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同:前途无量

李家同
font print 人气: 24
【字号】    
   标签: tags:

我有一种感觉,他一定知道,四十年以后,我们会回来的。那时候,我们就可以懂他的话了。

这已是四十年前的事了。

我那时是高二的学生,有一天,我们全班骑脚踏车郊游,黄昏的时候来到了龙潭的斋明寺,这个庙在大汉溪旁边的高山上,在庙前大草地上,我们坐着看风景、聊天。

当时,我们都很口渴,可是那个时代,中学生是买不起饮料喝的,因为庙里通常供应茶水,我们就公推一位同学去到庙里讨水喝。

这个同学明明是天主教徒,只见他恭恭敬敬地向那位在庙前散步的老和尚走去,假装是佛教徒,一面口宣佛号,一面双手合十,这招果真有效,老和尚将我们大伙儿全部请进庙里,不但给我们茶水喝,还拿出一些糕饼给我们吃,我们还进他的书房参观,他的书房全是线装书,老和尚当场挥毫,写字给我们看,在此荒野,碰到一位和蔼可亲,而又有学问的老和尚,我们同学都觉得不虚此行。

就在我们向老和尚道谢,而且说再见的时候,老和尚忽然说,“你们等一下,我要替你们看相”。

同学们纷纷转过身来,让老和尚在我们的脸上扫描了来回各一次,最后他指指一位同学,作个手势,叫他站到前面来。

这位同学名字最后的字是“丁”,我们叫他“阿丁”,阿丁被老和尚指了以后,乖乖地出列,老和尚拍拍他的肩膀说,“你前途无量”。

阿丁吓了一跳,喃喃地说,“师父,你一定弄错了”。可是老和尚十分坚持,他坚定地说,“你最有前途”。说完以后,就放我们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大家都不愿讨论老和尚的预言,理由很简单,阿丁的功课和运动都不错,可是他家境很不好,我们全班就只有他是要去念师专特师科,其余同学,人人都要考大学。阿丁说他念高中已是家里很大的负担,大学是不可能念的了。念师专有公费,毕业以后,立刻可以到小学去教书,所以他决定去念师专。

其实我们班上公认最有前途的同学是阿川,阿川一表人才,有领袖气质,人缘好,有组织能力,虽然功课普通,可是体力惊人,身高一八○公分,篮球校队,我们怎么样也想不懂为什么老和尚不选他,而选了阿丁。

还是阿丁自己打破沉默,他说,“我想老和尚一定老糊涂了,阿川才最有前途,我将来是个小学老师,怎么说我最有前途?”

四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一班,大多数同学都有很好的职业,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是商人,我做到了大学教授,可是真正事业非常成功的只有阿川和阿强,阿川做到了部长,阿强是一家建设公司的董事长。

我为了办同学会,常需要打电话给老朋友,大家都容易找到,唯独阿川和阿强不好找,阿川的秘书永远告诉我他在开会,或者和人谈公事。他常要到立法院回答质询,我发现我如果到立法院去找他,说不定还比较容易一点。通常他的秘书会留下我的电话,说部长会回电话的,部长果真回电话了,可是这一定是一个星期以后的事,而要约一个聚会的时间,那就更难了,部长似乎每天都有约,起码一个月以后才可以和老朋友见面。

阿强也好不到那里去。他虽然不要去立法院,可是他要去看工程,也要一天到晚和人家应酬。

内阁改组,阿川部长下台了,他仍然有工作可作,可是影响力和权力都没有了,我每次打电话去,立刻可以和他聊天,有时候,他还会主动打电话来约我去吃小馆子。一年前,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阿强呢?他的建设公司不停地推出新的大楼,可是绝大多数都卖不掉,尽管他一再降价,仍然不行,他是被套牢了,有人告诉我,他已经好几次差一点跳票。

阿丁呢?他早已从小学老师的职务位上退休了,他一直在龙潭附近教书,退休以后也住在那里。

高中毕业四十年,我们决定聚一次,讲明不带老婆,我们要好好地回忆一下四十年前的好日子。阿丁邀我们到他那里去,因为只有他住在乡下。

这次同学会,几乎所有在台湾的同学都到了,大家聊得很痛快,令我感到有趣的是,大家关心的不是彼此之间的不同,升官发财,已不是大家话题,话题好像经常在病痛上打转,某某同学腰痛,某某同学背痛,某某同学告诉大家有心脏开刀的经验,某某同学更是伟大,他已换了肾,讲得大家胆战心惊?最让大家怀念的是四十年前,我们每天中午打篮球,要是现在中午大太阳下叫我们去打球,一定会倒地而亡。

