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静芳的纸雕艺术

红蜻蜓

吴静芳 图/文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一九九八年九月底,我走进台中县文化中心的停车场,准备开车回嘉义,在开车门的时候,我感觉有东西从我发上掠过,我抬起头,傍晚时分的阳光亮的我不得不眯起眼睛,迎向我的除了阳光,竟还有多、好多的红蜻蜓,盘绕着停车场的小小天空,这时除了我,停车场还有很多人,可是没人抬头看一眼,我好想抓个人让他抬头看一下,只要一下下就好了,红蜻蜓好美呵!

我的家人总说我是有点疯狂的,但不要以为别人也是一样。

于是我干脆就坐在车里,趴在窗上瞧个够,暮色暗了下来,红蜻蜓也在一刹间消失无踪。
从前我曾看过比这更多、更多蜻蜓的天空。

国中三年级时,为了迎接在嘉义举行的区运,我们每天都在学校练习大会舞,老师、学生个个累的人仰马翻。那天,也是黄昏,我们刚练习完,躺在操场的草皮上休息,天空在这个角度看起来好宽、好大,我从不知天空这么大,我的眼睛看到的除了天空,还是天空;绿色的蜻蜓从刚才就不断的增加,现在我们躺下后,它更占据了整个大操场,我和同学怎么算也算不完,训育组长吹哨子叫我们离开,我们仍懒得站起来;有一个人开始说自己的心事,接着每个人都说出自己的心事,原来,每个女生的烦恼都差不多,可是我们都以为说出来会被别人笑呢!

天色有点暗了,我们虽然很累,可是心情很清松,牵着脚踏车慢慢走出学校,学校静悄悄的,绿色蜻蜓仍漫天飞舞…。@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父亲刚过世的那些日子,只要在街上发现与他相似的背影,我总会下意识地追过去,甚至渴望转过来的是父亲的脸庞。
  • 十岁时,我们从番社〈1〉搬到北门〈2〉时,隔壁有一间独立的灰蓝色老房子,前后都有院子,每天都是大门深锁,常常有野猫越过矮墙跳到院子,又一溜烟地闪入房子里,我和妹妹放学后总爱在屋后的小巷子四处晃荡…
  • 从前的嘉义,虽不像台南那样充满古迹,却有处处留下过往时光的房子。以前我常常在放学后在这些街道漫游,这些街道是我对嘉义最重要的记忆,可是不知何时它开始以惊人的速度消失。有一年从台北回到嘉义,我竟一时想不出该怎么走!好多的旧街道正在拓宽,一排排的老房子全拆掉了,取代的是一栋栋长得一模一样的楼房,站在街头,我感到陌生和伤心,我熟悉的诸罗城啊!究竟会变成什么模样?
  • 小时候的家很小,却有一个大厨房,还有一个大灶,灶下开着两个口,里头燃烧着晒干的甘蔗皮,还有我们偷塞的番薯。灶上的一边放着一个大锅,用来烧热水;另一边则是炒菜锅,母亲和大姊常常蹲在那儿添着柴火。为了把熟透的番薯拿出来,我们常用铲子乱挖,把火母都弄熄了,所以母亲都不让我们帮忙看灶火。屋外的烘炉却是我们的责任,烘炉里放着黑色的煤球,熬阿?的草药。隔壁人家没有大灶,所以有好几口烘炉,墙脚也堆了一堆堆黑的煤球和一堆用完后变成橘色的煤球。
  • 七O年代的八掌溪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那时吊桥仍在,桥下流水淙淙,弥陀晚钟还是嘉义八景之一呢!对小孩而言,那儿可是探险的好地方!为什么呢?说来话长…
  • 有一位长辈已经高龄七十好几了!可是每天仍是一大早就下田工作,他的孩子都不在身边,一个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每天都是笑嘻嘻的,如果知道他经历了多少苦难,就会惊讶为何他还能这样开朗呢!
  • 我在小学四年级时才开始学骑脚踏车。可是,家中只 有二姐、三姐有脚踏车,她们要出门、上学,脚踏车才不可能借给我呢!那怎么办呢?邻居阿惠找来他爸爸骑的脚踏车,我们牵着车到对面的县政府〈现为嘉义市政府〉练习。县政府里有一个大广场,还有一个圆形水塘,平常我们总是到那儿捞蝌蚪,现在则是我练习的最佳场所。
  • 小时候,妈妈若跟爸爸吵架,会负气回娘家,我与妹妹年纪最小,会吵着找妈妈,大姊就带着我们到路口去等妈妈。
  • 现在工作室的前身是间小平房,也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在十岁前都住在这儿,小房子在这十多年间翻修过多次,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样子;那时是红砖瓦盖的屋顶、竹柱镶崁的白灰墙,白灰墙斑驳不堪,露出黄土甘蔗渣拌成的内墙和竹片。
  • 外婆是北门人(约今嘉义民权路及吴凤北路附近),十六岁时就在她瞎眼阿公的作主下下嫁到温蕉厝(今地藏王庙附近)。外公家卖碗粿,外婆嫁来之后就得帮忙蒸婉粿,缠过脚又放开的外婆,踩着小脚,吃力地把蒸笼从灶上搬上搬下,蒸好后再搬到井边洗蒸笼。若她瞎眼的阿公知道她嫁来这儿必须做这些粗活的话,一定会很心疼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