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颖:民工之死﹝第十四章﹞

曾颖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6月9日讯】编者注: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95年12月8日,四川省德阳市被评为“优质工程”的中华楼刚刚竣工,就由于偷工减料而彻底垮塌,造成14名民工丧生。这部小说在大陆形形色色“风花雪月”和“鸳鸯蝴蝶”派作品风潮中被拒绝发表和出版,但在本报编辑看来却是近几年来反映中国底层民众困苦为数不多的佳作之一。作者用深沉的笔调,揭示了中国大陆农民工所遭受的种种不公。我们希望,这部作品能够引起读者对中国农民工权益和处境的关注与思考。原文没有题目和章节,现题目为编者所加。

**********************
**********************

第十四章

晚秋的时候,梅枝出事了。

诗人带梅枝出去之后,我们很少听到她的消息。她出事的消息,还是陈二狗从杂货店的电视上看来了,是新闻报导说梅枝是因为不愿意卖淫而从五楼跳下来的。

大伙反应不一,但都很愤怒。尤数小福和毛子反应最剧烈,血红着眼要找张士比亚报仇。

之后,本市的各大媒体都报导了这事。妇联、学校和商家纷纷向她伸出了援助的手。市上的主要领导,感叹如今世风中居然有如此烈性的女子,纷纷到医院看望,并鼓励她医好伤之后好好站起来。

从得学的角度来看,她站起来的可能性已经消失了。她那双会蹦跳出各种好看舞姿的脚已不再接受她的大脑的指挥。病床上的梅枝,除了泪腺之外,全身其它器官的所有功能正在一天天萎缩。

毛子和小福几乎同时买了工棚里第一份报纸。又几乎同时看到了梅枝的最新消息。最后,两个人又几乎同时离开了工棚。

他们两人先后到病房里看了梅枝。梅枝睡着了,窗外的光线把她脸上的细绒毛显得金黄黄的,她的眼袋很黑,几天来所流掉的泪水足以洗掉她的神采和美丽。毛子和小福的眼前,是无边无际的梅枝的舞姿、像漫天而降的大雪更像铺天盖地的刀子。

毛子和小福在病房里都没哭。出来门,鼻子一酸眼睛里面就闹起了水灾。幸好这里是医院,对血和眼泪早已见惯不惊了。

第二天的报纸上,社会新闻上有两则小消息很抢眼。一则是某报一位张姓记者遭歹徒袭击。另一则则是说几天前逼打工女跳楼的娱乐城突发了火灾。

这两件事,是毛子和小福分别做的,他们谁做的哪一样一直是个谜。

这个谜底本来在新年之前能够揭晓的,在这段日子,公安局照例是要清查一下工棚的,据说这样可以保证城市过上一个安定平安的新年。在清查的当天,当警车闪着腥红的眼睛扑进工地时。毛子和小福不约而同地往楼的最高层跑了。这只是一次例行的检查,但他们显然以为自己干的事已经暴露。

在楼顶上,小福对毛子说:毛子,我人一个,球一根,不像你,上有老,下有小的。让我找了吧。

毛子胀红着脸说:那咋成。我成啥鸡巴人了?

两人一个要争一个要让。险些打了起来。

刺耳的警笛像抹着辣椒的刀子,使两人异常难受。

在他们相持不下的时候,警察却收队走了。警笛由近及远,两人才像剔了骨头的烧鸡,一下子散在地上。

这天夜里的检查警察并非一无所获,据说钢筋组那边查出一个杀人逃犯。这小子我认识,平时三杠子打不出来个屁,闷得像一块土巴。而他的案情,却是让所有人吃惊的–在出来之前,他杀了一到他家收黄谷的小贩,得了三百元钱,他用这钱做了出来打工的路费。

有这样的大案转移视线。毛子和小福心照不宣的小秘密却成了我们心目中永远的谜。

(未完待续)@(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祥林嫂就到了45岁了,在吃过一碗长寿面,听阿毛甜甜的一声祝福,并度过45年来最温暖的一个夜晚之后,她知道,让她痛苦的日子即将来临——因为她所在的厂里规定,女人满45岁就必须下岗。
  • 在我住的那条小街上有很多家倒闭得非常快的小店,有小饭馆、有茶铺和音像租赁店,还有小服装店和小OK厅。其中倒闭得更多的就要算小杂货店,开这样的店不需要太多资金和技术,只需租个小店,到批发市场买点糖果烟酒就能做成一门生意,因而,这成为很多人在下岗后首选的再就业业务。
  • 在四川省什邡市最近一年的时间内发生了两起轰动一时的“医疗事故”,之所以给“医疗事故”这四个字加上引号,是因为有关部门和涉及事故的单位至今还不愿意正视“事故”这个概念,他们更多地宁愿将这个词理解成为“意外”。
  • 在三环路外一个破旧的大杂院里住着一群外来人,他们有卖水果的有收废品的有专门给外来汽车带路的,还有几个行踪颇为诡秘,看样子没有什么工作但却并不太愁吃愁穿。他们的南腔北调和花样百出的营生手段使大杂院显得更杂。大家在纷繁杂乱的环境中平静地生活着,虽偶尔为水电费或邻家煤烟灌进自家屋里而小吵几句,但吵吵也就算了,大家在外谋生并找一个安身之处也不易,因此,总还没闹出什么伤筋动骨破坏安定团结的事。
  • 民工钱二果的女儿小莲在捡垃圾的时候,捡到两张花绿绿的足球票,凭着在民工子弟学校上过几天学,小莲知道这张票还没有过期,她于是像平常捡到水泥袋啤酒瓶一样,高高兴兴地交到父亲手上,因为那上面印着的80元钱一张的面值足以使她在吃晚饭的时候不被父亲骂成吃白食的。
  • 那个中年民工在办公室门口徜徉了半天,终于鼓足勇气走到我的面前,黑黑的皮肤居然遮不住他脸上红红的羞怯。以他这副装束,要从保安威严的审视下通过,并努力使自己腿不 打闪地走到我的办公桌前,他的确费了不少力气。
  • 迎面而下的第一滴雨把我从胡思乱想中唤醒过来。天被四周的楼房挤得只剩小小一个井口了,除了背靠的预制板之外,整个世界都有些冷漠。周遭楼房里各色窗帘背后透出幸福的光芒来。这使得我更愿意看天,尽管脏兮兮的天空也被都市的灯火映衬得烦躁不安,但至少那儿没有令我嫉妒的窗,红色蓝色或黄色的窗帘里。每一声欢笑每一段音乐无不令人想哭。
  • 大伙儿懒心无肠地拨拉了几口饭,把碗往枕头边上一扔就各自睡了。耿二爷一边伸手关灯,一边絮絮叨叨地说:睡吧,睡吧,等大楼起了层,就不再住这破地方了。说着话,他狠狠地锤自己的腰。
  • 天象被谁捅了个窟窿似的,大泼的水毫无节制地冲刷下来。在雨的重压下,工棚显得异常脆弱可怜。眼瞅着水位一步步上涨,如果雨不停的话,床上也将不再安全了。耿二爷搔搔头说:这样不是办法,得抽水。
  • 不知是因为雨,还是因为毛子的歌声,或者诗人的出走,我病了,浑身烫得像要融化了一般,蚂蟥一般贴在床铺上。耿二爷摸摸我的头说:今天就别去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