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一万个希望 台湾爱心大团结

人气: 4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苏永耀╱专题报导为南亚赈灾,新闻局发起“一万个希望”募得新台币四亿元认养孤儿,农历年后也将与国内社福团体组团前往相关国家确认援助方式;新闻局能在极短时间汇聚社会丰沛爱心,确实立下一个象征台湾凝聚团结,援外行动的难得典范。

南亚海啸发生后,全球的援助活动虽然不绝,但如何有效援助,却莫衷一是;相较中国仅有金钱援助以及医疗团前往,这类传统的援助方式并不见得能对症下药,尤其东南亚部分国家贪污严重,医疗行为也有适应与否的问题;台湾在这次南亚赈灾上就显得更具创意与用心。

其实,台湾在这波援外过程亦有转折之处;外交部虽在第一时间对受创国分别捐助美金十万与五万元不等,但高层即认为杯水车薪,之后并陆续追加到五百万美金,以及五千万美金的经费与物资等。

另方面,本身在家扶中心有认养十名孩童的林佳龙,则从帮助受难孩童的角度进行思考;认为这是在外交部既有援助行动外,可以切入的方向;所剩的问题,是要如何在有限时间内,争取国内资源的响应,所以在上月5日行政院会通过该案后,林佳龙即与国内媒体联系,确立“明天过后,一万个希望”援助行动。

其实,对于南亚赈灾,国内不乏有电子媒体率先响应,但因属个别行动,成效有限;加上新闻局的构想很具体,目标也明确,就是针对因南亚海啸受难的儿童,林佳龙当时还承诺,虽然国内对捐款有高度实力,却一直没有做出好的模式,因此无论是否仍任新闻局长,未来募得资金运用过程,他都会以监察人身份长期关注。

在新闻局的背书下,活动首先获得媒体老板的认同,本报创办人林荣三先生并捐出五百万元抛砖引玉;但除依赖媒体做为传播管道,影剧界人士的参与更能产生风行草偃之效,为此,林佳龙也曾分别打电话给余天、张小燕、张菲、白嘉莉、葛福鸿、夏玉顺等重量级人士,均得到正面的回应。

虽然新闻局在政府改造方案里是将被裁撤,相关业务也会被新的通讯传播委员会所取代,但如同先前推动第二至第二十五频道为阖家观赏及公益频道的“不可能任务”一样,新闻局是巧妙运用各方力量,整合资源推动公益。

赈灾过程新闻局虽然相当主导,但各界也咸信这能创造更巨大的公益效果,因此,撇开暂时的竞争,展现令人印象深刻的合作关系。

最近这一年因国内的政治纷扰,就连媒体或影剧界人士,也不免受到标签作用,在大环境不利下,这次藉由南亚赈灾的重新凝聚,一方面证明国内是有绝对的实力帮助南亚邻邦;另外也具良好的社会作用,对过于泛政治化的台湾可有所导正;再者,明确援助南亚孤童,也让台湾更能深根扎于该区,长期而言,势必有助提升国家利益。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