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欣赏

【京剧欣赏】四郎探母

杨延辉在两难中的坚定
袁荣易
font print 人气: 267
【字号】    
   标签: tags: ,

《四郎探母》大概是有京剧以来,演出率最高的一出戏,尽管台湾禁过、大陆也禁过,但在观众的极度渴望中,还是解禁。大家爱看总有个原因,从清朝咸丰年间名老生余三胜擅长此剧算起,一百五十年来依旧紧紧牵系观众的心。禁演的理由,是用政治问题考虑的:杨延辉被俘掳却没自杀,政治立场可议。

还有人指出铁镜公主在发誓时自己称自己为番邦女子,是一种种族歧视。铁镜公主穿清朝旗人服饰是所谓的旗装旦。慈禧太后也特爱这出戏,却不觉得番邦这两字刺耳。可见一厢情愿的用观念去看戏,就是人为的制造障碍,进不到这出戏的精华里面去。


古人用“天理、人情”来衡量得失,如果照上述很简约化了的现代观念去编剧,就只能编些宣传片了。但是《四郎探母》合乎天理人情,剧情跟随杨延辉的左右为难、文武场面的严丝合缝,突破一个一个悬疑、解决一个一个问题,冷水加温直到沸腾都在情理之中。

“坐宫”里,铁镜公主慢悠悠的“四猜”,却越猜越心惊;之前郁郁寡欢的驸马把难处已讲给了观众,骄纵的公主不知情唐突闯入。强烈对比的张力,音乐由慢转快,观众盯着眼睛就怕遗漏一个细节,越是这样越有打搅,一会儿小孩撒尿、一会儿又装不懂发誓。一个急、一个不急;急的却装不急,他知道那个发誓是所有希望的火花,如果灭了什么也不算了。

杨延辉动了探望母亲的一念,周围的人事物都绕着这一念而运转。也因为他在看似混乱的两难状态中,能够坚定,不会畏难而退缩,终而能够使自己的一念成真。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古典小说名著“西游记”,有许多人说它其实是一本讲修练的书。例如西方取经路上历经八十一难就是闯关、过关的历程。而人的妄念就像猴子,一刻也停不下来,我们常用心猿意马来形容,孙悟空在书中就被简称心猿。京剧里有许多“西游记”的戏段,《安天会》是经常演出的一出,戏里包括偷桃盗丹,以及神仙齐集抓拿孙悟空的神仙大排场也就是所谓的安天会。
  • 杨贵妃在宫内备受宠爱,一个月圆的晚上,她在御花园百花亭设盛筵,等待君王共渡浪漫的夜晚。出乎意料唐玄宗却往西宫梅妃那里去了,她自己无法排解,赌气而喝得醉醺醺,最后吐得一片狼籍。
  • 打鱼杀家描写一对渔家父女的生活,一叶扁舟,悠然河上。舞台上靠着唱词与身段,虚拟出在船上打鱼、招待客人、夜里渡河等情境。着墨不多的细节,刻画出父女默契(如打鱼时合作无间)、心电感应(如父亲告官,女儿仿佛听到官府打人的声音)、关怀与支持(女儿胆小却要去为父亲壮胆)。
  • 杜文学的“好”朋友凤承栋,一见杜家遭严嵩陷害,立即转变立场,巴结严家,落井下石帮严家大主管严年去夺杜文学的妻子;而周仁赴汤蹈火救好友、救嫂子,匪夷所思用自己的太太去顶替,却不知是掉入凤承栋的陷阱,遭来所有好人的误解,把他和凤承栋,看成卖友求荣的一丘之貉。
  • 《虹霓关》很早就扬名海外,1924年梅兰芳剧团应邀赴日演出,受欢迎之余,日本“宝冢”电影厂拍摄了《虹霓关》中“对枪”一段电影。1935年梅兰芳到苏俄的莫斯科演出,著名电影导演爱森斯坦(1898-1948)也拍摄了《虹霓关》中“对枪” 这一段电影,不过这次不是默片而是有声片。爱森斯坦与梅兰芳结成好友,他称赞梅兰芳是“最伟大的造型大师”。“对枪”是男女对打,可是更像是男欢女爱的求偶舞,身段之优美、唱腔之动听,连外国人都目眩神迷,爱慕不已,还以当时最时髦的电影拍录保存。
  • 《五花洞》又叫《扫荡群魔》,由小丑、小旦(花旦)担纲演出,是所谓的“小戏”形式。京剧里有许多小戏,例如打花鼓、打樱桃、小上坟、小放牛、锯大缸、探亲相骂、荷珠配……,都是小戏的形式,通常是丑男、美女的组合,一俗一俏,相映成趣。市井小民的鲜活描绘,让人感觉轻松与舒服;尤其那种麻俐的对话,现代人甚至无法相比。现代人埋首电脑、应对退化,情绪容易烦躁与消沉,表现不出干净利索;而小戏那种朴素的对手戏,却具有聪明伶俐的挑战与交流,是更真实的人生。
  • “奇双会”利用节气作为背景,巧喻出人事随着天象递变。原本旧的、不如意的生命,因为大地春回的更新作用,最后成为奇妙与美好的结局。
  • “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刚在京城考完试的范仲禹,与妻小一行三人,在山上突遇猛虎,慌乱过后,妻与儿不见了。范仲禹山前山后寻找半月,一无所获;整个消息好像被封锁,一点也打听不出来。“琼林宴”是专业演员才有办法演出的一出戏,要将遭逢巨变,心理失常、濒临疯狂的状态诠释出;同时在线索出现后,因着急不理智,将情况搞得更糟,越陷越深、越做越错以致丧命的过程,更要交待得具有说服力。
  • 京剧“五台山”演的是分别多年的兄弟在神前会面的故事。
  • 《乌盆记》是出典型的老戏,开场“行路、避雨”雷祖带领风婆、雨师、雷公、电神及云卒上场。雷祖吩咐布云作雨完毕即下场,短短两句话的过场,带出诡异的气氛。从前人相信鬼神就存在于与人间比邻的平行空间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