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专家:创造生技蓝海 应摒除短期投资心态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3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名玺台北三十日电)全球生技产业透过不断并购、策略联盟,呈现大者恒大的特色。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员罗淑慧说,台湾生技业者首先应摒除短期获利投资心态,才能创造台湾在生技蓝海的新价值曲线。

罗淑慧认为,透过畅销企管书“蓝海策略”中所提到的四项行动架构,台湾生技业者才能创造新价值曲线。首先应“消去”短期获利投资心态,体认生技产业与ICT产业有差异性,很难复制;“降低”政策的不确定性与研发能量扩散不畅的阻碍。

“提升”学术研究与业界的衔接、加强研发投资及专业人才国际化;进而“创造”国际联盟合作网络、专业化经营及国际接轨能耐。她表示,毕竟在全球走并购风或策略联盟的环境下,台湾生技产业最后仍须与国际产业界结盟,才能在全球生技产业占有一席之地。

罗淑慧说,2004年全球生技产业前十大合并案,以比利时公司UCB花27亿4700万美元并购英国公司Celltech居首。国际大药厂并购他厂的原因不脱“争排名”与“扩大产品线”等因素。

她指出,全球生技产业从2000年后,每年结盟数都维持在600件以上,金额逐年攀升,2004年已达107亿美元规模,大者恒大,小者成为被并购对象已成热潮。

以2004年为例,美国生技产业上市公司有330家、营业额达427.4亿美元,居全球之冠;亚太地区成长快速,上市公司131家、营业额20.5亿美元。罗淑慧表示,全球生技产业态势,亚太地区市场潜力大,虽然目前金额不大,成长率却高达35%,这与各国愈来愈重视生技产业有关。

台湾生技产业策略目标为“投资45亿美元,2010年能有18家国际级生技公司”,主要领域聚焦在“生物医学、农业生技、生技服务、保健及中草药”;中国也提出五年投资14.5亿美元,专注发展“生物医学、农业生技及基因治疗”;南韩在干细胞领域成效卓著,政府期望在2020年达到世界排名第七的目标。

在生技产业国际联盟成必然趋势下,罗淑慧说,台湾必须走向国际化。与亚太地区中国、南韩、印度及新加坡等国比较,台湾在2003年生技厂商总营收及年复合成长率(2001年到2010年)表现只优于新加坡,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壮大能力,成了台湾生技厂商与政府的挑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