到了下午,阿丁告诉我们,退休以后,他一直在一家孤儿院做义工,而且是每天八小时的义工,他邀请我们去参观,我们这才发现他是一位大忙人。

短短的一小时,阿丁得耐心地倾听一个小女孩的告状,她说另一个小男孩欺侮她,虽然一把鼻涕,一把眼泪,一转眼,两个小鬼又玩在一起了。另一个小男孩摔了一跤,跌破膝盖处,阿丁替他涂红药水。这一小时内他接了三个电话,一个替他们的孩子找工作,一个是安排将一个住院的孩子从医院接回来,还有一个替孩子申请残障手册。

对于我们大家,阿丁的工作令我们都羡慕不已,我们的部长大人被一群小孩逮到讲一本书上的故事(是阿丁向他们推荐的),他常想混,细节含混带过,没有想到一个小孩好几次纠正他,显然这小孩对这个故事已经听得滚瓜烂熟,我们的亿万富翁阿强,到厨房去视察,却没有出来,原来他留下来剥豆子,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有人提议,在我们回家以前,再去一次斋明寺。四十年前,这里全是农舍,现在已经是面目全非,热闹得很,幸运的是,斋明寺未受影响,他仍然静静地俯视着大汉溪。又是黄昏的时刻,一个又红又大的太阳正在对面的山头落下去。

故地重游,大家都已发苍苍,免不了有些伤感,当年打打闹闹的情景不复再见,代替的是沉默,还是部长大人痛快,他说,我最怕看夕阳,每次看到夕阳,我就想起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大家当然很同情他卸任后的失落感,可是要卸任的,不只他一个人,我们都快到要退休的时候了。

我相信,大家一定都在想当年老和尚对阿丁说的那句话,“你最有前途”,我仍然没有完全想通他的意思。

就在我们大家发呆的时候,一位学数学的同学回过头来,对阿丁说,“我终于了解老和尚的意思了,我们这些人,终日忙忙碌碌,都是为了自己,既然为自己,就会想到成就,这种只是为了自己成就,就算再大,也总有限,即使我们中间如果有人做了总统,他也会有下台的一天,而你呢?你现在专门替那些小孩子们服务,我相信你每天都有成就感,这种成就,无所限量,可以永远持续下去,不会像阿强那样,每天要担心不景气的问题,一旦不景气,他跟本谈不上有什么成就了,难怪老和尚说你前途无量了,他算的命真准。”

阿丁没有答话,我们每一个人都似乎同意这一番话。

在回程的路上,我向坐在旁边的同学说,“为什么当年老和尚不将他的想法讲明白一点?害得我到四十年以后才懂。”我的同学说,“四十年前,即使老和尚真的讲清楚了,像你这种没有慧根的人,会听得懂吗?”

其实听不懂的,绝不止我一人,我们当年都是小孩子,怎么会听得懂这种有哲理的话,难怪老和尚没有讲明白,可是我有一种感觉,他一定知道,四十年以后,我们会回来的。那时候,我们就可以懂他的话了。@(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他的工作日志上写得一清二楚。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行善或行恶,都是人自己的事,你如立志做好人,就可以成为好人,你如冷酷无情,实在不该怪别人。
  • 那些可爱的瓷娃娃到那里去了?我不敢问,因为答案一定是很尴尬的。
  • 在英文,“约翰陶士”代表无名氏的意思,至于他的住址和电话,他一概都不填,我们问他,他就是不肯回答。
  • 我看不出人是白人,还是黑人。对我来讲,我只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 我仍然认为节俭是美德,我希望经济学家们能设计出一种建筑在节俭上的经济体系。
  • 我太太说“老头子,面只能吃小碗了,钱却要拼命地赚,我问你,我们赚这么多钱有什么用?连吃都吃不下了。”
  • 老张的葬礼,来了一大票名医,他们都面容严肃,我们这些人看了这么多的名医,更加深一个疑问,为什么老张走得如此之快?
  • 一位记者介绍一个台湾富有家族的墓园,这个墓园背山面海,气派非凡,记者说所有的风水师都说这个墓园风水好,难怪他们如此有钱
  • 小小地球之上,富翁与乞丐共存,是一件羞耻的事


  • 希望我们的小学,国中、高中以至于大学能够毫无保留地接受盲人学生,使他们能像普通同学们一样地接受教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