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文周:异乡的陌生人

雨文周
font print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日讯】窗外飘雪了,在二零零五年末午后两点的纽约,北半球那一边的上海,我的亲人们或许已在二零零六的爆竹声中酣眠。此刻,上海的天空会不会也在飘雪?那里的风是否也如此刺骨凛冽呢?

一个人的房间很静,静得仿佛可以听见雪花飘落窗台的声音,屋子很黑,黑得几乎分不清究竟是在白天还是黑夜,如此午后总让我伤感,莫名的找不到任何出处的伤感。

还记得前一个晚上,我的好友在MSN上问我,新年会不会回上海?我回答也许那会在二零零七或者二零零八的某一天,二零零六的新年我不得不安安心心地待在纽约,朋友继而又问:那你会不会想家?我说不会,因为已经习惯!

仔细想来,过了今天,算起来在纽约也差不多接近四年了,四年的时间应该不算短,它足以将一些旧事掩埋,将一些记忆撕成碎片沉淀在心的最底处,然后上锁,永不打开!懂得随遇而安也许是这四年里我所获得的最大领受了,安于以一种异乡人的身份穿梭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用异乡人的眼光看待周遭,然后以异乡人的思维模式用方块字写下只言片语给我远方熟悉或者陌生的朋友们。

随遇而安或许也是令一种平心静气的生存之道吧,所以,尽管很多时候我通常与我的影子做伴,但是我却并不感觉落寞,我习惯于一个人走在异乡的街道,习惯于孤独地坐在“STARBUCKS” 咖啡馆,习惯于同那些和我一样寂寥的陌生人交谈,我发现这么多年来我似乎已经沉溺于这种被人视作“自闭式”的生活状态了,它驱使我不断地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用心和这个世界交谈,而不是毫无原则地随声附和单纯地依从。而当我在每个夜晚,坐在电脑前,听着弦乐,将我的感受演变成一串串文字的时候,我觉得我的心一下子豁然开朗了,因为正是这种异乡的孤单感令我可以安下心来成就对于文字的一种潜质,令我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在文字中寻求更贴近心灵的寄托,摈弃夜夜笙歌杯酒筹措的繁华,从而让生命延续另一种更扎实的轨迹。

只是偶尔,当我推窗面对川流不息的车流,举足步入来去匆匆的人群,我依然会感受些许发自内心的惶恐和彷徨,我不知道这一走我是不是还能找到来时的方向?是否会成为旷野中唯一一只被迷失的羔羊?是否可以在孤独的旅行中遭遇另一种眼神,他不再提醒我-—我只是一个来自异乡的陌生人?(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纽约的夏天总是那么突如其来,春花还没落败,夏露已经将季节暗中偷换。翻箱倒柜从衣橱中挑选合适的衣衫,才知道喜欢埋头写案的我,已经和流行脱了节,于是选择一个晴好的午后怀着一颗不想轻易被淘汰的依然年轻的心,去五大道找寻属于自己的夏日色彩
  • 他和她坐在皇朝豪庭二楼临窗的餐桌前,他正接过侍应生递过来的MENU准备点餐。而她目光游移,照例对主厨推荐的特色餐单更感兴趣。
    他问她喜欢什么?
    她指着特色餐单回答她想点主厨推荐的新款。
    她没问他要了什么,问不问其实都一样,她想。
    她看着他将MENU合拢,递还给侍应生,然后顺手拿起茶壶为她续多了些水。
  • 如果说对于大西洋最初的认识是从小学地理课上获知的,还不如说是因为80年代初风靡了当时上海的美国连续剧《大西洋底来的人》来得确切。
  • 不知你曾否看过这样一部电影,一部由开始到末了都让你为之感怀泪下的电影,《西雅图不眠夜》无疑就是这样一部堪称经典的催泪之作了。不记得看过多少次了,也不记得最初看这部片子是不是也是在如此飘雨的秋天里,但是每次,当我静静地看着,我的内心总会莫名地感动,因为领受了一次“别人的爱情”而萌动无法抑止的渴念,渴念什么呢?似乎答案在心头飘摇着,——不确切的难以启口的属于内心的永久的秘密。
  • 始终喜欢秋天,自小如此,没理由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