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京城:鲁班锔白塔

林妍 整理
font print 人气: 11
【字号】    
   标签: tags: ,

老北京管“阜城门”叫“平则门”,在阜城门内大街的妙应寺内,有一座形体硕大、通体洁白的“堵波”式塔,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大的喇嘛塔,俗称“白塔”,而妙应寺又称“白塔寺”。关于这座白塔,北京民间流传着一个“鲁班锔白塔”的传说。

白塔在元代就建成了,当时的寺院称“叫大圣寿万安寺”,至明代改为“妙应寺”。也不知是哪个朝代,白塔寺前开了一间面店,常常有个锔碗锔缸的老头儿,到这里来吃大碗面。这个老头沉默寡言,平时总是闷头吃完了饭,给了钱就走,旁人问他几句,他也不和别人闲扯。只是当有人问他“锔什么时”,才回答道:“锔大家伙。”总是有些好事的人问老头“锔什么”,老头总是一样回答:“锔大家伙。”再不多话。这样,时间长了,人们就称呼他“锔大家伙”的老头。

有一天,京城的人们发现白塔的塔肚上裂了一条很大的裂缝,白塔岌岌可危。有官员上报朝廷,皇帝很着急,因为这座白塔被认为是京城西面的镇物。人们也议论纷纷,十分恐慌,担心白塔倒塌会毁坏民居。

接下来,皇帝下诏招募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负责修补白塔,一时间,地方官纷纷遣送当地手艺最好的工匠进京修塔,但工匠们到塔前一看,那么高的一座塔,很难将其修补完整,这么大的工程,又无法拆了重建,一时间,朝廷上下的官员、工匠都愁眉不展。

京城的人们也议论纷纷,大家趁着在面店吃饭的时间七嘴八舌的出主意,这时,有个人说:“还不如把它锔上算啦。”有人接腔道:“这么大的塔,怎么锔得了。”正巧这时,“锔大家伙”的老头也进来吃大碗面。大家一看,就想开他玩笑,有人问他:“你锔什么来着?”老头又是一样回答:“锔大家伙。”又有人接着问:“那白塔上的裂缝,你会锔么?”老头也不抬头,边吃边答:“会锔。”人们哄堂大笑,全当老头吹牛。老头也不理这些人,吃完面就走了。

第二天,京城的人们发现白塔上真有七道光华灿烂的铁箍,人们叫做“锔子”,这种铁锔子疏密有致地钉在白塔身上,白塔修补得天衣无缝。而那个“锔大家伙”的老头,自此再也不见了。人们纷纷猜测这个“锔大家伙”的老头一定是鲁班爷转世,特地来帮忙锔白塔的。也有一些人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他们在晚上是如何看见鲁班爷,即那个“锔大家伙”的老头是怎么锔白塔的。这样传来传去,“鲁班爷锔白塔”的故事便在京城广为流传。

数百年来,妙应寺的白塔历经风雨,仍纹丝不动的矗立着,闪闪发光的铁箍是看不见了,但塔上凸起的几条道道,大概就是当时锔白塔时留下的吧。@*(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帝王宫殿,位于京城的中央,巍峨雄伟,金碧辉煌,象征着帝王的权利至高无上。这里有高大的宫殿象征着王权,宽阔的广场和后宫所居殿宇的富丽堂皇,以及御花园的繁茂,还有皇帝处理机密国事的议政之地等等,大大小小的殿宇、房屋鳞次皆比,错落有致,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数百年来,散发着古老而威严的光芒。
  • 在西双版纳的森林中,依山傍水的坝子边,坐落着一个个傣族村寨,高大的椰子树、芒果树、棕榈树,还有香蕉林、灌木丛,以及那些挺拔的竹林,一幢幢造型古朴别致的傣家竹楼,若隐若现在绿海碧波中,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好一幅优美的民族风情画。
  • 京城的琉璃厂街是一条古老的文化街,位于和平门外,自清代起,这里就有很多经营古玩字画的店铺,所以被称为京城的“雅游之所”。
  • 在中国传统新年的习俗中,有除夕守岁一说,即“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大年三十除夕夜,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然后点起油灯,围坐火炉旁闲聊,通宵守夜,等着新年到来。
  • 中国民间有很多过年的习俗,代代相传,其中“压岁钱”就是其中的一种。在大年初一时,孩子会给长辈拜年磕头,这时长辈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孩子;或者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长辈悄悄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黄历新年
  •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因伴随着在过年时张挂,故称“年画”。
  • 庙会是中国民间的一种习俗,而北京的庙会尤为著名,是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一大特色,并且历史悠久,相传起始于辽代,但未被证实。最早有记载的是元代白云观庙会,明清时期北京的庙会就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京城内外的各大寺院均有各自特色的庙会,汇集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风物和民间文艺,逛庙会也成为人们的一种民间文化生活,延续了千余年。
  • 古人称夜为“宵”,而正月即元月,故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这一天也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又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自古以来,人们在元宵节之夜,点上万盏彩灯,以示庆贺,同时也把元宵节作为黄历新年的延续。
  •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这是清代描写元宵节做汤圆、煮汤圆的两句诗。汤圆又叫“元宵”,自古以来,每当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将元宵煮好后先敬祖先,然后阖家吃元宵,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