷冷关月,把你伴随。
虽然你不一定会遭到,暗箭算计。
但孤独的飞行总让你,产生疑惧。

【言外之意】

环境变得恶劣时,大雁失群孤飞;失群孤飞又引出对险恶环境的惧怕心理。群起而飞时毫不可怕的事(如夜宿寒塘),形单影只时也会觉得恐惧迟疑。失去了群体的温暖,更感到孤独前进的艰难;饱尝了离群后的凄凉和危险,应该更珍惜重新合群的机缘。

失群的孤雁啊,快回群吧!你静静地听一听,透过那黄昏风雨的冷酷呼啸,时时传来同伴温暖的呼唤声。孤雁啊,快回来吧,不要等到那恶毒的暗箭穿透你回家的雄心!

【正见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秋天是诗人们登高望远、即景抒情的季节。许多诗人都会触景伤情、悲秋滴泪。但作者却在寒秋中找到一片明朗的春景,让人体验到温暖的春情,使人意识到一片萧条中仍有勃勃生机。
  • 佛门是空门,空门驻空心。作者才入门一游,便凡尘如洗、俗念顿泯,心生喜悦,并与众僧喜悦一同融入那悠扬远播的钟磬声中,使得山寺、树木、花草全都弥漫在喜悦的音乐里。作者一游尚且如此,经年累月居住其间、每日打座修心的僧众,其心境又当如何?
  • “放生”就是把活的动物放回到自然界中它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去。“放鱼”是“放生”中最普遍的一种。这首小诗就是作者在“放鱼”时对鱼说的一番话,是咏物诗中富於哲理、意味隽永的佳作。
  • 诗人贫病交加,但宁愿以书寄情、以琴抒愤、以酒浇愁,也不放弃“真”而去“窃”取官位。自古以来,好诗人就是社会的镜子、历史的声音,时刻关照着人民的疾苦、吟唱着历史的兴亡。
  • 今天,我的郡斋里特别地清冷。我忽然思念,山中的朋友道士。
    他到山涧底下,砍荆条当柴烧。背着柴回家,就煮白石当粮吃。
    我想拿一瓢酒,远走到山中去。风凉雨冷的夜里,给他些慰藉。
    然而,空荡荡的山上堆满落叶。我到哪里,才能找到他的足迹?
  • 以暮春为题材的诗古来有很多人写,如何切入是关键。杨花为什么能独得东风意呢?因为它身轻啊!它没有那么多执著和负担,没有那么多牵挂;所以春风(东风)就能带着它们飞呀飞,它们如雪花飞舞,向着晴空向着阳光飞行,再也不回来了。
  •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其实,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所谓的“不如意”才是关键。杜甫通过观赏春天的美景,与春光做了个约定;“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如果到哪里都有美丽的春光陪伴,那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 隐居独修之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寂寞”,如果不能克服并去掉它,就无法隐居,也达不到修炼的效果。所以我们来看一看,王维是如何排遣这种“寂寞”之情。当“寂寞”难耐之时,就走出房间,“苍茫对落晖”。虽然是“人访荜门稀”,但作者却认为自己有松、鹤为邻(鹤巢松树遍)。
  • “借问欲栖珠树鹤,何年却向帝城飞。”其中的“(仙)鹤”借指贺知章。言外之意是说,您将来在仙界中自在逍遥,什么时候能飞回来红尘探望我们啊?因为宴会有皇帝在场,贺知章又是四朝元老的前辈,所以李白这首诗用词用典都恰到好处。
  • 五月薰风送暖,现代母亲节康乃馨当令,回想古代中国的儿女们送什么花给母亲忘忧呢?亲子深情是岁月摧残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诗心。一起来看古代诗人孟郊和王冕献给母亲的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