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创举 测量细胞质量 中研院有成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0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袁世忠/台北报导〕红血球一颗重三十二乘十的负十二次方公克、大肠杆菌一颗重八十八点八乘十的负十五次方公克,中研院团队研发出全球第一台可以测量细胞、病毒大小质量的仪器,不但被国际顶尖期刊列为全球前百分之五的最重要论文之外,未来还可以运用在疾病的检测上,大幅缩短检测时间。

由中研院原分所研究员张焕正与基因体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仲瑄所带领的团队,将过去广泛用于研发与产业,进行物质含量与成分分析之用的质谱仪做改良,利用雷射光照射硅晶片产生的声波,震出细胞或微小的粒子,再用电场抓住这些小粒子测量重量,成为全球第一台可以测量病毒粒子或完整生物细胞的装置。

台湾首篇入选德国应化论文

张焕正表示,病毒、细胞、红血球在过去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大小,却无法得知它们的质量;而一般的质谱仪不但不能检测这样的质量,甚至还会破坏细胞。因此这次发表的粒子质谱仪,才会成为台湾第一篇列入国际顶尖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全球仅有百分之五的“非常重要”论文了。

可运用于检验细胞病变

在检测疾病方面,张焕正指出,正常人红血球一颗重三十二乘十的负十二次方公克,但是他有个地中海型贫血的学生,一颗却仅重二十二乘十的负十二次方公克。另外,研究也发现癌细胞的重量也明显比一般细胞重,未来也可以运用在检验细胞是否发生病变,对医学有相当大的帮助。

张焕正表示,现在医学界如果要检测奈米大小的病毒,只能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至少也要耗费一天的时间;但利用这项技术,目前虽然还要半天的时间,但未来可以进步到只要一小时就能判定。现在团队也正努力,希望能做出可携式的质谱仪,同时还能检测体积、质量更小的流感与登革热病毒为目标。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